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沿革简介_历史论文

台湾历史沿革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沿革论文,台湾论文,简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丽而富饶的宝岛——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它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最窄处仅为130公里。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的部分沉入海中,出现台湾岛。

台湾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据考证,台湾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同出一源。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湾台南县左镇乡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表明,远古时期台湾就有人类活动。经测定,台南的“左镇人”与距今1.7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内蒙古的“河套人”同出于3万年前的共同祖先。从台湾出土的许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和文物来看,它与大陆华南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遗址和文物,其文化类型和制作技巧,属于相同的中国古文化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战国时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篇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汉朝时,称台湾为东鳀或夷洲。西汉时,台湾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官兵1万人,浮海到达夷洲。这是现存史料中汉族人到达台湾最早的正式记录。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密切了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据史籍记载,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并开始向流求发展。公元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这就是台湾名称的由来,并沿用至今。明代,大陆汉族人移居台湾的数量大增,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接着,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基隆)和淡水等地。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独占了台湾。台湾人民从此开始了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领2.5万将士、350艘战船,从厦门、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在台湾西海岸登陆,经过激烈的战斗,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荷兰军队。于1662年迫使荷兰驻台湾总督签字投降。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承天府,开发和建设台湾。清朝统一大陆后,郑氏政权与清政府形成军事对峙的局面。

1683年7月,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渡海进击澎湖、台湾。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率众归顺清政府。

1867年,美国派军队在台湾南部的琅(今恒春)登陆,被当地军民击退。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派兵在琅登陆,遭到台湾军民的奋勇抗击。1884年,法国军队侵占基隆并进犯台北,在台湾军民的英勇打击下,被迫于翌年退出台湾。资本主义列强梁指台湾的图谋一一被中国人民粉碎。

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清朝的第20个行省。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订立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一致反对割台,台湾军民更是抱定与台湾共存亡之决心,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抗争。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国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奋起抵抗,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发表《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宣布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经过中国人民八年的浴血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日本驻台湾总督在投降书上签字。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年底,蒋介石率国民党的残兵败将逃往台湾。

标签:;  ;  ;  ;  ;  

台湾历史沿革简介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