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物知识抽象,单单只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高质量的理解和领悟,教学效率无法获得有效提高。教具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具的种类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教具。而且,教师也可以选择、组合、设计教具,从而实现自制教具。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关键词:自制教具;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004-01
前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生物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制教具的形式开展生物知识的传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的程度的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的加入到生物学习中,保证生物教学成效。同时,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有效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开展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用自制教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进而主动的开展知识的探究。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的融入到生物教学中。而且,在引导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充分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效发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自制教具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的抽象性,若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利用自制教具可以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的理解生物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概念性知识较多,对于学生来讲,很多的知识较为抽象,难以高效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教师更多的采取灌输式教学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倦怠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学效率自然不高。针对于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提高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灌输式教学形式枯燥,学生参与度低[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教具的自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文献资料查找相关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导进行自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而且,学生的亲身的动手操作会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主动的投入到生物学习。通过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以及直观形象的展示,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细胞的增殖》一课时,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自制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高质量的理解生物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在学习有关于分裂期的知识时,在学习前期特点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丝状染色质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的理解,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在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强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会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教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生物学习,保证了生物教学成效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构思。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获得进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实验教学是生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开展演示实验,通过真实呈现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将自制教具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原本的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通过探究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并且设计和制作相关的教具,帮助学生达成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教具,积极的对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而且,在学生开展教具的制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鼓励学生大胆的介绍自己制作教具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是没有隔阂的,能够使学生大胆的真展示自己,相互学习,不断的发展,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中获得自身素养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实验与生物知识,仅依靠一位学生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3]。教师要将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引导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分工明确的开展教具制作,促使学生主动的开展对知识的探究。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开展教具制作,不仅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具制作,也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组制作完成后,教师要让每组派学生在讲台上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发现他人作品的优点,感受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时的弥补,促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论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师通过自制教具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中高质量的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自制教具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闫峰.高中生物教学研究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36-37.
[2]蒋园.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70.
[3]张黎.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9(27): 29.
论文作者:张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教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物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学生在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