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媒学院)
摘要:本文从新技术带来的时新性的不断增强,与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三个主要方面对今日新闻的时新性得到极大体现的情况下是否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矛盾等问题提出反思。作者提出,新闻行业承担着正确传递信息与引导舆论的重大功能,在极大程度满足用户新的信息的渴求的同时,更应该坚守传统媒体行业对真相的无限追求,严格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与把关。
关键词:新技术;时新性;反思
时新性,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具有新意的稳定状态1。也就是说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个方面。各类新技术应用于新闻行业以来,已经把新闻的时新性极大的提高。在九寨沟地震发生仅18分钟后,中国地震网的机器人用时25秒就写出并发布了新闻稿,直播技术的出现更是把时新性提高到实时,大数据在广泛使用是预测新闻更加的客观准确,新技术在新闻行业中的使用可以说是在时间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而信息的暴涨促成用户对于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下,各类媒体不得不使用更新奇的内容来吸引用户。
一、新闻时新性与真实性失去平衡
对时新性的追求与对真实性的追求之间天生就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传统媒体时代,因为信息的稀缺,受众对于新闻时新性的要求并不高,新闻行业能够在时效性与真实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然而在新技术带来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急切地表达欲望得到满足,各个自媒体层出不穷,使得信息的生产的数量以及速度不断刷新,这种对信息生产速度带来的巨大压力倒逼传统媒体也不得不走进这场速度的对决中。而对速度的过分追求的代价便是对于事实真相模糊。
对时效性的过分追求首先带来的就是新闻失真。在“唯快不发”与信息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中,各媒体为了抢先发布信息,不惜放弃了核实与把关环节,没有对新闻事件中的细节进行核实,而迅速转发。专业媒体采访到新闻信息真实性还可以保障,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或者害怕版权追究,而擅自对新闻进行篡改或者断章取义等而造成新闻失真现象。另外,一部分新闻事实来源于自媒体或者用户,由于缺乏新闻专业或者故意对新闻事实进行不完整的呈现,通过技术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改变。这样的新闻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后,专业媒体对网络社区(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上的信息未经证实即转发这样的案例很多。2自媒体发布的微博、网帖等和新闻有着本质区别,但是经过专业媒体的转发后,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威信力特点,用户便会把这类虚假信息当作真正的新闻进行转载、传播、扩散。
另外,主要是由于追求内容新奇而编撰、捏造的虚假新闻增多。由于用户对于新奇内容的需求、网络环境中信息繁杂、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情况,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用户杜撰、编造事实伪装成新闻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由于自媒体在网络上体量巨大,加上用户的不断转发,虚假信息迅速扩散,蔓延至整个网络。这类虚假新闻主要是搭上了社会敏感话题、公众关切热点的“便车”3利用网民的情绪,迅速走红网络,例如2016年2月《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便属于此类事件。
最后,时效性与真实性的矛盾反映在反转新闻。反转新闻是指某一件时间被报道时,最初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单向认知,随着报道的深入,“剧情”发生逆转,人们先前的认知被颠覆,新“剧情”显示“真相”其实与此前人们获得的认知完全相反。 新闻反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人认为新闻反转是探求真相的一种方式, 随着报道的深入,“真相”不断浮现,但是由于新闻事件持续进行中,新闻对时间的持续报道,最后不断的接近新闻事件的真相,称之为新闻过程真实与新闻反转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媒体对时新性的过度追求,整个事件已经结束,但是新闻媒体并没有对整个新闻时间进行调查,而盲目对新闻事件的细节或者一部分进行报道,当网络上出现不同声音时,又不加核实调查进行转发。新闻反转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只做到了细节真实,并没有做到新闻本质真实。
二、新闻时新性对客观性的挑战
新闻的功能之一是对真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客观性作为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新闻行业必须要遵守的。虽然没有人可以脱离情感与政治环境等进行完全中立的报道事实,但是这并不影响新闻行业对于客观性的无限靠近。但是也有人指出新闻客观性的三大弊病:客观的报道导致新闻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客观的报道降低了文本的吸引力,难以吸引受众和广泛传播;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生产的主体很难从客观新闻中找到职业追求和价值。6这样的弊病当然是用户主体、流量之上的新媒体时代必须要避免的。新技术的出现,新闻行业对于时新性的无限逼近,似乎忘记了对客观性的恪守。
