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费尔巴哈论文,德意志论文,意识形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6)02-0013-04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至少九种不同的编排方法:梁赞诺夫版(1926年)、郎茨胡特/迈耶尔版(1932年)、MEGA1(1932年)、巴加图利亚新俄文版(1966年)、新德文版(1966年)、MEGA2试编本(1972年)、广松涉版(1974年)、英文版(1976年)、涩谷版(1998年)和小林补译文库版。按照陶伯特的说法,所有这些编排方式都试图给“费尔巴哈”这一章建立一种逻辑体系结构,或者试图对留传下来的手稿按逻辑体系进行编排。陶伯特等人不赞同这种做法,并决定在编辑MEGA2第一部分第5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时不再试图提出一种新的逻辑体系结构和新的编排,而是把各篇手稿当做独立成篇的文稿,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① 从基于MEGA2《编辑准则》的角度出发,陶伯特等人的做法无疑是科学的,相信MEGA2新版面世后,将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最少受到编辑者主观看法干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考证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研究者必须放弃对该章逻辑体系结构进行探讨的尝试。搞清“费尔巴哈”章的逻辑体系结构对该章的研究者来说是必要的,特别是对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史具有前提性意义。
一 几个出发点
探讨“费尔巴哈”章的逻辑体系结构,必须以新的版本考证成果为基础。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出发点:
(1)大束手稿{6}~{11}、{20}~{21}和{84}~{92}的排序以马克思的页编号为依据,也就是按[8]~[35]、[40]~[72]的顺序来排列。
(2)把附录Ⅰ看做是[1]和[2]。附录Ⅰ上有马克思标记的数字1和2,但它们是否为马克思做的页编号,尚无定论。广松涉把它作为附录来处理,而巴加图利亚新俄文版、MEGA2试编本和涩谷版都把它作为[1]和[2]放在[8]的前面。陶伯特赞同这种做法:“迄今把第1页和第2页当做马克思标注了页码的第1~72页草稿的一部分来编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正如西格弗里德·班内和‘试编本’所述,对手稿的研究结果证实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纸张规格、纸质、所用墨水等等以及它同‘圣布鲁诺’一章的联系。重现底稿第2~5张的工作也支持这种做法。”② 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一考证结果作为出发点。
(3)“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实质上是小束手稿的排序问题。解决了小束手稿的排序问题,整个“费尔巴哈”章排序问题也就解决了。各版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小束手稿排序问题上,陶伯特也正是在小束手稿这里放弃了按逻辑体系结构排序的尝试,而只把小束手稿各篇按形成的时间顺序排成独立的各篇。陶伯特尽管没有为小束手稿排序,但她对小束手稿各篇形成时间的排序却应成为探讨“费尔巴哈”章逻辑体系结构的出发点。陶伯特的时间排序是:{2}、{1?}、{2?}、{1}、{3}、{4}、{5}。
(4)“序言”写于小束手稿之前,大束手稿之后。
(5)最初为批判鲍威尔发表在《维干德季刊》第三卷上的《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文是马克思一个人写的。关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马克思学专家包括陶伯特私下都这么看,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只是一种推测,还没有人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明确这么说。而广松涉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他根据笔迹断定这篇文章是恩格斯的作品,而认为只有那些是马克思的笔迹的修改内容才是马克思的思想。广松涉的这种观点以及他所做的考证(1966年)③ 被认为是不能成立的④。笔者认为,可以把这篇文章⑤ 看做马克思一人的作品。
(6)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篇文章的草稿附录Ⅰ(即[1]和[2])⑥ 和{6}~{11}是恩格斯抄写的,它构成“‘费尔巴哈’章草稿”第一部分⑦。
(7)“‘费尔巴哈’章草稿”由三部分构成:附录Ⅰ(即[1]和[2])和{6}~{11}、{20}~{21}、{84}~{92},号码是恩格斯编的。{20}~{21}和{84}~{92}是从“圣麦克斯”抽出来的,而“圣麦克斯”这一章也是由马克思写⑧,恩格斯誊抄的⑨,因此可以把整个“‘费尔巴哈’章草稿”看做是马克思的作品,恩格斯做的是誊抄和修改工作。
二 几点新结论
下面是笔者在上述前提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得出的几点新结论:
