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与我们的学习任务_战略思维论文

“战略思维”与我们的学习任务_战略思维论文

“战略思维”与我们的学习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作出的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论断。他尤其希望新一代政治家具有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重大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

这就决定了面向21世纪的党校,要进行改革,要形成新的教学布局。党中央在2000年10号文件即《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的决定》中,明确地把“战略思维”同“理论基础”、“世界眼光”、“党性修养”共同列为党校的教育课程。这可是党校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啊!

(二)再深入地思考一下,江泽民同志和党中央为什么要把培养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作为如此重大的问题提出来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学习不应是经院式的,而应是紧密结合实际主要是当前实际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要把从战略高度思考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一个极重要方面提到突出地位上来。这就是: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同正确认识、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相结合,同认真研究分析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为开创改革和建设新局面所必须采取的重大战略部署相结合,还要同对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的把握相结合。

按照这样的观点思考问题,那就应当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的伟大实践,包括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重要讲话所总结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年的伟大实践,也包括十五大以来两年半的最新实践。实质上正是我们大家都参加了并从中深受教益的,极为生动丰富的理论大课、战略大课和党性大课。只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消化和吸收,那就一定能够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化,在政治上更加自觉地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我们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新的更加复杂的斗争中能够从容应对、掌握主动,大大增强新的精神武装。

(三)对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上从政治上进行战略思考,作出自己的回答,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本身就是理论的一种应用。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报告中就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能够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毛泽东这段话,是大家都熟知的。紧接着毛泽东又讲:“现在我们党校也要定这个规矩,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样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得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毛泽东在这里,首先是要求我们把说明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理论的根本着眼点。不然的话,岂不是成了经院式的?原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与此同时。毛泽东在这里又强调了在说明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而不是就事论事,更不是忽视以至丢掉理论。

所以,“战略思维”同“理论武装”是不可分开的,“战略思维”本身就是理论的一种应用。而且理论学得有无成绩和成绩大小,还要由此“分优劣、分好坏”。这可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明确强调的,我们党校也要定的“规矩”。我们应当记住毛泽东的话。

(四)至于说究竟什么叫“战略思维”,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从多方面涉及到,并且作过许多精辟论述。其中讲得最为明白透彻,而且同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结合得最为紧密实际的,还得数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正是这部著作,经过历史的检验,已经成为我们党军事战略学说的奠基著作之一、政治战略学说的奠基著作之一,还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贡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关于革命战略问题的经典性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当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关于战略问题的以下几层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第一层概念,是带总的,就是“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这条基本规定,一下子就把问题的范围明确界定了。第二层概念,是从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明确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这样又把全局和局部这两个不同范围的认识,辩证地连接到一起了。第三层概念,是从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的另一侧面,指出“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并且由此进一步提出要注意区分两类局部——“对于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和“不是有决定意义的”局部。第四层概念,是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心上。强调指出:“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注意于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要求“指挥全局的人”以至“任何一级的首长,都一定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者动作上。而不应放在其它问题和动作上”。第五层概念是,向全党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郑重地提出了学习和研究战略问题的任务。强调指出“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从而才能“把战争或作战的一切重要的问题,都提到较高的原则上去解决。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研究战略问题的任务”。

(五)仅从以上这几层很不完全的概述,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中,确实是从根本上、也就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明确回答了,究竟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战略头脑”,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怎样学习和掌握这样的“战略头脑”。从1936年到现在这六十几年当中,毛泽东的论述真正是深入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心,以至形成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

(六)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战略思想的过程中、最有成就的,要算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一个很突出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注意全局。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编辑工作就要完成的时候,邓小平这样说过:“不管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在这里都不是从小的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来讲的。”邓小平的这段话,不仅是他作为作者,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集中评价,而且是他作为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一条毕生经验之谈,是他本人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最鲜明特点的一个重要概括。

