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人口论文,西安论文,城中村论文,文本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4)04-0148-05 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相对性产物,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现象。它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或仅有少量土地的村落,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非城非乡的聚落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城乡变异的社会形态[1]。它是城市社会空间构建中的特殊文化斑块,居住人口多为外来人口、村民和低收入人群,环境比较混杂。正因为城中村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给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阻力,因此,中国很多城市正在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这虽然快速更新了城市面貌,但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诸多的隐患和遗留问题。城中村是城市中的低成本生活区,是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的通道和就业的支撑平台,在改造过程中,外来流动人口原本建立起来的城市空间认知体系被打破,他们再一次面临择居和构建新的生活空间。这一重新建构给外来流动人口形成了很多障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剥夺现象。 1 研究综述 1.1 城中村研究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是政府部门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11月对中国知网近10年的文献以篇名“城中村”进行检索,共有783条文献,研究主要聚焦在3个方面。(1)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关系分析。张侠等认为城中村改造中的3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分别是城市政府、开发商、城中村村民,政府的主要利益是获得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空间,开发商应该追求恰当的利润分成,村民的目标是实现合理的安置和长期的社会保障[2];李丽娟等以广州第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猎德村为例,分析改造过程中利益相关主体政府应担当起利益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土地产权置换的方式提高开发商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有效解决改造资金的问题,对村民采用回迁安置、将补偿款项作为村集体经济投入到保值增值的发展项目等方法,为村民提供长期的保障[3];何元斌等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进行城中村改造中的主体利益分析,认为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属收益成为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博弈的关键[4]。(2)城中村改造模式探讨。王涛指出西安市目前城中村改造主要采用的政府主导、自我改造、开发商主导以及旅游开发区整体改造等模式[5];杨豪中等将城中村改造与建设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结合研究,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社区模式,以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改造目标,是城中村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方式[6];陈颖颖比较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实践的3种模式:政府主导-直接参与型、政府干预-市场主导型和政府监察-村民集体主导型的优劣势[7]。(3)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补偿研究。孟存鸽以陕西西安市为例,指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被打乱的征收和拆迁补偿顺序、房屋征收补偿市场评估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8];孟祥林认为从完善征地补偿标准、丰富补偿内容、补偿与养老相结合、组织长线就业培训等方面来完善城中村居民的安置[9]。而对于城中村中流动人口的研究集中在城中村流动人口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利用特征以及时空间结构[10]、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和对策[11]、流动人口安置模式[12]等方面。 国外没有与城中村内涵相同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但都市村庄、贫民窟等自助型居住区(self-help housing)与之存在较强类比性,被学者应用于与我国城中村的对比研究中[13]。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空间重构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城中村研究是其中一个新兴分支。但国外期刊中专门研究城中村的文章并不多,主要形成了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环境以及择居偏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3-16]。 1.2 剥夺和空间剥夺 剥夺(deprivation)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个描述阶层间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社会学概念,是阶层斗争的结果,经常被用来解释城市贫困或弱势群体问题[17-19]。P.Townsend将剥夺定义为相较于个人、家庭或群体所属的地方社区、或者更广泛的社会和国家的一种明显的劣势状态[20],暗含生活或生活质量的标准低于普通水平、资源的进入性不充分、相对贫困[21],它和贫穷有所区别,贫穷通常用收入来衡量,而剥夺不仅仅是指资源的缺乏,更指向于特殊的社会状况,通常用失业、拥挤、缺乏居住基础设施、收入低于贫困线等多项指标来衡量[22-25],而美国“城市计划”研究者则从住房、就业和教育三方面来评价剥夺[21]。剥夺分为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绝对剥夺是指不公正的待遇致使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某种或某些资源的失去和缺乏,如食物、衣服、庇护所等[26]。本研究认同和补充了前人对于相对剥夺的定义,认为它是指在与其他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或者与过去状态相比较时个人或群体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状态[27]。 地理学家将剥夺和环境联系在一起,以空间的分析视角阐释剥夺,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整体的、个体的)与剥夺的关系。