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 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90例患者可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有35例,好转有8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有23例,好转有12例,无效有10例。实验组患者只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的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3例患者出现感染,3例患者出现抽搐,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因此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和后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并发症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于患者成年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成年后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5%~10%之间,在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大多数患者都会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而临床手术治疗也分为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等[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分组研究,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术,其中有男性2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36.5±12.5)岁,对照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包括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35.5±11.9)岁。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采取B超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颈部X线检查等,明确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情况后制定手术方案。
1.2.1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为患者进行颈部麻醉,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呼吸通畅,手术体位为仰卧位,手术前进行常规消毒,沿着患者骨上痕迹、皮肤纹理进行手术切口,然后将患者颈阔肌后方的组织分离,将甲状腺完全暴露出后进行切除。先从甲状腺右叶进行切除,甲状腺上极要优先处理,并且将甲状腺向内向上进行适当的牵引,使甲状腺外部和上部完全分离,然后将甲状腺内翻后将结节切除,手术要最大程度保证甲状腺周围组织和喉返神经的安全,不会受到手术损伤。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放置引流管,促进患者术后恢复[2]。
1.2.2实验组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处理,患者在进行常规消毒后,沿着患者骨上痕迹、皮肤纹理进行手术切口,然后将患者颈阔肌后方的组织分离,将甲状腺完全暴露出后进行切除。然后对患者的下级血管分支进行分离,将静脉阻断的同时对甲状腺叶向下进行牵拉,分离上级甲状腺叶,保证甲状腺叶被膜与结节部分充分分离,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保护甲状腺周围组织和神经不收到手术的损伤[3]。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体中存在肿块,肿块可以根据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临床发病率极高,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因素也多种多样,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肿瘤性结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甲状腺免疫力底下等都是引发出现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因素。
综上所述,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采取甲状腺叶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和后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乐阳,徐林,尹剑辉,等.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7):94,96.
[2]袁建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378-379.
[3]姚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5):47-49.
论文作者:田浩,区作明,陈一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甲状腺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切除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