事情就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制订和坚持,各条战线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间关系的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以及国际与国内大局的配合,等等,都离不开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大局观念这一条。

而且,大局角度也就是政治角度。邓小平这样说:“经济问题我是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这里说的“政治角度”,同我们前面引述他所说的从“大局”而不是从小的角度,显然是一回事。讲政治就要讲大局,讲大局才能讲政治。

(七)邓小平理论在战略思想方面的又一个很突出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把大局观念同抓住机遇,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就是如此。尤其是1990年到1992年这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里,也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最后部分,更为明显。这一段时间总共收进8篇,其中7篇都直接讲到机遇,最后一篇即1992年的南方谈话尤其突出。

我这里仅举三条。第一条,1990年3月, 邓小平这样说:“要实现适当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你看,强调“要用宏观的战略眼光分析问题”,同时又要求抓住机会,及时决策。

就在同一篇谈话里,邓小平还说,对国际形势,“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以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联系到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党内外的实际思想状况,这些话真正是切中要害!邓小平就是这样把握大局,这样抓住机遇,这样从战略高度使把握大局同抓住机遇紧紧结合到一起。

第二条,1991年8月, 邓小平突出讲了两个“难得”:一个是“人才难得”,还有一个就是“机会难得”。他在这里讲到一个极关重要的战略观念:“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这就是机遇”。“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

第三条,1992年1、2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抓住机遇问题讲得更加系统和深刻,而且更为展开了。他从历史讲起,他说不搞争论,“不争论就是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所以不争论也是同抓住机遇联系在一起的。这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战略思想。他又说,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那么,经济怎么发展,怎么抓住机会?他接着就讲了上台阶问题。上台阶就是抓住机遇。他说,“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他还由此提炼出一条重大原理: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里多么鲜明地把从大局观察问题,到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把握,同抓住时机这个战略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南方谈话结尾,邓小平这样说:“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邓小平在这里、实际上是把抓住机遇的思想,贯穿到观察当代中国从建国起到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这一百年,这样一个大的战略机遇上面来了。

综合起来看,把握大局、抓住机遇,这两条是邓小平理论在战略思想方面极为突出和鲜明的特点。

(八)十三届四中全会到今天,整十年新的伟大实践,体现了我们党在战略思想方面的不断深化和展开。这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重要讲话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和精辟的总结。尤其是讲话中提出的七个“抓紧”、三个“着眼于”,要求我们全党特别是领导层对“大事、要事”必须思考和抓紧而不要贻误大局和时机;要求我们对今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特别是一些新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等),要加紧研究并拿出战略思路来;要求我们在巩固前一段“三讲”教育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把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有这一切,毫无疑问,同时也是对于我们党校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努力。

(九)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实质上是同我们理论武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的世界眼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同我们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归根到底,这也是同增强党性的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请试想一下,如果在复杂形势面前看不清全局,看不出可以抓住的矛盾,看不到应当抓住的机遇并有所作为,而是萎靡不振,悲观失望,甚至迷失方向,那还谈得到什么马克思主义,什么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什么坚强党性啊?

(十)中央党校为了帮助我们的领导干部研究“战略思维”,准备有计划地开设“战略思维”的课程。这个课程实际上包括四项:第一,要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党中央的有关论述认真集纳起来,这是基本的教材。第二,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七个“抓紧”,选定若干专题,认真开展不同范围的,敞开思想、生动活泼的研讨。第三,还打算编写一本以“当代中国若干重大战略问题”为题的系统辅助材料。这个材料,不是聚集若干位教授写点个人体会,而是要以中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为框架,分专题集中概述中央的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并在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一年修订一次,以便把中央有关的新的精神及时整理进来。第四,还需要在信息提供方面作进一步努力,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看来,战略研究离不开理论、信息、谋略,这三者,也可以叫做战略研究的三大要素吧。

标签:;  ;  ;  ;  ;  ;  ;  

“战略思维”与我们的学习任务_战略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