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汉语中动词的重叠式一直是汉语研究不断讨论的重点之一,宁洱县城、乡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形式比其他词类较为丰富,与大多西南官话一样,单纯重叠形式有AA式,双音节动词形式有AABB式。其中还有“VV瞧、V来V去、V了V”等四字组的方言动词重叠形式。
关键词:宁洱方言;动词重叠
一、方言动词单纯重叠
(1) AA式
瞧瞧 揩揩 款款 收收 摸摸 玩玩 打打 吃吃 喝喝
望望 逛逛 丢丢 洗洗 擦擦 整整 种种 闹闹 走走
宁洱县城、乡方言中的AA式是方言动词的单纯重叠形式,与普通话无甚区别,只其语法功能和意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别,在方言中有着两种含义:一是表示尝试或表示动作时间较为短暂;二是表示此动作已经完成。 例如:
①赶点收收么出发啦!(赶快收拾一下出发了)
②瞧瞧你呢新衣裳新裤子。(看一看你新买的衣服裤子)
上述例子a和b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表示的是尝试一下以及动作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含义,有“V一V”形式的意义;而c和d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表示的是此动作完成后,有着“V完”形式的意义。
(2)AABB式
收收洗洗 收收拢拢 指指点点 拉拉扯扯 洗洗涮涮 挑挑捡捡
打打闹闹 吃吃喝喝 收收捡捡 攀攀整整 转转玩玩 走走串串
方言动词的单纯重叠AABB式,大部分表示的意义是强调动作,其中也有其重叠式意义与非重叠式完全不同的。例如:
①帮这些东西收收拢拢省得占地方。(把凌乱的东西收拾并拢)
②下午饭吃得闲去哪里走走串串。(吃完饭有空可以去走走串串门)
上述例子a和b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表示动作的强调意义,“收收拢拢”强调了将杂乱的东西收拾并拢摆放整齐这个动作;“走走串串”强调了散散步串串门这个动作。
二、带附加成分的动词重叠
(1)V了V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为宁洱县城区特有,表示强调动作程度的加深,时间上的延长;农村方言关于这一含义直接用“V啦”来表示。
城区:
跑了跑 撵了撵 叫了叫 瞧了瞧 喊了喊 哭了哭 笑了笑
农村:
跑啦 撵啦 叫啦 瞧啦 喊啦 哭啦 笑啦
例:①他站在阳台上瞄了瞄。(他站在阳台上看了又看)
②这个小娃跳舞扭了扭。(这个小孩跳舞扭得很起劲)
(2)VV瞧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了尝试某动作或动作完成的短时,其中“VV”形式与方言动作中“AA式”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尝尝瞧 戳戳瞧 扒扒瞧 抖抖瞧 碰碰瞧 逛逛瞧 比比瞧
例:①拿筷子戳戳瞧肉给煮熟啦!(用筷子插一插肉试试看有没有熟)
②这碗三线肉是我整呢,尝尝瞧给要得。(这碗肉是我做的,试试看味道如何)
(3)干V十V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了发话人厌烦、嘲讽或不喜的感情色彩, 多为贬义,有着动作一直重复不断持续进行的含义。
干憎十憎 干戳十戳 干叫十叫 干嚷十嚷 干跳十跳 干动十动
例:①表在啊点干憎十憎呢!(不要闲着无事乱叫)
②一天到晚干跳十跳,样名堂不出。(整天到处跑到处玩,正事不会做)
(4)V得V不得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动作经长时间完成,发话人带有可惜、遗憾或抱怨的感情色彩,可理解为好不容易完成却又不得不放弃的意思。
整得整不得 翻得翻不得 提得提不得 拖得拖不得 拉得拉不得
拿得拿不得 写得写不得 找得找不得 扛得扛不得 抵得抵不得
例:①整得整不得呢整给一下午,你又不回来吃啦!(做了一下午的饭你又不回来了)
②拿得拿不得呢拿回来这下又用不着了。(好不容易拿回来现在又用不上了)
说明:此类动词重叠形式只有城区使用,农村方言不曾出现此类重叠形式,多用“VV来”或“VV去”来表示。“V得V不得”常常用于句首直接强调动作完成的长时,后面常常接上“呢”表示“的”。
(5)VV来、VV去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了动作的完成,表达了事情不如意的感情色彩,含义与“V得V不得”大体相同,每个能构成VV来的动词都有相应的VV去形式。
跑跑来 买买来 提提来 叫叫来 喊喊来 抬抬来 拿拿来
跑跑去 买买去 提提去 叫叫去 喊喊去 抬抬去 拿拿去
例:①大早上跑跑去人家不开门。(大清早去店里可惜关门)
②东西买买去才发现包装破的。(东西都买走了才发现包装破损了)
(6)V的V的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了动作行为的长时性,一直或持续进行着。
款的款的 瞧的瞧的 走的走的 说的说的 甩的甩的 跑的跑的
骑的骑的 哭的哭的 跳的跳的 摆的摆的 装的装的 吃的吃的
例:①他骑的骑的单车就掼翻掉。(他骑着自行车突然就翻倒了)
②她唱的唱的就哭起。(她唱着唱着歌就哭了)
(7)V来V去
此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了动作的持续进行以及反复不断。
说来说去 款来款去 玩来玩去 收来收去 戳来戳去 攀来攀去
挖来挖去 换来换去 穿来穿去 化来化去 摇来摇去 晃来晃去
例:①他几个玩来玩去还不就那几个地方。(他们几个一直问玩的就那么几个地方)
②化来化去也是阿个样子啦!(再怎么化妆也是那个样子了)
参考文献
[1]周艳.重庆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义条件考察及语义特征[J].文教资料中旬刊.2006.2
[2]姬建丽.阳城方言的重叠式[J].山西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谭伦华.四川方言动词的重叠式[J].西华大学学报.2006.4.第2期
[4]涂良军.云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江航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动词论文; 形式论文; 动作论文; 方言论文; 此类论文; 云南论文; 意义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