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_王东军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_王东军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024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未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使得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笔者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教学 探索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一、当今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运用水平的差异性大。首先,存在地区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程度等使一部分学生有机会接触电脑;相对的也有乡下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从而导致差异产生。其次,重视程度不一。初中学校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形成学生差异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较重视计算机教育,课程开展充足,有时间给学生进行实践,学生基础扎实;也有一些学校只为学生通过计算机会考,只让学生一味地做题目,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很少。再者,学生个人因素。学生个人学习兴趣也是导致学生之间差异的重要原因,大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加之理论知识的枯燥和教师传统的灌输法,更让学生觉得计算机课乏味。

2.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相应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导致教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等到工作后发现已是过时的理论。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不恰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问题是计算机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应注意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我认为实践课程应当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关键。

二、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会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比赛等。

2.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分析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目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其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掌握本学科的认知规律,并能学以致用。

2.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建立以实验室为主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实训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3.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创新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针对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基础知识环节薄弱等问题,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学习是指学生主动索取知识、自我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积极思维去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并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改革考试办法,深化教学改革。计算机类考试完全可以进行上机考试,以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在实训环节上增加课程设计,根据课程性质来安排综合任务。这些都是对其他考试形式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如办公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得到巩固。

参考文献

[1]李雁飞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2]魏慧彩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初探[D]。

[3]申在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R].2015,7,(38)。

论文作者:王东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探析论文_王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