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评价并分析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 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体温、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0±120.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合理性情况,观察组患儿用药合理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治疗方法能够使患儿体温控制更加有效,同时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具有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感染;目标治疗的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诱发病因以及病原体的检测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并未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不良影响[1]。目标治疗强调根据患儿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评价并分析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本研究中将我院儿科住院部近期收治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共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展开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各类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中,26例为男性患儿,24例为女性患儿,平均(6.3±0.5)岁,3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5例为支气管肺炎;观察组中,28例为男性患儿,22例为女性患儿,平均(6.3±0.6)岁,38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为支气管肺炎。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未检出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即根据临床医师实践经验用抗生素药物干预,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物理降温、补充热量、卧床休息、吸氧治疗等措施在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患儿接受用药治疗前先行病原学检查,收集患儿痰液标本进行培养,根据检测结果明确衣原体或支原体诱发感染者用希舒美进行治疗,明确细菌感染者用头孢哌酮治疗,明确病毒感染者用阿昔洛韦治疗。
1.3 观察指标[2]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体温、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差异。其中,用药合理性以卫生部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评定,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个等级。
1.4 数据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0±120.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对比表
3 讨论
以往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以临床经验指导用药。但也有观点中认为,虽然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相似度高,但在缺乏病原学检查的前提下,仅仅以经验指导用药会对疾病治疗产生一定的缺陷与影响[3-4]。抗菌药物盲目使用除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对治疗效果有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因抗菌药物滥用导致不良反应加重等问题。本研究中尝试将目标治疗方法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观察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0±120.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合理性情况,观察组患儿用药合理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提示在目标治疗方法指导下,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明确治疗方向与目标,辅助临床医生的用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综合上述分析所得临床结论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治疗方法能够使患儿体温控制更加有效,同时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具有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李波.目标治疗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情况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6,(2):133-135.
[2] 赵英召.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6):1066-1067.
[3] 梁东靖.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5):314-314.
[4] 李耀琴.162例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339-340.
作者简介:戚艳,女,1982年生人,山东威海市人 职称:主治医师,毕业于昆明医学院 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儿童传染病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戚艳,张冰,陈吉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呼吸道感染论文; 对照组论文; 目标论文; 两组论文; 平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