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论文_张政林

浅析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论文_张政林

福建晋江南侨中学 362200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初中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也正是独立性与依赖性、求知欲与识别力、闭锁性与交往性与交往需要等矛盾相互影响的时期。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情感上的喜怒哀乐,往往在作文中或多或少有所流露。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除了要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字迹标点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外,还应抓住一些苗头,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作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人生百态。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对事物的思维准则和认识也各不相同。在提倡学生作文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同时,教师也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契机,透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诱导,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抓住作文的批改环节进行思想教育

作文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综合评判,用具体明白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每次作文的得失。学生作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而且是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写,勇于发表自已的见解。他们的理想情操、对社会的见解、对人生的态度,在作文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作文题,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所以,作文评语要讲究形式、内容兼顾,不能只单纯在写作技法上对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加以评价;同时还要在写作态度、文风文德、思想内容上给予启示,对于学生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优点和长处,要用评语及时肯定。特别是缺点较多的学生,在作文中表露的思想上的闪光点,更应在评语中给予充分肯定。而对大多数学生由于阅历不深、思想简单,有时不免在作文中表现的认识上的片面、偏激或悲观消极,也不要大惊小怪,应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记得带毕业班那业,在以“初三的色彩”为话题进行作文训练时,由于初三学生学习较累、思想压力较大,有位同学的作文题目是《黑色的初三》,文中写道:“我初三的色彩是黑色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我好像要被这无边的黑暗所吞噬……”我被学生的这种想法吓了一跳,我知道这个学生心里承受着太多的重压,这篇文章是他心理的一种真实反映,于是我在给他评语中写道:“老师很理解你目前的处境、你的压力,不要把初三看得如此恐怖,但你要调整好你的心态,把你的压力尽量看得淡些,然后轻松上阵。你可以为自已制定一个计划,来化解这种压力……”。这个学生拿到作文后,及时找到我,和我进行了交谈。我帮他解除了心中的压力,后来他各科都进步很快。由此可见,评语要有针对性,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在用心和他们交谈,而不是只用笔,要及时帮他进行思想的疏导。

二、抓住作文的讲评环节进行思想教育

讲评是根据学生写作实践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进行更集中更有针对性的思维和表达训练,它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讲评不仅是字词句篇的评改,也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再教育。

首先,引导学生写身边事、抒真实情。

叶老说“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是对写作者的基本要求。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以“编文”、“抄文”为捷径,没有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符合事实,编情节,前后矛盾,没有真情实感。针对这种文风,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外,还要紧紧抓住讲评这关键一环,剖析说假话、说空话的危害,让学生自觉地养成写身边事、抒真实情的习惯。

记得有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求选材新颖、思想健康。有的学生不观察生活,也不从生活素材中进行选材,而是一味虚构:

乘客给这位大娘让个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见靠窗户坐着一位打扮入时的女郎,她不仅没有让座的意思,而且将头扭向窗外……忽然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奶奶,您坐我这儿吧!”……

针对学生对这一情节的描写,我在讲评时让学生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小作者的目的在于反映什么?文中有没有让你感动、深受教育的地方?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认识到:虽然文章也反映了一个中心,但没写出真情实感。通过对此文的剖析还涉及了“我扶盲人过马路”这个材料也不符合本次作文“选材新颖”的要求。那么,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让座”、“扶盲人”的事呢?回答是肯定的。但这些材料许多人已写过,如果你没有扶过盲人,根本就无法写出动作、心理活动以及语言,所虚构的自己为了送盲人而上学迟到就更显失真了。很显然,作者没有进入角色,感情与文章内容脱节。在讲评中要教育学生实事求是、真实地写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当学生认识水平提高的同时,思想教育也就蕴含在其中了。

其次,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传送正能量。

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作文”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评时,我注意选择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段落、思想性较强的语句、突出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激励学生学习他人文章中的好思想。

上文提到写“让座”的那个同学重新写了自己这样一段经历:

放学后,当我和王佳月走到校门口时,发现自行车不知为什么倒了一大片。我先是犹豫了片刻,但又马上无所顾及地抬起了腿,两脚踩着空地过了“车阵”。忽然感觉王佳月没有跟上来,回头一看,她正弯着腰将自行车逐一扶起。“嗨!佳月,你管那么多事干什么?”“没什么,扶起来人们走路就方便了。”我听着这简单的话,顿时感到刚才还挂着顽皮劲儿的脸上一阵发热。我赶紧走回去和她一起扶自行车…… 比较而言“扶车”要比“让座”在选材上新颖得多,而且写得实实在在。可以说,学生不仅学会了作文,也学会了做人。

再次,引导学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不讲对事物的认识,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譬如,有次我让学生写《我也要献一片爱心》一文,一些学生认识模糊,情感不对头,在文中流露出献爱心行动是“老师让做的”、“集体的行动”、“为班级争光”、“响应号召”、“不甘落后”的情绪或思想苗头。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选择下面的一段例文让学生评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例文这样写道:

我从小失去父母,是奶奶抚养我长大的。从我上学那天起就得到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关照,使我这棵柔弱的小草变得坚强了,在温暖的雨露中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我真正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他们虽然不是亲人,但对我的关怀却胜似亲人。

听老师讲,山区受了水灾,冲毁了田地、房屋、校舍……一想到他们的困难,我的心啊就按捺不住想帮他们。然而,我没有什么衣物,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只有二元三角钱,这是我几年来给奶奶打酱油和买菜剩下的一分、二分零钱攒起来的。我把这钱献给灾区的小朋友,表达奶奶和我的心意,请收下我们的一片心吧……

让学生讨论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这段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是从捐献的二元三角钱这一行为你认识到了什么。

经过师生的评议,学生们认识到“献爱心”不光是他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需要。只有从小爱他人,长大才能爱人民、爱国家。而不是一开始就提高到国家人民的高度来做所谓的思想检讨,不仅让人觉得“假大空”,而且为文而文,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嫌!只有以小见大,从生活小事情提高认识入手,从情感上突破,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评文与评人结合起来,真正认识到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感动别人得先感动自己,讲评课才能收到实效。

作文其实是学生与老师的书面交流,而作文批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书面交流了。作文教学是两条线交织在一起的,一条是传授写作的基本知识,一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坚持在作文教学中学会倾听,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多思考,勤交流,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成效,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论文作者:张政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浅析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论文_张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