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 许敏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升学生们语言感知能力和情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化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有助于学生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性,而不是对文本进行肢解分离,从而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所谓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文本细读是在阅读过程中仔细的推敲文本中的线索,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文本中隐含的深意,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1】。如果学生们小学入学之初增加学生的阅读面,那么,在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阅读之后,就可以着重进行文本细读的研究,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产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自身对文字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们细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和搜集文章各类细枝末节的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们积极探寻新鲜事物,在理解中获得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加有效率的进行小学语文学习。就好像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我们反复的文本细读之后,便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灵感,让学生们更加心领神会语文的魅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美好情操
对于优秀的文章和诗歌散文来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主线,有着丰富的含义,表达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们进行文本细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展现对美好世界的美好盼望,不仅仅是作者情感的展现,也是读者对文本的深入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桥梁。学生们可以通过文本细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文本信息的传达,对情感有所体验和细察,是融入作品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在真正进入作者的心灵之后再体验文章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对优美文章的文本细读,能感受文章内部的情感,体验优美的词句的含义,感受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教学中,当学生把握不准文章的感情基调时,教师的示范朗读,便能给学生们一种方向上的指导,这种指导也要偏向文本细读的前奏,教师可以针对疑难字词给学生进行提示,比如重音提示、停顿提示等,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还能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体会作者使用的用意。教师精彩的范读能再现情境,让学生们能深切感受作者当下的情感,就像精彩的演讲一样,只有感人肺腑才能催人泪下,教师范读同样具有带入情境感的魔力,指引学生在文本细读的作用下感受语文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例如,针对形容海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范读,让学生们加深细读文本的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教师的重点就会放在“瑰丽无比”之上,学生们也会在脑海中想象,究竟是怎样的海水如此美丽,这样不仅能引学生进入文本,细细寻找,还能让学生在文本细读后真切感受到海水的美丽。后面形容海水的句子是,“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教师可以采用跳动的情绪和节奏性,将各种颜色朗读出来,学生们会在大脑中慢慢浮现海水的各种颜色,从而达到教师示范朗读的功用。学生们也会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钻研各种颜色的用意和想象海水布满美丽颜色的画面,这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培养。“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教师指导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停顿处理、重音处理、语调变化等,让学生们想象西沙群岛瑰丽无比的样子,带着脑海中的画面去听教师范读,进而自己朗读,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的学会朗读、学会文本的仔细推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一步步的切入文本,感知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寻找文中的含义,感受美的事物,体验美的情感,是对小学生们今后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教师加以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品味,学生们就能通过教师的指引,联想到祖国更多的大好河山,结合自己的实际,增加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景色、珍惜眼前美好事物的美好品质。
(二)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是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手段,也是作者通过不同的词语、句子来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如果能真正做到文本细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发掘,带入情境,进行细致到位的分析,从而为后续的活学活用打好基础。学生们的生活常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生活的经验也是在点点滴滴中进行积累的教师们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文本细读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互动模式教学让学生在文本细读的作用下找寻语文之美。
例如,例如在《找春天》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春天的来临究竟表现在哪里,你发现春天是怎样悄悄来临的?从开头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好像情难自抑的脱口欢呼,从开头部分就带给人一种活力四射、春意盎然的动感,这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通过开头的起兴进入文本,并指导学生细细研读文本,教师要在学生们细读文本后,让学生自行找出他们认为优美的句子,并且多读、细读、研究这么美丽的句子,它的构成和表达的隐含意思是什么。有的学生会找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几句连续的问句,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细细的品读,通过细读,充分展开学生的想象力。“探出”、“吐出”的拟人化描写更是要让学生通过读细细品味,并可以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那接踵而来的想象啊:“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瞬间鲜眉亮眼,含笑带梦,轻歌起舞,琴声飞扬。咀嚼着这清而不浅的文字,满眼芬芳,满心生香。至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功力,体验作者醇美的想象和通灵的文字之下点燃的一个有声有色、鲜亮鲜活的春天。有的学生会找出一连串动词,例如:“脱掉”、“冲出”、“奔向”,这些动词连贯组成了琅琅上口的四字句,播放着一帧帧动感十足的画面,孩子们风一样的行动,风一样的脚步踏出“寻找春天”的迫不及待。体验运用的优美词语,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就像一篇写景的散文。这时,通过教师指导细读,学生们一定是更加了解文本和春天的细节,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文本细读,学生们不仅能对单独的词语、句子进行解读,还能和作者的心灵进行沟通,产生共鸣。
三.小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有助于学生们对文章的字节进行情感感知,并通过细读文本尝试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同时还能增加学生们的认真和仔细程度,让学生们注重细节,同时也能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让阅读不再是单纯的读书,而是对作者写作根源的品读,也是读懂文章的最佳途径。小学教师通过文本细读,也能引领学生们进入语文的灵魂环节,让语文更加生动和跳跃,让情感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2】。
参考文献
[1]陈霞,论新课标视野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D],苏州大学2010:58-59
[2]任晓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60-61
论文作者:许敏燕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学生们论文; 文本论文; 教师论文; 春天论文; 作者论文; 那是论文; 学生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