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思考_国有银行论文

关于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思考_国有银行论文

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有银行商业化现状

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定性是: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其首要应是商业银行,第二是国有的,第三是社会主义的。实行转轨后,在关于“商业化”的各种各样的研讨中,有这样两种认识,一是国有银行已经实现了商业化;二是我国国有银行的现状是一种有限商业化。笔者认为,两种认识都存在着对“商业银行”真正含义的误解,不管是真正的商业化,还是有限商业化的提法,其定性都是“商业化”。国有银行商业化了吗?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国有银行商业化转轨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一)整个社会的国民意识中商业银行观念非常淡薄

一是尽管中央政府对国有银行走商业化道路是坚定不移的,也做了广泛的宣传,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还把银行当作“第二财政”,干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指令银行发放特困企业“安定团结贷款”、救济性贷款、项目集资性贷款,旧贷挂帐停息、过问银行核销呆帐贷款等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还有首长批条子要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笑话,如不接受,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其控制的职能部门进行“无形”的干预。二是不少企业还未把国有银行看成是商业银行,认为企业是银行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养活银行,因而思借而不思还,再借不到贷款的就到政府要条子。过去的一些准政策性支农贷款户如生资公司等还认为,反正我是支农的,你不放,政府会出面干预的,等等。总之,在银行、政府、企业之间,银行总是处在被动地位,经营自主权得不到有效发挥。三是银行本身的商业化观念也很淡薄,如组织存款只要数量不顾成本;贷款重放轻管、轻收;资金使用不计效益,大量占压在非盈利资产上;费用开支大手大脚,互相攀比,乱挤乱摊;分配利润时争亏损,而且认为争得越多越好,等等。从这些现象看,提了许久又努力了许久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人们始终还未接受现实,接受的还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

(二)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其自主权明显不足,责任也是不完全的

我国《商业银行法》虽明确国有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济组织,但因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国有银行,且是“国有独资”这种实现形式,所有权是“全民”,最终代表只能是中央人民政府。因此,实际中“商业化”后其自主权是无法充分的,它除要服从政府宏观调控,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直接或间接地承受政策性、准政策性业务外,也不得不顾及当地利益,情愿或不情愿地接受当地政府有形或无形的行政干预。其经营责任也是不完全的。试想,其产权是国有的,作为经营主体——银行乃至其“法人代表”——行长,是怎样去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个“自”的最终含义是“国家”,代表的是“全民”,因此“风险”最终是全民担的,“盈亏”最终也是全民负的。作为银行,其最具体的代表是全体员工,最终还是员工,或者至多不是“员工”;作为行长,其最终还是行长,或者至多不是“行长”,除此其还有何责任?这责任对于“风险”和“盈亏”这样的大事来说实在太轻微了。所有这些都不是商业化的体现。

(三)银行商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利率市场化尚未形成

一个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利率的适当控制是必要的。但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和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之一,如控得太死,没有适当的自由就无法发挥其效能。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国家对利率管制过死,实行全国一统的利率政策,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因素;加之几年来利率连续下调,浮动幅度又降至10%,这就使利率失去真正的杠杆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了适时适地调节的余地,也得不到合理的利差,更谈不上利率市场化了。商业银行连年发生亏损(指的是实际成果),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这种利率政策影响的。也就是说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亏损”仍然存在。有“政策性亏损”就不是“商业化”。因此,不改变现行的利率政策,利率不实现市场化,国有银行商业化就无从谈起。

(四)利润最大化目标局限性很大

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也是行为的最终准则。“最大化”不是确指的目标,而是一个方向,一个准则。影响“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一是内部各有关因素,这是内部管理的问题,不是是否商业化的根源问题,暂不作分析。二是外部政策环境。我国银行发展不管是哪个时期,哪种形式阶段,其效益目标历来是多元性的。受此长期影响,到“商业化”形式阶段,也使其对真正目标的认识模糊。这种模糊认识在对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决策和执行两个层次中都存在。就“决策层”——中央政府来说,不管赋予国家银行什么样的机制,其始终是“国有”。在银行利益与社会利益或政府目标有抵触或发生矛盾时,政府便会重社会利益、重政府目标,便会使银行放弃利益。这时就无法体现商业银行的“以利润为目标”准则了,而是以社会利益为目标了。就“执行层”——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明确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定性,不可能违背政府意志而完全按“商业化”运作规则运作;还必须注重社会利益,不可能也不允许不顾社会效益而无限追求自身效益,必要时还得牺牲自身利益。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这种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实际利润不可能最大化,而是非常有限的。

