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受到不同气候影响,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多,而且是人员集中的生产场所。保证事故责任单位承担责任。因而,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营造一个安全施工的和谐环境。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1.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较不安全因素多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另外,因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1.2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多
工程的建设是有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
1.3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工作条件恶劣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2、导致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工程项目安全施工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综合建设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安全施工问题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安全监管无法落实,建筑市场混乱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22起、死亡648人,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9起、死亡10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和2.94%。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说明我们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层层分包“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施管分离、人证分离、市场混乱,从而导致安全监管无法落实,安全事故频发。
2.3施工队伍素质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民工也不断涌入城市。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使用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多。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本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技术水平也是有高有低,并且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认识,这难免在施工中出现操作事故。
2.4工程施工现场设施不完善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设施设置不完善、生产机械设备尤其是特种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性能检测不及时不到位;设备使用过程中超载、超期、带病运行问题较为严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上述多种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施工建设,给工程埋下较大事故隐患,容易引起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类型举例
建筑业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发生多种类型的安全事故。以2009年为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3.1高处坠落。发生356起,死亡382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2.7%和48.1%;
3.2坍塌。发生94起,死亡161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14.2%和20.2%;
3.3物体打击。发生86起,死亡91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12.7%和11.3%;
3.4触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生29起,死亡32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4.1%和4.2%;
3.5起重伤害。发生42起,死亡52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6.5%和6.6%。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4.1从源头控制,完善制度,加强工程项目过程安全监管
首先应从源头控制,将安全隐患排除在施工现场外。严格审查相关施工企业的资质、业绩等文件资料,对于特种设备或特殊作业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其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企业单位或施工人员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4.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34.2.1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持证上岗人员资格的控制要求
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的资格审查,劳资部门负责施工人员上岗技能培训工作的管理。现场安全部门检查、验证持证的有效性。
4.2.2对临时用电设施的限制要求
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变配电装置、架空线路或电缆干线的敷设、分配电箱等用电设施,在通电投入使用前,按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通电使用。
4.2.3对施工机械、塔吊、井架等起重设备的控制要求。
施工机械中的中小型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其中塔吊、施工升降机再向行业的机械检测机构申请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同时,机械设备部门负责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交底,并且落实设备的日常检查,督促机械操作人员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4.2.4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建立良好的作业环境
按安全保证计划要求落实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环境控制措施,如围挡封闭施工,现场废水通过二级沉淀后排放,处于中心城区夜间施工时控制施工的噪声, 除浇捣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外, 应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施工,现场周围及沿街都应按文明、安全要求设置必要可靠的防护设施。
4.3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4.4完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绝不允许业主方进行多次转包以及肢解分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发现施工中存在强令民工冒险作业、违章指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不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防护设施用品等现象时,应严令禁止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施工企业应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安全管理的特点,认真总结并分析,找到适合施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及制度并加以实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真正的完善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4.5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培训,成立精细生产小组
根据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具体的工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其具备过硬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并借此提升整体职工的水平。成立精细生产小组,负责检查施工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故障多和容易损坏的设备及时修理并做好预防措施,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进度与质量成本,是建筑企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和我们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都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佐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城市建设,2010,(04).
[2]李建国.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及今后深化改革重点[J].建筑安全,2013,(12).
[3]赖福明,赖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0,(12).
论文作者:邓卫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发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