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研究_经济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研究_经济论文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性论文,中国论文,城镇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约0.3上升到新世纪初的0.45左右,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的不断上升,已进入世界上不均等程度较高的国家行列。与收入分配格局较为稳定的国家相比,中国收入差距拉开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课题组收集的1995年和2002年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涵盖北京、辽宁、江苏、山西、安徽等12个省市的大约7000户家庭,共2万多个样本,主要从长短期收入不平等指标的变化和收入转换矩阵这两个角度考察收入流动性。一般地,随着收入度量时间跨度的延长,由于收入的暂时性波动被平滑掉,不平等程度一般会下降。在一个流动性比较大的经济中,长期收入的不平等指标与短期收入的不平等指标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长期和短期不平等指标变化的幅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如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高收入阶层,则收入的流动性就比较大,从较长期看,不平等指标会下降。为了对居民收入流动性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还使用了收入转换矩阵这一主要分析工具,用来描述未解释的或偶然的因素导致的收入流动性的大小。

本研究对居民个人收入的流动性进行了经验分析,从中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第一,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收入流动性比1991-1995年期间显著下降。对此,不论从两个收入不平等的变化来看,还是从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来看,分析结论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在1991-1995年期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的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接近。第二,在同一时期内不同特征人群的收入流动性差异不大,然而两个时期之间不同特征人群的收入流动性都呈现同步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是全面的。第三,前一时期较大收入流动的结果是低文化程度和集体企业职工迅速沉入收入底层,而金融业从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管理人员收入迅速升入到顶层。在后一时期,虽然各人群的流动性都显著下降,但这种收入分化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使得这些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也就是说,1991-1995年时期中国城镇个人较高的收入流动性是经济转轨的短期特征,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分配机制发生变化,强势人群逐渐向收入顶层聚集,弱势人群则逐渐集中到收入底层。随着收入流动性明显下降,收入的分层结构也趋于稳定,这会导致长期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标签:;  ;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研究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