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铁山一中 43500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可能设计、演示、解决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
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控制课堂的高效活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
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案例背景
案例一: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产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地解决。
三、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A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反而增大了,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A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他用导气管向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勇于探究,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我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出现了水火相容的景观,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A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
四、案例评析
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演示与预想的回答产生了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点,而且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严谨性,反而使课堂增色了不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由学生归纳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组织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导、学生是主的指导思想,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产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地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除了正常的备课、改作业,更大理念是要做实验,做好实验,认真备好实验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也使我感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论文作者:方风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白磷论文; 学生论文; 红磷论文; 课堂论文; 意外论文; 水中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