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诚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现代文化建设既是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动力和精神保证。而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说来,市场经济实践所达成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而且是现代文化的生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整体性进步。从这一目标指向出发我们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课题。
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培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主流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其作了简明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于新时代,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有机统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它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实践,因此它是一种有时代特色的、全新的文化。其时代特色具体表现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主流文化就必须带有这个时代的特色;它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除了时代性特色之外,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还应体现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所谓开放性,即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贯彻宽容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传统的,吸收国外的一切好的东西,使其自身成为形式开放、不断发展的博大体系;所谓群众性是强调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群众中吸收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服务于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
着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关注人的发展,也是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大趋势。八十年代的西方学者所注重的对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九十年代有了新的拓展,重点把人类自我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处于这样一个综合发展的新时代,就给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现代文化主旋律,应自觉地把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跨世纪主题,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常抓不懈。
首先,人的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物质文明,而且要有精神文明。因此,占据了生产资料从而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该同时成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这种占据和创造,一方面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全体社会成员,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人阶级自身也必须在领导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中不断地改造自己,既从物质贫困中解放出来,又从精神贫困中解放出来,达到真正地解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其次,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从适应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来看,差距还很大;就基本文化素质而论,受教育群体比例还较小;就道德素质而言,社会转型又造成一定的价值混乱,这些都使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成为当务之急。
另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科学决策。今日的国际竞争,根本上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未来学家预言,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变”的时期,旧的工业生产方式已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生存不再单靠土地种植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来维持,而必须调整人类的文化实践方式,这将导致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的出现。因此,立于新的视角之上,我们会认识到人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由上说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现时代的主流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居核心地位,在其现实操作中完全可以与其它文化在社会转型期之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二、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
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占有十分突出地位。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精英文化的独到价值逐渐得到确认。确切地说,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与分享的文化,“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人文知识分子。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知识分子展示其独立的文化价值提供了机遇。但总体而言,“精英文化”在当代社会转型之下,还未适应这种现实,其自身的生存心态尚未调整到成熟阶段。这其中突出表现为面对社会生活的转型显得心理承受力脆弱。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精英文化的繁荣正一天天衰退,经济与价值规律象魔法一样使得支撑精英文化的体制处于土崩瓦解状态。
不容否认,精英文化正陷入空前危机。其自身开始分化,相当一部分滑向商品化、平面化的大众文化运作,导致精英文化的思想贫血与精神萎缩。目前对于精英文化,有以下倾向值得人们忧虑:(1)人文学者著作出版难。文化出版业中,一方面人文研究书稿难以问世,另一方面,庸俗黄色文化充斥书店、书摊。(2)知识分子远离、淡化政治的倾向。缺乏改革初期对政治的应有关怀。(3)对形而上的人文关怀的淡化倾向。功利化和实用性要求使知识界对智慧和真理需求失去了内在动力,哲学对人的命运及生存方式的终极关怀逐渐淡化。(4)中华伦理文化传统面临挑战。商品大潮使原有的道德体系连根动摇,新的有效道德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精英文化除了感叹世风日下无所作为。
通过精英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折射了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当然我们还要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与出路之所在。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文学者会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更加展现出其人格和学术的功底与魅力。九十年代中期波及全国学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正体现了人文学者反思检讨自身。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文学术的重新繁荣也为期不远。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精英文化的失落并不完全等于全部知识分子的失落。人文知识精英依靠政权用意识形态主导社会的时代结束了,但是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并没有动摇。科学技术专家仍是受尊敬的权威,社会科学家也在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和经济的实际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高丙中:《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异》,《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在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精英文化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现代使命,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介入来传播人文价值理想。具体说来,精英文化的现代使命有两个核心点:第一,通过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重塑现代民族魂,从而使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中,真正呈现出自己的人文价值和魅力,并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注入持久的文化支撑力;第二,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加强现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扬,勇于承当社会良知的角色并发出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呼声,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精神境界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三、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大众文化正以各种形式广泛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本质上说来,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形态,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它的产生依赖于两个前提:第一,城市的出现。第二,现代化的科技传播手段。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现象。它是现时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方便时髦、流动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显然,大众文化不等于“通俗文化”,两者在文化质地上不同。通俗文化所传达的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十分真切的感受和向往,以农业文明为其深厚土壤。“大众文化”则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其制作过程与接受过程是完全分离的,少数人采用技术手段快速炮制,大众则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市场规则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商业赢利为目的必然会使其对人生的理解大打折扣。它不再执意追求文化价值的永恒性,而更多地是给忙碌的大众一种经验上的娱乐。
