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内河涌的整治关系着城市内河涌的防洪排涝的顺利进行,还关系城市水环境。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城市内河涌的整治情况却不容乐观。简要分析了城市内河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城市内河涌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城市内河涌;治理;生态修复方法;生态修复原则
城市内河涌的功能比较强大,既具备休闲功能与景观功能,又具备纳污、灌溉以及泄洪能力。近些年来,我国范围内的城市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城市水环境因此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城市暴露出一些不良问题,如河水变黑、弥漫着臭味、河涌中充斥着淤泥、河涌水道变窄等,导致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面貌受到巨大的影响。在此篇文章中,将重点针对城市内河涌的整治进行阐述与研究,并详细地介绍了几种高效合理的城市内河涌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
1内河涌治理概述
1.1受污染河涌的共同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河流中存在许多来自生活以及工业上的污染物,但是面对如此多的污染物具有自净能力的水环境在溶解氧浓度的过程中也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溶解浓度为零的情况。另外,鱼类以及其他生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发黑发臭等都是所有受污染河涌的共同点。
1.2城市内河涌整治目标
城市河涌中污染最为明显的现象是水质发黑发臭,近几年以来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治理政策并以此作为整治目标。因此,加大力度对河流中的水质进行改善是目前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使水质得以恢复的唯一有效路径,为城市的发展创设出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国内外河涌治理技术的相关研究表明,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以及应用了许多先进的治理技术。另外,随着政府部门对污染物治理程度的重视,许多科学家也纷纷开始不断加大研究的力度并研究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2城市河涌整治的必要性
2.1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
我国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倡,是基于人类长远发展下的科学社会建设要求,其主要本质任务包含了以下方面即:人文建设、污染治理以及环境优化方面等。城市河涌作为城市景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比如北京的护城河在国内以及国外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另外,大部分城市河涌在城市规划中,都被赋予了贯穿城市中功能性的事物,且城市河涌具有调节温度以及空气的效果,所以,人们难免会经常触碰到,而一旦被触碰并滋生细菌,则对人身体极其不利。因此,加大对河涌治理的力度也是改变城市环境面貌的重要体现。
2.2满足社会人文环境意识的内在需要
城市建筑、河流以及城市景观等构成了当下城市形象的主要标记,而被污染的河流一般会表现为水质发黑发臭、鱼类减少甚至死亡等现象,经常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主观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也纷纷提出主动参与到治理河涌中来。然而也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城市河涌也可以被重新加工,而这种加工也可以成为城市建设中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因此,综合整治城市河涌则构成了人文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 内河涌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
城市之间具有差异性,其在内河涌整治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有所不同,但至今为止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内河涌问题,其原因大致为:①当前城市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部分城市根本不能将污染源管控好,引起一系列的污染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主体必须强化整治力度;②由于城市化进程地不断推动以及城市经济的飞快运转,内河涌的统一规划建设无法跟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城市内河涌整治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特点。③未制定宏观层面的综合规划实施内河涌整治,区镇之间、各乡镇之间以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出台高效合理的协调机制,严重影响了城市内河涌整治的效率。
3.1 内河涌生态修复的原则
内河涌生态修复,应遵循先截污、再清淤,同步活源,最后进行河道内生态修复的原则,最终达到河道内水生态平衡。只有截污控源做到位了,再对河涌进行生水态修复才的可行有效的。
3.2 内河涌整治的工作要点
在实施内河涌整治时,各个城市务必要确立榜样,抓住样板,做好冲污工作,强化力度实施管理,制定目标与规划,做好相关调研、管理以及宣传工作,增加城市的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内河涌整治的保障措施
要搞好内河涌整治的保障,响应落实河长制,并可考虑从以下五方面入手:(1)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投资体制,提高专项资金筹措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研究市场化筹资方式,促进开发和建设的共同发展;(2)将宣传工作做到位,努力拓展宣传范畴,使人们的水环境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努力使城市内河涌整治工作受到更多人士的重视;(3)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以高标准的规划为内河涌整治工作地开展提供引导,尤其是对流域面大的河涌,应促进流域内所有行政区域之间建立联系,制定统一的整治规划与整治标准;(4)在整治城市内河涌的时候,必须将制度建设工作做到位;(5)城市内河涌整治阶段,要实施行政首长负责制,创办跨部门的领导组织。
4 内河涌的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 措施
4.1截污方式选择
(1)雨污分流
对排水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雨污分流,污水进污水管道,原有的排水口只排雨水,该方式在建筑密集区,难度大,费用高,很多城市近期难于实现。
(2)雨污合流式截污
有施工条件的应优先考虑在河岸内侧布置截污管,无条件的,可结合河堤改造,放在河床内布管,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截流,但由于是雨污合流,在雨水天气,水量大,会造成溢流,污水流入河道内,因此可考虑安装水力旋流式雨污分流器,在雨水天气,可有效降低流入河道内污水的浓度。虽然,雨水天气,仍有部分污水进河道,但该方式易施工,投资少、工期短,效果明显,对于近期无法实现雨污分流的状况下,适合使用。
4.2活源方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特别是城市内河涌,水量相对较少,因此活源对于河道生态环境起到关分健性作用。主要方式可以通过收集上游水源引水补给,或通过建设污水处理站,把处理后的中水排入河内进行补给。
4.3主要的生态修复技术
在整治城市内河涌的时候,主要会用到生态修复技术、生物—生态修复复合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
(1)生态修复技术
该项技术大致涵盖了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与水生动物修复技术两种。比方说,要建设越冬场、育幼场、人工产卵场,打造回游通道,采取生物增殖技术与放流技术等;要积极建设生态堤防工程、人工湿地工程以及生态护岸工程。
(2)生物—生态修复复合技术
该项技术大致涵盖了河道外湿地修复、陆地水土保持以及河道内生态修复复合技术、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复合技术、生态河岸、生态堤防以及微生物修复复合技术等多项技术。
(3)生物修复技术
该项技术大致涵盖了模特菌种与高效菌种直接净化河流水质、直接把菌种投入至河道。在开展河道傍侧工程与河道底部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科学把好河流水质的关口,在陂、河涌以及坝前采取河道内增氧技术。
4.4 整治效果
在实际整治城市内河涌的时候,要高度重视景观的同步建设,努力彰显出综合治理的成效,全方位地改良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同时,要全方位地考虑城市发展的人文环境与历史背景,从而有助于推动城市内河涌的发展。
5 结束语
通过内河涌生态修复处理,城市内河涌已能实现排涝除渍、给排水通畅、蓄水灌溉,确保水安全。同时,内河涌具有协调优化城市生态、纳污自净等功能。再者,可创设出优质的城市生态景观,使岭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彰显地域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陈能志,卓日强,谭洪波.福建滨海垦区防洪排涝规划问题探讨[J].水利科技,2010(04).
[2]林锦霖.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02).
[3]余佳嵩.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3(12).
[4]鲁航线,张开军,陈微静.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三种设计标准的关系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
论文作者:殷和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城市论文; 河涌论文; 生态论文; 技术论文; 河道论文; 河流论文; 水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