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研究论文_熊永波

(盐亭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6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有的患者其神经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年龄超过76岁以及心房颤动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小。结论: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一般出现在年龄较小而且没有心房纤颤的患者中。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神经功能改善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86-02

研究资料显示,脑中卒患者在4.5h以内进行静脉溶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预后效果。患者在静脉溶栓24h以内,神经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部分患者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确定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手段和介入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最终效果[1]。目前,关于神经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故此,本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后,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电话随访。患者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在39岁至76岁,平均年龄在(67.3±5.8)岁。

1.2 方法

在患者发病4.5h以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生理盐水配制尿激酶,2500单位/毫升,4000单位/分钟速度经导管注入血凝块;可调整滴入速度1000单位/分钟,用量可以100万单位~150万单位,根据情况调整,观察指标,分析患者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疗效评估标准:患者的治疗后24h NIHSS评分低于2分,则表示早期主要神经功能改善。监测临床相关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因素,以及入院时各项指标检查情况[2]。临床预后评价标准:分别在患者治疗后14h、15d、30d通过NIHSS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用(x-±s)表示研究中的年龄等计量数据,通过t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0.05。

2.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溶栓治疗后结局良好的有35例(40.69%),结局不良的有35例(59.30%)。年龄超过76岁以及心房颤动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小。具体见表1。

3.结论

通过研究显示年龄超过76岁以及心房颤动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小,但具体原因尚不清除。

心房纤颤影响神经功能改善可能与凝块的长度有关,通常心房颤动患者都有较大的凝块,所以血管的再通率较低,故此影响了患者治疗后主要神经功能的改 善。而且通过研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的血管,血管呈像证实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是由于溶栓后形成的小血栓阻塞血管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脑出血,溶栓治疗效果低,特别是溶栓适应证患者[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流灌注,可挽救缺血神经细胞,也可加重脑损伤,导致重灌流损伤,这是由于闭塞远端血管壁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脑脊液屏障开放,重新供血可致血液成分从缺血的血管壁渗出,加重脑水肿或引起出血性梗死,自由基损伤。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h以内的经脉溶栓治疗后,心房颤动患者的预后效果低于无心房颤动的预后效果。研究说明心房颤动影响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影响血管再通率,其主要原因是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较无心房颤动患者高。而且医学研究证实心房颤动容易导致陈旧性的大栓子形成,对于溶栓治疗的反应性相对较差,而且会增加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的几率。总之心房颤动会降低溶栓治疗的效果,即使治疗迅速,任然无法有效遏制病情,治疗效果较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是老年患者,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病率高。其主要原因是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下降,血管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得血管内的脂质沉积量越来越多。增加了血管出现栓塞的风险,从而影响神经功能。研究显示年龄低于75岁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越好,年龄超过76岁,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基本较少,患者的年龄越大,溶栓治疗的获益越低。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一般出现在年龄较小而且没有心房纤颤的患者中。本研究还存在研究局限,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大研究样本,对早期以及远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32):345-346.

[2]翁海蓉.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6,5(11):651-652.

[3]肖淑英,孟繁花,魏建朝,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6,38(3):218-221.

论文作者:熊永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研究论文_熊永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