(1)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第二章“圣布鲁诺”是誊清稿,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先是批判鲍威尔的“马克思文章底稿”;然后是恩格斯对这篇文章的誊抄稿⑩,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誊抄稿上面做了修改,恩格斯还给誊抄稿编了号码,这个稿子状态实际上是已经准备送给计划中的《季刊》(11) 的样稿;第三步是马克思将“恩格斯誊抄稿”中“费尔巴哈”和“历史”的内容抽出构成“‘费尔巴哈’章草稿”第一部分(12),而“恩格斯誊抄稿”的剩余部分则构成“‘圣布鲁诺’底稿”;第四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圣布鲁诺’底稿”又做了修改,恩格斯做了最后的誊清,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第二章“‘圣布鲁诺’誊清稿”。
(2)现在已经无法确定“恩格斯誊抄稿”总共有多少张,因为“‘圣布鲁诺’底稿”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圣布鲁诺’誊清稿”(13)。“恩格斯誊抄稿”至少有15张左右(14),而“‘圣布鲁诺’底稿”则由第1张的a、b面、{2}~{5}以及{12}~{15}等8张半组成。
(3)可以依据“‘费尔巴哈’章草稿”第一部分和“‘圣布鲁诺’誊清稿”大致重现“恩格斯誊抄稿”的结构如下:第1张的a、b面(15)、附录Ⅰ(即[1]和[2])、{2}~{5}(16)、{6}~{11}(17)、{12}~{14}。
(4)“‘圣布鲁诺’誊清稿”还包括其第三节第四段至该节结束,以及第四节“与‘莫·赫斯’的诀别”整节。粗略估计,这部分内容应该至少占3张篇幅。所以笔者推测“恩格斯誊抄稿”应该还存在{12}~{14}这三张。
三 马克思重写第一章的提纲
“‘费尔巴哈’章草稿”形成后,马克思给它编了页码,即从[1]、[2]直到[72]。这意味着马克思此时有一个排序。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章有一个排序。(18)
从马克思三次重写开头部分这一情况来看,马克思试图对对已做了页编号的稿子做大幅度修改,甚至准备重写第一章。陶伯特认为附录Ⅱ(《费尔巴哈》笔记)写于马克思给“‘费尔巴哈’章草稿”标注页码之后,可能是为老一辈修改“‘费尔巴哈’章草稿”而写的。从这个笔记的内容来看,它与“‘费尔巴哈’章草稿”[1]-[72]的顺序并不吻合,这说明马克思此时已经准备彻底重写第一章。{2}、{1?}、{2?}、{1}、{3}、{4}、{5}可以说是马克思彻底重写第一章的初步尝试。相似的开头有三个,说明马克思曾三次彻底重写第一章,但都不能令他满意。
这里让我们留意一下马克思早期创作的特点。《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其篇幅之所以大,主要是因为论战性内容占了很大比重,直接阐述自己思想的内容很少。但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在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过程中,马克思则多次正面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当把这三部分抽出来构成第一章的草稿后,尽管做了页码编号,马克思也肯定意识到这三部分内容还不够连贯,还存在内容重复以及意犹未尽的情况。因此他很可能有进一步重写第一章的打算。
如果马克思真要重写第一章的话,他心中的写作提纲会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马克思的那个笔记(即附录Ⅱ)可能还不足以作为重写第一章的提纲,因为它并没有涵盖“‘费尔巴哈’章草稿”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主要思想。而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那段著名的论述则非常合适:“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19) 从这段自传性的叙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简要地表述”的那段著名论述,在马克思准备重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时已经了然于胸,重写第一章只需要把它展开论述即可。
“序言”中的那段著名论述,实际上有三个逻辑层次:从“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到“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第一个逻辑层次,讲的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 这层意思;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到“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是第二个逻辑层次,讲的是“上层建筑变革的原因要到经济基础内部的冲突中去探寻”这层意思(21);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到“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是第三个逻辑层次,是“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前两个层次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而第三个层次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马克思决非为了探询所谓“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致力于创立唯物史观,而是在“论证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得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结论(22)。以唯物史观论证共产主义,这在《共产党宣言》的行文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四 结论
