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_张掖论文

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_张掖论文

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张掖论文,内涵论文,历史文化名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将张掖市公布为全国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设部、文化部在历史文化名城报告中对张掖作了如下阐述:“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中部,水草丰茂,物产富饶,因有‘金张掖’之称。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设河西四郡以来,张掖一直是通往西域和欧亚各国‘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丰富,有大佛寺、木塔、西来寺、鼓楼、大土塔、黑水国汉墓群等。大佛寺内的大佛身长34.5米,为全国最大的卧佛。市内还保存有不少明清时的民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张掖市是古代张掖地名的承袭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他域范围应该是指历史上的张掖郡或甘州,由此,本文所论及的张掖,是包括以现张掖地区地域为主的“大张掖”。

笔者以为,张掖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南枕祁连山,北倚合黎、龙首诸山,中部为广阔的冲积形扇形平原。从民乐六坎东、西灰山文化遗址和山丹四坎、龙首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看,5000年前张掖曾经是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这里生长着乔木状森林,现在的戈壁荒漠,古代是适宜于多种农作物栽培、植物茂密、飞禽走兽出没的绿洲。到了2000年前的汉代,这里还是“水草丰美”的匈奴驻牧地。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已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天光水色,自然成化。既有雄浑、粗犷的北国风光,又有妩媚多姿的江南秀色。明代诗人陈棐云:“金川傍张掖,弱水及仙堤。……风景江南似,人家塞北嬉。”诗中“金川傍张掖”就是现有文字记载中“金张掖”一词最早的来历。张掖地域广袤,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有草原2600万亩,森林427万亩,耕地278万亩,可垦荒地320万亩。农业借山水灌溉之便,五谷丰登;畜牧业得水草丰美之利,六畜兴旺;商业凭交通枢纽优势,繁荣昌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自古就有“金张掖”、“塞北江南”之美称。

张掖自古就是“物产富饶”之地,汉武帝自平定河西置张掖郡后,开始大规模移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张掖成为了“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之地。在中原内乱、天下不稳时,张掖则是“上郡流人避饥荒者,归之不绝”(《后汉书》)。到了隋代,张掖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商贸流通活跃。唐朝时,张掖的经济更加繁荣,出现了“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的局面。著名诗人陈子昂向武则天进言:“甘州所积四十万斛……故甘州地广粟多……屯田广夷,仓廪丰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一甸不往,士已枵腹,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且其四十余屯,水泉良沃,不待天时,岁收二十万斛……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盗,内得以营农,取数年之收,可饱士百万。”(陈子昂《上谏武后疏》)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造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清时,清政府历次平定西部叛乱,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使张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张掖更加名副其实。现在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蚕豆、豌豆、水稻、大麦等粮食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油料、甜菜、葵花籽、大蒜的生产也有相当规模;瓜果蔬菜,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红枣、苹果梨驰名国内市场;发菜、鹿茸、麝香等土特产品也得天独厚;畜牧业历来就是一大优势。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三十多种,其中煤、铁、石灰石、粘土、白云岩、硅石、芒硝、砩石、滑石的储量在亿吨以上,金、铜、铅、锌、铬、镍、锑的储量也很可观,石油储量前景喜人。

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

张掖踞河西走廊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料记载,自汉武帝派使臣张骞开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来,张掖从此就成为沟通中原与西部边疆、中国与西方诸国之间交往的桥梁;成为加强汉族与西北其他各少数民族之间联系和团结的纽带;成为巩固西部边疆、加强国防建设的基地;成为河西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几度成为甘肃军事、政治、文化的中心。现甘肃省名,就是因甘州(现张掖)、肃州(现酒泉)而得名。从地理位置上看,张掖南出扁都口与唐蕃古道相交,可达青藏高原;北出镇夷峡,沿居延古道远抵蒙古大漠;西通新疆、中亚和欧洲;东连内地及沿海。因而古代张掖是丝绸之路重镇,是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

张掖具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山丹县的四坎遗址、壕北遗址、西屯村遗址和城西村遗址,高台县的红崖子遗址,民乐县的东、西灰山遗址及张掖市的黑水国遗址和平原堡遗址中发掘出土了磨制过的石器,制作细腻的陶器,炭化了的粮食以及猪、羊、牛、鹿的齿骨和烧焦的碎骨,还出土了原始的石祖(用石头磨制成的男性生殖器,这是古人对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医疗的针石和记事的刻骨。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张掖先民已有了原始的农牧业生产、衣食住行和信仰、医学。又据《尚书·禹贡》记载,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属雍州。自汉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期,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时为匈奴右地;为了扩张疆域,“张中国之臂掖(腋)”,以通西域,切断匈奴人与藏族人的联合,汉王朝平定河西后,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以后魏晋相袭;西魏改称为甘州;隋唐又恢复郡制;西夏称为宣化府;元代改称甘州路;明代设甘州卫;清代设甘州府;民国由甘凉道改为张掖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沿称张掖县;现改为张掖市,为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张掖自开郡以来,就成了汉王朝戡定边患,开拓疆域,统一帝国,通往西域的前哨基地。从5000年前的土著乡民,到月氏、乌孙、匈奴,到后来的汉、藏、回、蒙、羌、土等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自己光辉的历史。