(五)从外部看,国有商业银行铁饭碗还没有打破;从内部看,国有商业银行还在吃大锅饭。

商业银行是企业,应该而且必须按企业法则运作,其中的两点是打破铁饭碗和打破大锅饭。而现在的情况正是中央所认为的:国有商业银行是经济体制改革中铁饭碗和大锅饭的最后一道防线,银行的员工,除违法乱纪等被清除外,无法按效益决定原则来减退员工,即能进而不能出。这是“铁饭碗”未能打破的表现。在内部管理上,不管采取过什么样的考核办法,各行的效益状况还不真正是吃饭问题的主要因素。如效益差的行,职工工资、福利不一定差,效益好的行,职工工资、福利不一定好;工资是按“规定”长落,而不是按“效益”长落的。各行“亏损自挂”也只是暂时的,只要全行盈利,亏损行的挂帐就会被及时冲掉;即使全行汇总是亏损的,只要有盈利行,其全部利润也会被用于冲减亏损行的部分挂帐,等等。这些都是吃大锅饭的表现。铁饭锅和大锅饭的存在,决不是“商业化”的表现。

(六)商业银行许多内部管理机制还未按效益决定原则改进完善

如:1.组织机构还有随行政区划而不是按效益原则增减的现象,特别是地级以上的行政机构一建立,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便会随之成立;县级行政机构建立,一些商业银行也会随之及时抢占阵地。这些做法,在业务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就先多了几个管理机构了。2.在用人上还是能上不能下,上了不能用,也只是调调岗位而已,级别待遇不变。3.成本管理混乱。组织存款只计数量不计成本;费用成本不认真控制,乱挤乱摊成本不以为耻,反以为能。4.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混乱繁杂,无法突出效益优先。5.资金分配、资源配置有些还按传统办法,而未按商业化要求,按效益原则进行,等等。

二、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对金融体制改革达成广泛共识,彻底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金融观念,接受和共同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对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要使全社会达到广泛共识,得到广泛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必须对《商业银行法》、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方向、成果和运作情况进行广泛、连续的宣传鼓动。主动向各级政府汇报,争取政府、企业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甚至参与,以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意识。在商业银行内部,也要树立全新的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一是要树立以业务经营为中心的观念,即一切从业务经营出发,把资金运用到经济发展最需要、效益最好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从而发挥信贷作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二是要树立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的观念,即要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规则,本着体现社会经济效益和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效益统一的原则,追求合理的、最大的利润。三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开拓业务的观念。四是树立竞争、风险和危机的观念。

(二)加强经济法规建设,强化执法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社会经济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要保证其正常运行,加强经济法规建设是一个关键。我国经济改革的成败,也有赖于经济法规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商业化转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目前我国经济法规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督,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不力,使不少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运行,金融运作也不例外。如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地方的各种经济纠纷案件中,总是处在被动地位,即使是银行胜诉也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这样,银行债权无法得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笔者认为,执法困难,根源在于目前我国司法建制从属于各级政府,无法超脱于地方政府牵制、执法中带有不少政府长官意志。因而,建议中央政府下决心进行司法建制改革,建立超脱于地方政府的、独立的司法系统。与此同时,建立一个执法监督系统,专门负责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执法的公正、有效。

(三)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实行国家控股下的产权多元化,扩大所有制成份,推进商业化进程。

产权制度是一个企业最有力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经营机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掌握大银行,实行全民所有制是正确的,但“国有”并非只有“国有独资”这种形式。十五大江总书记关于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论述中,国家控股下的多种所有制成分构成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并且将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应与十五大精神一致,实行国家控股下,有地方财政、企业单位、甚至外资和私人参资的产权多元化形式。成立董事会,由中央政府派人出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并由股东代表选举产生总经理和各层主管人员;成立由各层次股东代表组成的监事会,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产权的适当分散,有利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国有银行的社会主义大方向,又极大程度地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才能解决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根本问题。