时新性对客观性的消解,首先表现在无法客观地反映真实世界上。由于各个媒体尤其是一些没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与小型媒体不甘落后对于时新性的追求,不加考察与策划而对其他媒体的新闻直接进行转发,造成同一条新闻事实在网络上大面积出现,甚至充斥在网络的各个角落,给网民造成某件新闻事实特别重要的假象,同时那些真正重要的新闻事件被淹没,而导致网民对真实的世界失去正确的判断。同样的道理,虽然新技术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应该是各种声音都能够发出,各种观点不停地碰撞,应该是客观性得到巨大体现的时代,但是真正能够发出声音的还是那些所谓的“大V”。由于建立自己的看法与论证论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为了保证自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参与进舆论战中,有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倾向于转发支持某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这些意见领袖往往是通过煽动网民情绪而不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考察而发出观点的,加上网民的盲从性通过转发让某一种观点迅速扩散,造成了网络舆论集中指向某一个方向的假象,而导致其他声音都被淹没了。
另外,时效性对于客观性的破坏表现在切割新闻事实方面。为了抢先发布新闻,网络媒体往往使用“直播”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无时差报道,使用文本直播或者是视频直播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文字直播,连续发布多条消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网络媒体发布的连续新闻,用户看到的时候已经被其他消息切割。另外由于网络媒体对消息的排序是算法按照热度抓取的,所以媒体发布的连续消息,到了用户那里不但已经被切割而且已经改变顺序,这就导致受众对于事实的不完全知晓或者对事件的认识有偏差。视频直播的形式似乎没有被其他消息切割的危险,但是由于用户时间稀缺,对于时间过长的新闻直播往往不能坚持看完,仍然导致新闻被切割的情况出现。那些为了迎合用户时间稀缺而制作的短视频新闻,更是自作主张的选择新闻的“重点内容”而放弃了对事实客观完整的呈现。
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和对于时新性的过分追求不无关系。“后真相”一词在2016年入选《牛津大辞典》,即随着社会关系茧房化和重归部落化,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真相有时候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情感和观点。有人认为社交媒体是“后真相”的推手 ,海量信息快速更新的社交媒体中,各专业媒体和自媒体为了速度竞争舍弃了把关与议程设置,而是把把关和议程设置的任务自动交给了算法,而那些摆在重要位置的、容易被用户看见的新闻,并不一定是重要的新闻,而只是用户热评或者算法推荐,这种形式极大的挑战了新闻的客观性。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出现快,消失的更快,媒体往往放弃了时间成本大的对事件的深度调查,转向快速的生产意见与情绪来吸引用户,获得流量。各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上, 对于时新性的过度追求,使得信息的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放弃追求客观真相而选择生产情绪与意见,同时这样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无法避免肤浅化,成为了“后真相”时代到来的推手。
除了上述对时新性的过分追求带来的真相稀缺、客观性被消解以外,同时还伴随着新闻信息的同质化严重,使用户产生信息疲劳而对媒体失去信息,而过分转向所谓独树一帜的“清流”中,这种因为追求不同而产生的转向是否是一种健康的形式,仍然有待讨论;抄袭别人或者转发别人已经成为快速“生产”新闻内容的手段,新媒体时代到来以来,侵犯著作权的案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新媒体上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侵犯版权问题仍然广泛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媒体过分追求时新性的原因
第一,用户注意力稀缺,媒体竞争激烈,在每一个人都可以生产信息的时代,信息已经不再是稀奇物,新闻媒体也已经不是信息传播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中心模式,用户的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品。各类媒体必需在最快的时间内占据用户的注意力,才可以得到持续的生存。另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的竞争者不再仅仅媒体同行,而是每一个媒体使用者都将是潜在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各媒体更多的选择的“更快”的发布信息,来在在用户的注意力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并没有选择生产“更好”的信息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虽然新闻界依然在为“内容为王”摇旗呐喊,但是真正做到用好的内容武装自己的媒体却少之又少。似乎与其他行业一样,新闻行业也开始疯狂追求“性价比”,迎合用户,而忘记了自己引领的职责。
第二,行业规范有限,犯错成本过低。新媒体出现时间短,发展迅速,并呈现出难以规范的情况,有关行业规范管理十分有限。这种有限首先表现在规范的传播内容上面,新媒体平台为争取流量争相生产和转发各类五花八门的奇异事件,对于一些内容无法做出准确的定性,很多媒体在打行业规范的擦边球。另外,行业规范对一些内容的种类做出了规范,并没有对内容的质量做出要求,很多媒体也没有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新闻行业出现的假新闻、谣言、侵权等事件的犯错成本过低,出现此类事件的结果是删帖、道歉等,稍微严重一些进行相关人员停职等,例如16年1月澎湃新闻发布江西九江地震的虚假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也进行了转发,事后澎湃新闻发布了更正信息,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只是对澎湃新闻所属的上海报业集团进行了相关责任人停职检查,扣除奖金等处罚,并没有对相关转发媒体做出惩罚措施。这类措施一般较轻,并不能对犯过错新闻行业产生警示作用。所以,行业规范有限,媒体犯错成本低,也成为媒体行业不惜以质量换速度的原因之一。
四、过分追求时新性的反思
新技术不断更迭极大地满足了新闻行业对于时新性的追求,与此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而新技术带来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让这些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新闻业。
