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我国零售业业态重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零售业论文,业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面开放对零售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强,我国零售业市场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逐步向现代化迈进。零售业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二是商品流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型与各种新兴业态并存的新格局逐步确定,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代理经营、连锁经营、超市经营、专卖经营、旧货经营、租赁经营、拍卖、信贷消费等新兴的现代化流通方式同传统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经营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开放、活跃的流通局面,提高了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三是零售业传统的、单一的体制已被打破,形成了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这表明我国零售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外商进入给零售业带来的压力和冲击。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达360多家,世界最大的50家零售业的三分之二进入中国,①外资零售商正凭借他们雄厚的资金、完善的经济设施、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威胁着本土零售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表现在:(1)外资零售业与我国零售业相比,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拥有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2)在经营管理理念方面,外资零售业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坚持贯彻于实践之中,按消费者需要来决定企业的运行,以商场运作信息化、增长方式一体化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指导经营,从而在市场反应、市场渗透、市场竞争、市场服务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营销能力;(3)外资零售业具有科技含量大、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4)外资零售企业一般有明显的定位,具有先进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成型化的业态。外资零售企业越来越趋向于采取多种组合运用和多重定位策略,几种业态相互区分、分工明确,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业态存在的问题
1.新兴业态规模小,制约发展
我国流通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美国仅沃尔玛一家2003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630.09亿美元,占全美国销售额的7%左右,相当我国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额的近60%,并且公司在中国的年度销售增长至少达25%,至2007年的销售额已达到3787.99亿美元,而我国销售规模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华联2003年销售额仅56亿元,还不到沃尔玛公司的1%。②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小、所占比重低以及长期的市场体系的欠缺,未能实现商品流通产业有效的集中,企业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很多企业没有适应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只是模仿了新兴业态的形式,没有把新兴业态技术创新所能带来的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优势体现出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零售业的自我发展。
2.连锁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
连锁经营是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规模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实践证明,在现代流通领域,连锁普遍应用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近几年来,我国零售商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代流通条件下,我国连锁经营显然发展较慢,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目前零售业50强中,百货商店仍占到60%,且零售商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单体经营,占到我国商业零售业的85%左右,③ 连锁经营的内资企业,大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体系,显现出规模小、销售额少、现代化管理科技含量水平不高以及经营效益低等诸多不足,使企业实力与外国连锁经营企业差距明显。
3.零售业态混淆,特征不明显
我国新兴的零售业态不能把握业态间应有的区别与联系,开设的店铺不具有业态所应有的典型特征,业态形式与经营都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在经营形式、商品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存留着许多传统单店的特征,只是一味地在价格上互相竞争,造成“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等业态特征不突出以及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衍生出零售业态的多次革命,从最早的百货商店,演变到今天超级市场、专业商店、便民店、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等灵活多样的购物形式。如今,在西方国家,综合商店与超级市场已进入衰退期,百货商店已近成熟,而货仓式商店正进入高速成长期。外国零售巨子们针对自身的优势特点及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准确地选择业态,以鲜明的业态特征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家乐福、麦德龙、万客隆几乎都用当前世界最主力化的仓储超市模式进入中国,意欲抢夺中国连锁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可以说货仓式商场这一业态模式引入中国正是外资零售企业的精明所在。
4.管理水平有差距,经济效益不佳
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从我国的零售业目前状况看,相当一部分零售业企业总体还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一部分企业管理观念还没有改变,思想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沿用老的管理模式。即使是引入了现代化营销理念,但传统的经营理念还支配着企业行为。还有一部分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含量水平不高,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缺少能把握现代化经营理念、善经营且会管理的高层人才和必要的设备硬件支持,导致经营过程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三、我国零售业业态重组的对策建议
1.调整经营业态,推进流通现代化
要以全面开放为契机,促进零售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现代化零售业发展。从美国股市中零售类股票的表现来看,投资者对以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为代表的新兴连锁企业的认同度远远高于传统百货企业。新兴连锁企业的代表——沃尔玛的市盈率超过30倍,而传统的百货巨头——Sears的市盈率不到15倍。入世后,国际一些著名商业集团将来华投资,办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商店、超级市场和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和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的连锁经营。④我们应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经营方式,提高我国零售业新兴业态的比重。在这场冲击中,不会有传统业态消亡,只会有企业消亡。因此,未来零售企业的业态创新不再是单纯的某种新型业态的出现,而是利用新型业态来改造传统业态,使各种业态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
2.大力发展连锁商业,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更加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国连锁企业争相登陆我国零售业领域,加快发展对我国企业连锁经营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我们就无法应对全面开放后的严峻挑战。只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才能扩大我们在市场的份额。我们要将过剩的商业空间移植到尚未开发购买能力的二线城市。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拓农村连锁超市经营领域,把农村消费品市场作为发展重点,扩大经营规模,迂回地与外资企业抗衡。我国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但自身难以实现规模化。因此,要构成农村流通网络,用先进的管理提升农村商业经营水平,发展超市、加盟店的方式,连锁经营,让农民享受和城里的居民同样的优质服务。同时,要密切注意农村消费倾向变化,充分重视农村消费需求的信息反馈,扩大农村市场商品销售。国内连锁超市进入广大农村市场,能够以较低成本加快扩张,同时也避免了城市连锁业的恶性竞争。但是,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应坚持稳健的原则,避免盲目性,保证质量。
3.加快集团化建设,扩大经营规模
现在,我国零售业直接面对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如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商业公司和集团,这也是尽快实现我国零售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战略重点之一。经营规模优势是外资零售业的核心,外资企业无论是百货商场、超市、仓储商场都是连锁经营,规模优势明显,经营成本低,通过统配商品实现较低的价格,而商品价格是竞争最有力的工具。应以规模求效益,在发展中提高管理水平,应以快速稳健的发展战略迅速做大规模,带动公司运营成本的降低,促进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做强目标。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的大好时机,以建设现代化经营方式为重点,运用现代商业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国企,加快培育大型商业企业,支持优势流通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品牌为载体,开展资产重组和业务联合,积极推动商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流通商业组织化、效率化水平。建立一批业态结构合理、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和集团。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商家最为直接,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可以通过外资零售企业将我国生产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广泛开展农工商、工商、商商之间的联合与协作,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中型商团,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与辐射力。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也将通过收购、兼并、控股、重组部分消费品生产企业,形成以商业为主导的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也将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我国零售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实现零售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引进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加强现代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效率最重要的环节。但是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转变观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大培养管理人才的力度,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优质的、特色的服务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现代化的服务不能只是主动、热情。面临众多外商的进入,我们要尽快转变服务观念,建立一整套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特色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满意度,加强商业信誉,保持我们在原有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为加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中国的近代经济史上看,虽然外资进入竞争带来的淘汰在所难免,但发挥民族优势,既使经济实力差也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有排斥情绪,更好地完成我国零售业业态的重组。
注释:
① 《财富》公布2008年全球500强排名,中国经济网,2008年7月16日。
② 马扬、孟庆丽:《世界零售业50强三分之二进入中国》,《南京日报》2004年4月18日。
③ 杨伟文:《国际零售业态多样化与我国零售业态的战略调整》,《中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
④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http://www.cs.com.cn/csnews/20030519/365120.asp20K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