如果笔者的结论能够成立,那么对“费尔巴哈”章进行排序就注定不可能成功。马克思没有完成重写第一章的工作,因此不论怎么摆放{2}、{1?}、{2?}、{1}、{3}、{4}、{5},都无法令人满意。广松涉的排序也好,小林昌人的排序也好,尽管他们对自己的排序都非常自信,但其他人总可以从中发现问题。笔者认为新的研究思路应该是摆脱排序的思维定式,转而致力于探讨“费尔巴哈”章的逻辑体系结构。
注释:
①②参见柴方国译:英·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结果》,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第35~37页;第42页。
③广松涉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Produktivkraft和Produktionskraft的不同使用来做考证。参见《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附录二,第374页。
④参见《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译者后记”。
⑤为避免歧异,下文把这篇文章称为“马克思文章底稿”。
⑥它是第1张的c、d面。
⑦为区别起见,下文把这篇文章的草稿称为“草稿第一部分”。
⑧陶伯特说:“手稿恐怕主要出自马克思之手,其篇幅在写作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长。”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页。
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第三章“圣麦克斯”并非恩格斯的誊抄稿,而是魏德迈在恩格斯誊抄稿的修改稿的基础上做的誊清稿。恩格斯誊抄稿的修改稿是魏德迈誊清稿的底稿,其《旧约》部分共有42张,恩格斯做了编号。{20}和{21}被抽出来构成“‘费尔巴哈’章草稿”的第二部分,并且流传了下来。第1~5张、第15张、第22~24张、第27张和第28张的第1页可能在魏德迈誊清底稿以后被马克思或恩格斯销毁了,第31张也没有流传下来,也没有在魏德迈誊清稿中体现出来(可能是被马克思放弃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页。
⑩下文将其称为“恩格斯誊抄稿”。
(11)即计划由鲁道夫·雷姆佩尔和尤利乌斯·迈尔资助,马克思、恩格斯、赫斯三人编辑的《季刊》,马克思最初写成的批判鲍威尔的稿子就是为《季刊》准备的。
(12)该部分由附录Ⅰ(即[1]和[2])和{6}~{11}构成。
(13)它后来与“圣麦克斯”、“‘格拉齐安诺博士’的著作:(阿·卢格)(巴黎二载。文稿和回忆录)”以及第二卷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四、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施特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荷尔斯泰因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新世界或人间的精神王国。通告》”一起被送往威斯特伐利亚出版所。出版计划失败后,“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的誊清稿又被送还马克思。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第32页。
(14)根据陶伯特和汉斯·佩尔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二章先行版(载2004年出版的Marx-Engels-Jahrbuch,2003)中的说法,“‘圣布鲁诺’誊清稿”共8张半(马克思编号1~8的8张和马克思编号9的半张)。因此可以假定“‘圣布鲁诺’的底稿”大约是8张半。再加上抽出来构成“草稿第一部分”的6张半,“恩格斯誊抄稿”应该有大约15张左右。参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二章先行版副卷,第338页。
(15)没有流传下来,但其誊清稿应该是“圣布鲁诺”第一节“‘征讨’费尔巴哈”的第一段。
(16)没有流传下来,其誊清稿应该是从“圣布鲁诺”第一节第三段至第一节结束。
(17)其中的{11}b~{11}d经过修改后再现于“圣布鲁诺”第二节“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以及第三节“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第一至第三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04页最底端的引文)。
(18)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稿子状态。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第32页。
(20)马克思并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表述。
(21)马克思的《雾月十八》这一历史编纂学著作就是运用这一原理的范例。
(2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运用“劳动异化”理论论证共产主义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因为“劳动异化”理论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笔者在《论马克思研究方法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向》一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中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