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学术研讨”课的认识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层次。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在实施“科教兴国”这一宏伟战略中,它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之能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要求相适应,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在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我们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于1994年9月,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学术研讨”课。一年半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它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简述了我们进行这一尝试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展开的以量子论、相对论、分子生物学理论、天体演化理论等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和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如下基本特征:①学科分化过程加速。学科门类越分越多,并且越来越细。目前估计,仅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就有近两千个学科专业。这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时空无限性的必然结果;②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以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球物理等)、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和横断学科(如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代表的新型交叉学科大量涌现与迅速发展为特征。这是客观世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多样化和高度统一性的必然结果。它要求加强科学领域里对科学自身整体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这种综合过程的研究。从发展趋势看,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它不仅发生在传统的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渗透和科学理论的趋向统一,也发生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融汇和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体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些基本特征,导致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从个人或作坊式发展到集体研究、国家研究甚至国际合作研究。据美国科学史专家朱克曼的统计,诺贝尔奖金设立71年间,获奖的286位科学家中,64.7%的人是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而且获奖者中合作研究人数的比例逐年显著上升(如图1所示)。可见,合作研究已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因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合作中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图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合作研究人数的分布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要求并促使科学的交流更加畅达和频繁。正如海森堡所言的“科学植根于对话中”。科学交流既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动力,也是科学兴旺的动力。特别是杂家式交流,更能促使在学科交叉点上发现问题,创立新学说。在交流的众多形式中,学术讨论会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不仅能最快最广地获得信息,而且通过当面讨论和交换思想能得到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并加深友谊,建立更密切的交流网络。因此,科学的交流应该成为科学工作者和群体科学气质中的一条重要内容。
上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科学精神和气质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要使培养的研究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既要使他们在业务知识和能力上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坚实的专业基础,也要使他们在思想政治、科学素质上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要学会在科学交流中,获取信息,激发创造思维,合作共事,发挥群体作用的本领。为此,我们将“学术研讨”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入了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
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认为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依据学位条例中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导师的集体作用,努力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习汲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及严谨勤奋、开拓进取、团结合作等良好的科学素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以本门学科为主的前提下,充分注意跨学科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方式,注重参与人员的交叉,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即不同年级硕士生与博士生)的研究生和教师组织起来,努力营造一种严格要求、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
按照上述设计,我们在博士生导师林理彬教授的主持和其他教师的参与下,按一级学科将辐射技术及应用、核技术及应用、凝聚态物理专业各年级的十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组织在一起,每周定期上课。每次课的主题是根据培养的要求、学科的发展以及科研课题等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拟定,然后指定一名研究生作好准备,在确定的上课时间里作主题发言;或者特邀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一年半以来,本课程共进行了44次,对37个主题进行了研讨。主题发言包括文献综述、科研工作进展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理论计算程序剖析报告、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报告等。内容涉及物理学科内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的交叉,物理学与化学、物理学与考古学、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理学与工学的交叉。如为了使大家了解现代科学发展动态,我们在课程中安排了“高压穆斯堡尔谱学”、“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及中间技术应用”、“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等主题。当13届国际小型加速器及应用会议结束后,又立即进行了有关这次会议的综述报告与讨论;围绕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组织了以辐射致离子价态变化和晶体结构变化为中心的系列研讨。由于注重了本课程参与人员的交叉,因此能从固体理论、光学特性、辐射物理、核分析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考虑到科技考古学的发展趋势和西南考古工作的需要,组织了“热释光与断代”、“考古学简介”、“文物保护概况与对策”等主题研讨。为了促进物理学与化学、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还安排了“高分子材料的辐射加工与固化”、“肿瘤放射治疗学简介”等主题。
课堂上,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宽松的交流气氛,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大家积极提出质疑、补充和进行认真充分的讨论,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主题的业务内容,也涉及选题和研究的方法、思路等。对准备不充分的学生,严肃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重新准备,鼓励再次作主题发言。
三、几点体会
1.由于课程内容注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采用了参与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对拓宽研究生的专业面,增强创造思维能力、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交流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群体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增进了各专业方向之间的交叉渗透,激发了研究生的灵感与科研的兴趣。如在“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主题的研讨启发下,开展了有关“多孔硅的辐照效应”研究。通过课程中对新型的热电及光电功能材料的系列主题发言和讨论,研究出了一种生长VO[,2]薄膜的较好工艺,并对真空退火引起的VO[,X]薄膜的变价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明显的结果。
2.由于从一年级开始就将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并坚持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形成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叉。这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和研究工作的持续性,激发了研究生及早投身科研的参与意识和多出成果、早出成果的竞争意识。由于相关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在研讨中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也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术队伍的整体作用与优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采用的教学方式中,“参与”是前提,“研究”是关键。要求“参与”是为了通过研讨,达到本课程的目的。只有好的研究讨论,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程的质量。在对课程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研讨的同时,特别应该重视对思维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因为后者是培养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它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而教师即时、精心的启发和引导是组织好研究讨论的保证。如在进行以“TiO[,2]-SI过渡层结构粒子束辐照效应研究”为主题的研讨课中,教师即时抓住了主题发言中提到的样品被粒子束轰击后,过渡区域增宽并出现分层的现象,先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伪存真,通过实验进一步确认这一现象和分析产生的原因。课堂上,大家出了不少好的主意。第二次研讨课中,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重点讨论。对提出的各种假设,教师引导大家如何从理论上深入并由实验得到的产生分层的深度范围去检验假设。通过这两次课,大家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辐射效应的机理方面提出了新见解,尝到了科学交流的甜头。
4.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注意掌握好拓宽面的跨度,即在本门学科为主的前提下,恰当地掌握交叉的专业覆盖面,因为国家学位条例要求硕士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要求博士生“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科范围内某一领域深入下去,学有特色,有所创新。我们采取的按一级学科来组织本课程,正是保证做到这一点的组织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研究生“学术研讨”课的设置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益方式。无疑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增强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大有好处。能否搞好本课程的前提是导师及其集体的指导作用。搞好的关键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导师的启发、诱导作用。选题是一项细致和复杂的工作,它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总体的教学计划,学科前沿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考虑科研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这类课程与常规的课程比较,从内容、形式到人员结构都有其特殊性。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以保证课程的高收益,考核中是否需要定量及如何定量等,这一系列工作和问题,还需要从今后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总结完善,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