文物古迹丰富,文化价值高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张掖境内现共存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52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9处,馆藏文物2.4万件。这里既有汉代黑水国、前凉建康、高昌、永固等古城遗址,西夏的大佛寺,唐代五松园遗址,隋代的木塔,明代的钟鼓楼、西来寺、甘泉以及古汉墓群等,又有出土的一大批彩陶、陶器、汉简、古币、刀、枪、剑、戟和金银玉器。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张掖的文物古迹,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

建康古城(俗名骆驼城)。在高台县城南20公里处。东晋咸康元年(435年),前凉张骏于此置建康郡、属凉州。后凉吕光龙飞二年(397年),北凉段业建都于此。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在建康故城置建康郡,天宝后废。遗址总面积29.92万平方米,墙基厚6米,残高7米。距地表1米深处有灰土层,城内外地表灰陶碎片甚多。故城周围有墓群,距城东南1公里处有古墓群。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县马蹄区公署所在的临松山下。窟群比较分散,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千佛洞、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胜果寺、普光寺共七个部分组成。七个窟群的窟翕总数达七十余个,其中金塔寺东、西二窟,千佛洞和普光寺诸窟的造像与壁画最为突出,并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马蹄寺因其寺内岩间石面有神骥足印,故得此名。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石窟古迹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河西走廊重要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大佛寺。俗称卧佛寺、大寺。坐落在张掖城西南隅,今大佛寺巷。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初名迦叶如来寺,元代称萨迦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修,并敕为“宝觉寺”,后改“弘仁寺”。卧佛正殿内塑有释迦涅槃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脚长4米,为全国卧佛之最。

另外,张掖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宝级文物,明正统十年(1445年)由明英宗朱祁镇颁赐张掖大佛寺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和明正统六年(1441年)钦差镇守陕西甘肃御马监太监兼尚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亲奉敕命,用金银粉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其装帧、印刷之精美,书法绘画技艺之高超,令中外观音叹为观止。其内容,不但为我们研究佛教历史、雕版印刷、书法艺术、绘画、装潢等提供了稀有的实物资料,而且为我们研究明代乃至明代以前的图书目录管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借鉴。

明清故居多,地方特点鲜明

张掖的旧民居丰富多采,形式多样,装修繁缛,精于雕刻,尤以张掖地区的明清故居最具代表性。据1987年文物普查,全城尚存民居约六十座,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19座。这些旧民居是构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旧民居的建筑特点是:总体面均为四合院式,建筑布局在中轴线上,有倒座、垂花门、堂屋,两边有对称的厦房、书房、套间等,大门建在轴线的中间或侧面。门内修影壁,写“福”字或画福寿图,院内又以垂花门为中心,将整座建筑分为前后两院。有一些院落沿街为店铺,后建木结构楼房,天井上建有天棚木棚,在大门、倒座、堂屋、垂花门等主要建筑的檐下及格扇上都雕有琴棋书画、鹿鹤同春、梅兰竹菊、桃柑佛手等各种图案。门匾是张掖明清故居另一个特色。门匾融铭言警句、历史典故与俊逸、遒劲的书法艺术于一体,为民宅增辉润色,锦上添花,给淳朴、厚道的河西人以美的愉悦和有益的启迪。门匾内容广泛(有六十多种),含义深刻,既有表示籍贯的“三槐堂”、“四知堂”、“乌衣望族”、“道德传家”等,又有专门表示职业身份的“陶朱遗风”、“扁仓再世”、“文举院”、“垂裕后昆”等等。这些门匾以精炼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阶层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价值取向,融思想、文化、知识、趣味为一体,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亦庄亦谐,耐人寻味。

张掖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首先,这里既有原始社会后期的遗址,又有各朝各代的记载,如此丰富而又古老的地下地上文物、史料,是张掖古老悠久历史的见证。其次,居住民族多,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多。张掖是多民族聚居区,从先秦的西戎,秦时的月氏、匈奴,到以后的羌族、鲜卑族、氐族、拓跋氏、吐蕃、回鹘、突厥、慕容氏、党项族、蒙古族、藏族、裕固族、回族、满族和汉族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生活。由于少数民族居住众多,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多。先秦的月氏、匈奴,唐时的吐蕃,五代时的回鹘和两宋时的西夏,都曾建立过统治政权。各族人民之间的长期相互交流、融合,无疑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再次,战略地位重要。长期以来,张掖一直处于中原汉族政权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结合部的重要位置,加之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特产富饶,历来是兵家瞩目之地。张掖在地理位置上还起着交通枢纽作用。它处于丝绸之路中段,连接着东至长安,西到西域,南到青海,北达蒙古的交通,同时也成为古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佛教的传入中原,唐僧的西天取经,中原丝绸运往西域,西域珍奇古玩进入中原,都经过张掖。另外,境内雄浑粗犷的大漠风光,秀丽迷人的山光水色,淳朴自然的民俗风情,妙趣横生的地方方言,瑰丽神奇的传说迭闻,技艺精湛的民间工艺,质优价廉的地方特产,文人骚客的锦绣文章,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显著的地方特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对于认识张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提高张掖知名度,招商引资,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审稿 季成家)

标签:;  ;  ;  ;  

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_张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