当代中国正处于双重的历史转型时期,既要完成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又要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20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而其中大众文化的兴起也反映了这种转型与进步,就其两个前提而言:首先,市场经济直接推动与中国城市的发展。目前城市人口5.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5%。其次,我国的工业与科技发展尤其是与文化相关的技术产业发展很快,电视普及率不断上升,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传媒也开始进入家庭。
如同当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种种转型期的特征,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打上了诸多“中国特色”,集中表现为两者:第一,城乡一体化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加之电子传媒的普及都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城乡一体化。第二,与其它文化形态的生存。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都在大众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有不同表现,以至于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运作中时隐时现地夹杂着属于传统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东西。这都是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
如何评价大众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是不容回避的话题。
首先须指出的是,大众文化与社会转型同时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众文化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都在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自己的应有位置。主流文化不再以一种强迫的方式让大众接受,只依靠自己的风格赢得观众,而大众文化在这种世俗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正是大众文化从主流文化中的游离与淡化,其他文化也逐渐踏上了寻找自身文化价值的征程。第二,大众文化的追求与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平与发展,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大众文化自身的特性与其普及和传播都将开阔人们的眼界并建立起与时代主题相符的价值取向。第三,大众文化在一定层面上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相吻合的。大众文化以其特定的实践形式对人的感官需要和消费欲望作了一种合理性的肯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个体生活价值的一种肯定,实现了人性提升的第一步。
年轻的大众文化还处于成长阶段,我们过早地评价可能是不明智的,对于其种种弊端,我们只能以积极的引导来予以纠正。其中要注意的有两点:其一,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的确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与创造性。其二,感性文化的蔓延导致人们对历史与文化传统责任的淡化,导致了文化的人文价值含量的流失,这将会使社会进步缺少恒久的动力。
总之,关键的环节在于对大众文化积极的价值引导,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其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第一,主流文化发挥舆论宣传导向的主渠道作用,用高尚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使社会生活洋溢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其二,精英文化应该改变那种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的、对立的立场,积极投身于大众生活中,这对于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价值含量是至关重要的。其三,加强全社会公民的人文精神培育。通过以上的积极自觉引导,我们相信,大众文化必将迎来一个健康的发展机遇。
四、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的灵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日益成为自主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企业文化。简要说来,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和基石,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一致,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业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随时代不断完善。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其发展的趋势主要有:(1)尊重作为行为主体的人,重视经营中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2)重视围绕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去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3)重视企业整体物质与精神环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及为企业贡献的团队精神。(4)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激励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灵魂,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1)集体性。企业的经营观念、道德标准是由企业全体成员长期积累、共同完成的,具有集体性。(2)规范性。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个人与企业发生利益冲突时职工应服从企业整体文化的规范要求,同时企业也要尽力实现二者的统一。(3)独特性。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企业都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内部具有共性与恒定性,但在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个性、特殊性。(4)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企业文化的各种规定才能得以验证,以便进一步完善。质言之,实践是企业文化的目的,只有能够指导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有意义。
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企业文化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对人的文化引导,使企业的共同价值渗透到物质和制度层面,才能真正振兴企业。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内容:(1)培育职工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2)培养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并成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和激励职工奋斗的内在动力。(3)以文化为先导,开发企业内文化资源,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4)以物质利益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为保证,建立相应的工资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使一切为企业作贡献的职工都得到尊重和实际的物质利益。
第二,树立市场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应成为自主的企业,要求企业形成市场观念,形成包含成本、销售、质量、包装、销后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整体意识,增强竞争力。因此,市场需求是企业文化的产生点和出发点。
第三,树立用户至上观念。企业面向市场,说到底是面向顾客。应以顾客为中心,具体说:(1)根据顾客要求和意见,开发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2)建立消费者咨询体系,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提高而提高服务质量。(3)树立服务第一,盈利第二的观念。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文化开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四,树立人类整体观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公德意识,树立人类整体观念。自九十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绿色消费”成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新价值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塑造企业绿色形象成了一种挑战。我国目前企业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避免急功近利的自杀式发展。要把企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持续、稳步、协调地推动企业各项发展的进程。
第五,树立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不但要把自己的产品作为人类文化积累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应当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作为一个企业,奉献给社会的应当不仅是经济财富,还应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对社会文化的需求做出贡献。如积极扶持、赞助一些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推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等。通过这些行为,可以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在其更高的境界追求上,应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兴民族科学、教育、文化为己任,进而为人类的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生成,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是全社会文明的体现。因此,随着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逐渐深化,可以预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必将获得广泛的社会回应,中华民族必将在21世纪的未来,为世界文明贡献出自己充满生机的文化成果。
标签:精英文化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精英主义论文; 精英阶层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