其中,物质环境由居住空间质量、城市设施以及娱乐游憩场所的可进入性及其建筑和空间质量等来描述,整体的社会环境由区域人口结构与特征、社会阶层构成、民族结构等来描述,个体的社会环境是非物质因素,由价值体系、态度、行为方式来描述。剥夺可能会产生在这3类的任意一种环境之中[21]。城市社会地理学者从人本主义出发,将空间剥夺理论重点应用于区域社会资源与社区资源等方面的空间剥夺及其空间公正研究,通过阐释城市资源的可接近性,衡量城市社会生活质量[26,28]。绝大部分的地理学者侧重物质和经济方面的空间剥夺研究,具体包括商品、服务、资源、设施、自然环境、生活区位等方面的剥夺,对于社会剥夺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具体包括社会成员和亚群体的角色、联系、功能、习惯、权利和责任等方面的剥夺[20,29]。 综上所述,首先,城中村研究多从城市规划和管理学角度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改造模式;其次,关注焦点多集中于村民、政府及开发商三者,极少数对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研究也只是单方面从政府规划角度来研究如何保障这部分人群的住房;最后,缺乏从社会地理学人本主义的视角研究城中村内部流动人口长期形成的社会生活结构的转变过程中的空间剥夺。因此,本研究以网帖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并借助SPSS 17.0,分析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现象及结构,提出要加强对城中村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空间重构和管理的对策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空间剥夺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对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2 数据和方法 2.1 西安城中村外来人口规模、改造现状和目标 西安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辖9区4县,总面积10 108 km[2],城市建成区面积449 km[2]。根据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西安市流入人口达126.02万人,已成为西北地区外来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西安市是全国管辖城中村较多的城市之一,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9区合计有326个城中村,有各类土地1.44万hm[2][30]。城中村作为转变中的传统农村社区与移民社区的混合体,其居住群体主要是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和原村民。据统计,2009年,西安总人口843.46万人,有240多万流动人口居住在城中村,远远超过城中村居住的本地人口[31]。自2007年西安市启动大规模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至2012年8月,全市已完成147个城中村的拆除工作,涉及村域及周边居民6.84万户、23.81万人[32]。之后的5年内西安市要完成85个整村约1 200 hm[2]土地的城中村改造,涉及1 500万m[2]的各类房屋征迁和3.7万户、12.5万人的搬迁工作[33]。未来,西安市的326个城中村或将陆续成为历史[34]。城中村改造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给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 研究方法和数据 网络文本分析法(web content analysis)是国内外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一种将网络传播研究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描述的研究方法[35]。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网络文本避免了面对面调查的即时性和曝光性,而这两种性质都有可能降低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网帖的真实性存疑。为了避免样本真实性的缺失,以“西安城中村”为标题在天涯论坛搜索网友发帖,根据研究的相关度和回复帖数至少30条来判断文本的影响力和价值,筛选出13篇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回帖共有1 859份,删除无意义回帖,保留具有针对性、主题性强、表达相对细腻的文帖,最终选取123份发帖和回帖作为文本分析的网络数据。分解数据并辨别其内在一致性、相似性和差异性,借助SPSS 17.0来进行网络文本的分类、编码。 3 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 2013年中国就业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3 287元[36],虽然增幅较大,但流动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工作相对不太稳定,并且仍然因屡屡受到拖欠工资等不公正待遇而产生各种恶性行为事件。城中村中的流动人口更是城市中的弱势和贫困人口,在城市中多从事低薪或高危行业,收入普遍较低,他们本身在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就处于被剥夺状态。城中村改造与他们立足于城市的“地方”息息相关。 3.1 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资源空间剥夺 网络样本中关于资源空间剥夺的文本38份,占到总样本数的30.90%。城中村居住密度较大,人口比较密集。城中村布设有满足这一特殊庞大市场基本需求的餐饮、住宿、供应日用品的零售商店等生存设施和场所。而且,城中村建设有针对城市社会底层人群消费水平的网吧、录像厅等娱乐场所。这样的生活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健全了所住居民的生活行为结构类型。城中村社区的可进入性和社区资源的可获性造就了许多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初级生活空间场所体系。但是,城中村改造却打破了流动人口业已形成的生活空间场所体系。例如:有文本认为城中村改建使得剩余的城中村房租飙升,与南方城市在廉租房的基础上进行城中村改造相比,西安的57个立项的城中村改建却对居住者没有任何保障措施;西安城中村改造可以说是用外来工的血汗堆积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但外来打工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妥善安置而逐渐失去了他们居住的地方,很多人不得不四处寻找栖身之地,甚至一年换了几个住处……这表达了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旧的居住空间的绝对剥夺和新的居住空间因成本增加而产生的相对剥夺,以及居住空间转换之间产生的行为空间剥夺;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保障建设滞后、城市管理不完善和社会不公正的不满情绪。 还有文本显示,城中村是外来人口最实惠的生存地,麻将馆、音像店、录像厅、小饭馆、杂货店等随着城中村的改造都一去不复返;而且,原本生活在城中村的居民越搬越远,致使上下班路远花费大,更增加了城市道路的拥堵,人民的幸福感趋于减少。这一方面流露出流动人口在城中村居住,餐饮、出行、娱乐、购买物品都比较实惠方便,另一方面反映了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由于生活行为类型空间的改变而有所提升,继而引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幸福感减少、满意度降低。 