第一,坚守把关与核实。随着各种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相比于过去只有媒体发布信息,现在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媒体,尤其是专业自媒体的崛起,使得记者与网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信息与新闻的差别也越来越小。相比用户信息发布的随心性与自媒体发布信息的商业性,新闻媒体要坚持遵守新闻的生产规律与规范,坚持把关与核实。没有经过核实的虚假新闻的屡次出现,也容易让用户对新闻媒体失去信心;由于只求速度不去核实事件造成的大量反转事件,不但破坏了新闻的专业性,而且反转事件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养成了“等反转”的习惯,使得人们参与公众事务的热情降低而转向一种戏谑的旁观态度,新闻媒体要承担起寻找真相的责任。“把关”也意味这对信息进行筛选,并不是对于每条信息没有差别的迅速进行发布,而把判断信息重要程度的任务交给受众,而普通受众一般不具有这样的能力,新闻媒体应该重新加强把关原则,对信息进行筛选与重要程度的排序。
第二,网上收集信息与记者调查相结合。信息爆发时代以来,新闻业慢慢由主动寻求信息走向了被动转发信息。在议程设置上媒体放弃了主动权,而转向追随用户,记者主动去调查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记者是社会的主动监督者,要继续承担起监督社会、挖掘真相的责任。另外, 专业媒体应该充分利用起自己的传统优势,平台优势以及人员业务优势做出优秀的深度调查与新媒体产生差异化,另外,也要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在公众聚集的地方,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第三,加强对违规新闻的处罚。前文提到,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犯罪成本较低,媒体有恃无恐,才导致假新闻,反转新闻等不断滋生。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媒体更应该加强自律,主动遵守行业规范,尊重新闻的生产传播规律。网络平台也应该利用技术和出台规范主动净化网络空间。
第四,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质疑能力差,加上信息繁杂没有经过严格的把关与审核,很容易被带入热点的狂欢中,成为失实新闻的传播者,尤其如果一些大V等意见领袖没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用户的媒介素养低,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在受者中心的时代,用户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质量甚至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传播环境的恶化。
在提高用户媒介素养的方法上,首先,新闻媒介要起到阻止虚假新闻出现传播、辟谣等任务,提醒用户识别虚假新闻,提高警惕。另外,应该利用新技术新平台,用用户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积极向用户宣传辨别虚假新闻、谣言等的方法。最后,媒体仍然要做好舆论的引导着,生产有质量的新闻,提高用户的审美。2012年,学者埃文随机选择61名美国学术的调查发现,年轻一代更趋向于结合多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自己判断新闻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媒体已经失去了受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用户的素养在提高,趋于去了解事实真相。
五、结语
本文围绕时新性主要讨论了过分追求时新性的一些问题,在信息的传播周期不再以天计算而是以秒计算的今天,“快”的价值是否还如此之大,我并不否认在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等方面,时新性仍然是必须强调的,在最快的事件传递消息消除恐慌,也是新闻的职责之一。但是,是否所有的事件都适合以快取胜,甚至不惜传播假新闻,假新闻造成的影响要比滞后新闻造成的影响大得多。
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作用,我们并不能过分的沉溺于算法、数据、各种平台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过早地放弃了属于人类特有的思考,技术仍然只是增强传播效果的辅助工具而非主导因素,新闻行业作为社会的瞭望哨,应该更早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在这场技术狂欢中保持冷静,提出批评。新闻行业还有着引导舆论等重大责任,要给用户建立一个健康的信息环境,在新闻的生产上要坚持独立与思考,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其他行业更加强调“用户中心”、”用户体验“等,新闻行业是否也要放弃主动选择的权利,把这个权利交给受众交给算法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飞,孔祥文.反思新闻专业主义[J].新闻与传播,2017(12):9-19.
[2]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与传播,2017(11):34-39.
[3]宋祖华.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翻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7(12):39-43.
[4]陈力丹,何健,马骏.社交聚合网站的新闻价值运作路径:以嗡嗡喂为例[J].当代传播,2016(6):19-22.
[5]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6):56-59.
[6]刘冰.融媒体时代新闻价值新思考[J].编辑之友,2015(1):60-63
[7]童兵.新闻传播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10
[8]本刊特稿.2016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7(407):4-15.
[9]本刊特稿.2016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7(407):4-15.
[10]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6):56-59.
[11]郭栋,吴兰兰.从频频上演的新闻反转剧看舆论监督新面向[J].传媒观察,2016(3):40.
[12]吴飞,孔祥文.反思新闻专业主义[J].新闻与传播,2017(12):9-19.
[13]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与传播,2017(11):34-39.
论文作者:王一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新闻论文; 媒体论文; 时新论文; 用户论文; 信息论文; 事件论文; 真相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