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论文_冯群

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论文_冯群

(长安区文化馆,陕西 西安 710118)

摘要:高校美术教学可以实现提高国民审美素养的目标,审美素质是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教育的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国民的综合素质。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的结合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提高美术人才的审美素养,加强对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人才审美意识的提升,一些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促进美术教育和民族文化的结合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民族文化;作用

1引言

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观,激发珍惜传统文化、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民族文化简述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中华民族尤其历史文化悠久、博大、厚重,且富有灵性,这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文化特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着、丰富着。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对于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同外来文化进行交融同等重要,两者能够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丰富发展。民族文化像是一块沃土,孕育培养着一个地区在各个领域的文化特征。而产品的设计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才会枝繁叶茂、富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族意识不断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产品设计者也根据人们的发展需要开始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民族文化元素表现在物质方面—比如甲骨青铜、秦砖汉瓦、篆刻印章、京剧脸谱、瓷器丝绸等,它们都蕴含了灵巧机敏又不失厚重深沉的民族精神气韵,彰显着祖国先祖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力。在精神文化元素方面,中华民族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以及其间的相互融合。比如,天人合一、敬天保民、与时偕行、慎终追远、忠孝仁义等等都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核。儒释道三家貌似对立,实则经过历代的交融早已不分你我而融为一体,流淌在每一位国人的血液之中,表现在国人的一举一动之间。

3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1文化实践性得到提高

能够深化学生对美术文化、民族文化的认知,弘扬民族美术。民族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融合民族文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能够为鉴赏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调整并优化美术教学体系,重新建构美术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土文化,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要结合人文环境特点,以此来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2民族文化内涵得到更深层次的体会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从内在改造学生物化的价值观念,提升美术的鉴赏力、审美品位,使学生提高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真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比不同民族艺术的产生背景、工艺特点、艺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等系统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在空间和时间坐标上的印迹,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还原民族文化的立体形象,了解到不同的民族保留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很多民族美术艺术品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构思设计巧妙,制作手艺精湛,制作材料取材简单,由劳动者亲手制作,是劳动过程的产物,有着相似的特点,民族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民族文化的教学应用得到扩宽

高校美术教学和民族文化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扩大了美术专业学生以外的群体,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民间美术弘扬活动,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大家走访一些有特色美术文化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美术的根文化。民间美术在劳动生活中产生和不断创新,与人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够跨越悠久的历史也证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4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4.1合理选用民族美术资源

民族美术资源是对传统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具体展现,但由于受到现代科技产品的冲击,导致民族美术资源的学习不受当今学生的重视。针对这种现象,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美术资源及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根据现代美术教学需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民族美术资源,设置适宜的教学内容,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美术资源,以便确保民族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族美术资源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熏陶,确保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够得到提升。比如彩陶、刺绣、剪纸等典型的传统工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美术资源。通过将这类典型的民族美术资源运用到中学美术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民族美术文化等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中学美术教学水平很有帮助。

4.2使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

在现今的高校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等设备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采用这些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能够让学生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同时在学生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作品的内容和背景以及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的喜爱之情,促进自身能够在创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特色融入到作品之中。教室在选择展示的作品时需要挑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并且具备一定文化艺术真谛的作品,在展示时可以根据展示条件进行判断,既可以选择实物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教师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作品的相关细节进行阐述并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所代表的历史文化。

4.3合理利用本民族文化,塑造精美的美术课堂

整合美术教学与各种民间绘画技法,丰富课堂,从而给民族文化加入新的素材,使美术教学具有现实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素材,将常见的东西纳入课程中来,制作出一幅幅具有民族风格的美术作品。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了学生主动了解民族文化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美术教学风格。

5结束语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地区情况,并且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断渗透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特色信息,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民族美术文化的历史。学生只有在了解到文化的特色和成就之后才能够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最终成为一名文化传承者。

参考文献

[1]徐娟.广西民族文化融入中职工艺美术课程的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v.5;No.12808:136-138+141.

[2]夏晋.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失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徐洁.感悟艺术永恒魅力传承民间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有效尝试[J].中华少年,2016,17:271-272.

[4]唐丽媛.传播扩散,传承精华—论初中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9.

作者简介:冯群(1972年12月—),男,陕西省西安人,西安美院附中毕业,大专生。

论文作者:冯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论文_冯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