(四)打破现行机构格局,按照集约化原则确立机构设置策略

对当前随行政区划而设的这种金融机构格局,绝大部分金融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并且苦苦地求索改革的路子,也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路,对“商业化”或大或小地起到促进作用。在此,笔者也谈点想法。其一,打破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格局,按经济发展区域化格局而设,并实行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处、部)四级建制。其中,总行设在北京;在中心大城市设分行,可管辖几个省、市、区;在中、小城市设支行,可管辖几个县(市),在城市的区设办事处;县、乡一级由农行下伸机构即可,在县城设办事处,在中心乡镇设营业所,可按业务情况管辖几个乡镇。所(所、部)可以据实际情况派出若干个点,但只存不贷。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充实了第一线。其二,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不一定都在同一区域按同一格局设机构,要根据实力情况和业务的侧重点而设,以避免行际间不必要的竞争,减少竞争损耗。其三,内部职能机构也要进一步简化。职能部门的业务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以避免重复劳动和互相扯皮现象,提高管理效率。其四,建议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联行结算系统,资金自动清算,各行没必要各自建立联行系统。这样,既可以避免国家人、财、物力的浪费,又减少了结算环节,使整个社会资金周转加速,社会整体效益和各商业银行的效益都会是可观的。

(五)进一步放宽调控政策和放开经营政策,使商业银行能真正按商业化规则运作

第一,要打破利率框框,实行利率市场化。一是实行区域性差异利率政策;二是存款和贷款全面实行浮动利率,并且浮动幅度扩大到30%以上;三是对各种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给予同样的利率政策;四是对资金拆借市场取消利率限制。第二,打破经营框框。一是给予各家商业银行同样的经营范围,以利于公平竞争;二是在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符合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允许跨区域放款或投资,使资金能合理流动。第三,打破计划框框。一是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多存可以多贷;二是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率;三是建议各家商业银行取消二级准备金(即超额准备率)制度,运用资金价格杠杆统筹调配资金,使基层行有更大的资金运筹余地。

(六)强化内部管理,全面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和内部激励机制

商业化的一条法则是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不管是哪方面的工作,哪一个层次,都要有目标责任和奖罚激励,这样才能打破“铁交椅”、“铁饭碗”和“大锅饭”。第一,对每一级行整体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突出效益优先的原则,围绕利润最大化和利息收回率来定目标进行考核。一是以此来衡量行长的主要政绩,能者上,庸者让,从而打破“铁交椅”;二是据此决定一个行的分配水平,包括平均工资水平和集体福利水平,从而打破“大锅饭”;三是据此确定被考核行的发展规模(包括各方面的发展)。第二,对内部职能专业和项目集体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各项工作实行量化考核。一是以此来衡量其主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强者任、弱者免;二是据此对其集体成员进行奖罚。第三,对员工个体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每个工作岗位都实行量化考核。一是以此定优者上岗,差者下岗,劣者辞退,从而打破“铁饭碗”;二是以此划等级进行工资调整,按年考核,个人工资随升随降,从而打破“平均主义”。

(七)加速电子化建设,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

现代已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化是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标志。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电子化建设方面理当领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决策、业务管理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必须有电子化作为后盾。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将成为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因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对电子化建设的硬件投入、软件开发和应用,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热点。

(八)实施金融国际化战略,拓宽生存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间贸易的空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把眼光投向国外,拓宽生存空间,世界金融一体化将逐步地形成。我国的各国有银行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有一定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国内这狭小空间的“竞争”中已各具乏意,况且都在“国有”的共同意义下竞争。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展国际金融业务,走跨国经营之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除中国银行在国外有400多家机构网点已形成较大规模外,其他行在外机构寥寥无几。建议国家在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方面减少行政和政策控制,给予适当的进出自由。各国有商业银行也应及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把本行业务国际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并加快步伐与国际金融接轨。

标签:;  ;  ;  ;  ;  ;  

关于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思考_国有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