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在建筑电气中我们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供配电的线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也同时对于建筑行业当中电气供配电的线路设计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同时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设计水平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中电气供配电的合理设计十分关键,是降低能耗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当下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
随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节能减排的不断追求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节能已经成为我们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我们更加要在合理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完善和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线路设计,从而满足我们不断增强的设计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环境的污染。鉴于此,下文主要分析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
1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概述
建筑工程所要建设的供配电系统拥有多种实用功能,电力的输送只是最基础的功能,而为了用电安全便捷方面的考虑,还设置了多个子系统用来执行控制、调节和监管电力系统的运行。而供配电是其中最基础的功能系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用电需求大多是通过该系统的运行来满足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注意供配电的稳定性,能够持续的进行电能的输送,而在安装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供配电涉及的诸多事项和问题要引起重视。
2建筑供电配电线路设计的原则
2.1满足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主体对建筑电器设施的要求不同,如果建筑对电气设施的要求较高,建筑中需要使用很多的电量和照明,要通过科学的设计,确保建筑的各项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2.2降低能耗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设计时,明确不必要的能耗,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建筑电气配电线路中包含大量的不必要能耗,例如:供配电线路传输中的变压器能耗。因此,在设计中,要以降低能耗为标准,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2.3经济效益
依据具体情况,对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评估,分析和对比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然后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尽量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使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3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
首先,建筑行业的电气设计需要考虑不必要能耗的控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状况,对比节能措施的可行性,方可达到节能最佳效果;其次,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工作需要与工程实际、经济运行等进行结合分析,保证材料、设备的节能效果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单纯追求节能,导致后期消耗费用过高;最后,建筑体功能需求。为了实现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的控制管理。如空调温度、空调风量的要求需要以人体舒适度为基准,同时照明用地需要满足多功能照明需求。
4建筑电气中的供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4.1线路路径、导线长度的设计
配电室、配电箱需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部位,减低线路长度过大引起的危害。工程实践表明,低压线路的半径不可过大,一般少于200m为宜。若建筑体内部单层面积过大,如大于10000m2,则配置两个变配电所。高层建筑中,强电竖井区域需要配置低压配电室,避免支线与干线重合状况,降低倒送电能问题发生几率。低压配电室线路设计中,各个干线需要避免过度弯折、随意压缩导线长度等行为。
4.2导线选择分析
加强导线横截面积、导线材料种类的选择,一般状况下,导线材料包括:铝、铜。但是实际市场行情中,铜导线价格较铝高出很多,同时铜导线过载余量过高,室内布线中应用较多,同时安全等级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线截面积设置中,需要根据实际功率进行核算,避免根据电气设备的功率进行简单核算,可充分实现降低导线截面积的目的,保证投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4.3布线合理性分析
建筑体内部的线路敷设中,一般其布线复杂度高,包括火灾、供电线路、通信系统及自动化系统等部分。有些是弱电系统、有些是强电系统,加强强电线路的合理设计,避免电磁干扰过大引起的负面效应十分必要,可降低噪声过高、信号传输质量差等问题发生的几率。
4.4分路供电及控制分析
建筑体建成后,其内部负载设备种类多、数量多,需要根据负载要求合理设置电源和接地,针对分路供电进行合理管控。此外,计算机供电中,为了提高机房运行稳定性,需要采取单独供电体系进行管理,必要时在回路中进行特殊设置,如增加交流不间断处理,降低突然断电带来的危害。建筑体内部需设置配电控制室,针对上述电路进行合理控制。配电室位置十分重要,一般在大电量区域进行设置较为合理。
4.5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
电网设置中,需要加强功率因数的有效管理。首先,设计环节中,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十分重要,高功率因数较为有益,避免用电设备无功损耗过高引起的危害;其次,及时安装无功补偿设备的。变压器低压端需要采取有效的集中补偿方法,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可借助补偿装置进行有效管理。降低用户与变电站的无功损耗,提高高压线路输送的合理性,使得用户位置的功率因数大幅提高。但一般变压器低压母线传输线路并没有明显降低,无法保证各个用户位置的低压线路无功传输的合理性,无法实现该位置节能设置的目的。
5建筑电气中的接地设计
5.1接地设计的优化
接地系统在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重要性极高,主要在于它对用电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系统有效性。加强接地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对电气供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加强接地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方可保证电气设计配电线路后期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想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供电系统,就要科学地选择和设计接地系统。对于一般的供电系统主要采用直接接地式,对于不同的保护接地形式有不同的分类和选择方式,一般分为TN系统和TT系统,其中TN系统又细分为了三种不同系统,分别为TN-C,TN-S,TN-S-C。而对于建筑的不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接地系统。比如:公共电网直接供电的,未进户前可以采用TN-C系统,在进户后应采用TN-S系统,这样的接地系统优点在于减少导线的浪费。
5.2线路防雷设计
雷电作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对配电线路的危害极大,需要加强电气供配电系统中防雷设计的合理性。为了降低雷电对线路危害过高的状况,需要及时将雷电引入地表。实际分析中,一般需要在建筑体顶端设置避雷线,加强雷电屏蔽、耦合、分流等方面的处理,提高防雷工作的合理性。其中屏蔽作用对降低感应电压工作而言具有明显作用;耦合作用是降低绝缘子电压在电路中的输送比例;分流操作,可以降低雷电在铁塔中电流量,实现降低电位的目的,同时避雷线的设置十分关键,可降低雷电对供配电线的危害,是提高系统后期运行的主要方法。避雷线安装后,还需要及时进行避雷器的安装,对防雷系统而言其重要性极大,可实现快速将雷电传送至大地的目的,避免了后期电压过高引起的危害。
结语
随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节能减排的不断追求,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节能已经成为我们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我们更加要在合理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完善和设计出更加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线路设计,从而满足我们不断增强的设计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王涛群.现阶段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111-112.
[2]李玉兰.高层建筑高压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探究[J].民营科技,2016,06:191.
作者简介:
杜垣江,性别:男 籍贯:山西大同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务:电气工程师 单位: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杜垣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线路论文; 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导线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节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