3.2 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情感空间剥夺 网络样本中关于情感空间剥夺的文本共68份,占到总样本数的55.28%。情感类型空间丰富多样,出现了怀念、梦想、氛围、热闹、亲近等表达情感的词汇。例如,文本“城市里的热闹之村,慢慢地找不到这种感觉了”。“那些城中村,曾经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有多少人第一次来到西安,刚走出校门都是住在这里的。对那些人来说,这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回忆”。 有文本将城中村比喻为“西安夜生活真正的所在地”。对比门禁社区的秩序和冷漠,城中村是一个开放性的混居社区,既有最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外来移民文化,是城市中集中体现这两类文化碰撞、交流、冲突、融合的空间区域。城中村更能体现生活的本真,甚至承载更丰富的情感空间。城中村改造却剥夺了居民们的“热闹”、“梦想”等情感空间,使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再次寻找到同样的情感类型空间。 在情感空间剥夺文本中,还出现以具象到物质载体饮食、娱乐设施等来展现对城中村依附的特殊情感,随着载体空间的消逝继而产生了剥夺现象。例如,有文本显示“西安的城市发展规划正在蚕食着一个个城中村,导致集中在其内的网吧、各地廉价美味的特色小吃的分散和消失,引起了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深刻怀恋之情”。文本中不少城中村流动人口要求建立群号,如,八里村群、沙井群、鱼化群等。随着西安城中村的全面改造,社会空间剥夺中的“角色”和“联系”可能会孤立和割断。 3.3 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机会空间剥夺 机会空间指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的发生空间。城中村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在城市中打拼的机会空间。城市管理者通过社区资源的公共服务与设施的空间布局(至少通过补偿性的布局)可以改变机会结构,从而提高了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37]。而城中村改造则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利益,降低了其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流动人口主观意愿是想留下来,但客观条件不允许,这是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留在城市的机会空间的相对剥夺甚至是绝对剥夺。 网络样本中关于机会空间剥夺的文本17份,占到总样本数的13.82%。例如,“城中村给予一些底层的人留在城市的一个希望”。表达了城中村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留在城市的机会,反之,可以理解为城中村改造则是对这种机会空间的剥夺。有些文本的感知和表达更强烈一些,使用“凄凉”、“浮萍”、“根”等比较极化的词汇,显示出对城市安全感的缺乏,较为强烈地反映出机会空间剥夺中的无奈和无助。 123份网络文本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城中村改造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城市空间及其城市资源造成结构式的多重空间剥夺。3种空间剥夺所占比例中,情感空间剥夺最大,占55.28%,其次为资源空间剥夺,占30.90%,最后为机会空间剥夺,占13.82%。这可能和发布网络文本的作者人群有关,他们普遍受过高低不等程度的教育,有一些还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精神世界相对于未受过教育的流动人口来说更为丰富,因此,情感诉求更为浓厚。而且,这部分人群的年龄结构偏年轻化,相较年长的人群而言,他们在城市中机会空间的进入性更强一些,因此,机会空间剥夺所占比例最小。在天涯论坛中发布的西安城中村改造的网帖中,没有一条有关政府对于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安置内容,仅仅提到原村民的回迁,足以看出政府对于这部分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不够,缺乏有效管理和安置措施。 4 结论和对策 4.1 结论 在国内外物质经济空间剥夺和社会剥夺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123份西安城中村网络发帖、回帖,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探讨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西安城中村改造加剧了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从资源空间、情感空间和机会空间三方面形成了多重剥夺结构;在资源空间剥夺中,主要产生了由居住、餐饮、娱乐、购物等构成的生活类型空间剥夺;情感空间主要体现在与梦想、氛围、怀恋、热闹、亲近等词汇相关的多个方面,并且随着其物质载体的消逝而产生了情感空间剥夺;机会空间剥夺降低了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流动人口的主观意愿和城中村改造的客观条件二者博弈的结果决定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去留。 4.2 对策 城中村改造在全国已是大势所趋,各地都纷纷出台相关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和政策,政府在取消城中村、美化城市环境、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要重视把握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类型、结构以及构成,在此基础上,更要考虑他们的空间归属问题,因为他们是城市建设的劳动力,是对社会维稳有重要影响的人群。要从3个方面展开工作:(1)健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制度,监督地方政府加强廉租房的建设步伐,并保障廉租房的有效管理和分配;(2)完善经济型社区的社区资源类型和等级体系,合理建设和布局便民平价式日常消费场所和同质交流空间,提高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可获性和消费场所的可进入性,增强居民之间的信息交往,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社区之间的相对公平;(3)借鉴美国社区发展基金的经验,设立可享受政府补贴的家庭最低收入标准,居住在本地的流动人口与本市市民具有同等享受权利。通过以上措施来削弱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从而更加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由于研究数据属于小众数据,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结合实证调研数据,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3-12-11;修回日期:2014-01-17西安市农村重建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_流动人口论文
西安市农村重建中流动人口的空间剥夺: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_流动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