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地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载体功能。地域文化能够充分展现当地人的价值观,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传承
一、地域文化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内容上的创作之源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属于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两者结合的产物。一方面,景观规划设计面对的是客观的自然因素,是针对特地区域的景观、建筑、植物、地形等开展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愉悦人们精神生活、提高观赏的景观产品,属于精神产品的独特形式。实践的本质特性,决定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性特点。景观规划设计在实践中是整体的,主客观结合的产物,主观设计必须与客观实际相互结合,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可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现实素材,成为主观设计的灵感来源。另一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本身属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目的是通过行动本身改造客观世界,提供身心愉悦的景观产品。创造性实践的本身不能仅仅关注理论本身,不仅需要根据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应理论,同时,要放眼于经验生活,取材于社会实际。对此,毫无疑问,鲜活的地域文化显然可以给予了绝佳的选择。
2、满足形式上的个性化
景观规划设计是在特定环境、特定区域下展开,行动的本身不光具有整体性、创造性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历史性。现实中的景观规划设计,会因为环境、地域等因素存在诸多差异,尽管表象上存在景观学的共性,但是本质上却会因内在的历史性而存在诸多差异。可以说,很难存在一模一样的景观,这句话的本质上的内涵在于,一方面,景观规划设计会在形式上存在诸多差异;另一方面,同样外形的景观在不同的时空场合下,会被在人们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可见,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其形式个性化的本质,而在个性化的实现上,地域文化无疑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地域文化的地域性上的自然差异,可以满足景观规划设计个性化的要求,为后者的形式个性化提供天然养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工作往往会因对象和地域的差异而有所变化,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实际上是基于形式个性化的考量。
二、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保留传统的地域文化
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尊重、保留传统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包含了当地人的情感,蕴含着当地的历史脉络,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脉,尊重历史遗留的痕迹,保留传统文化,赋予园林景观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比较简单、直接。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降低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损坏,保留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园林建筑,减少对历史景点的人为改造,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园林景观的地域文化。对于一些闲置的建筑,在不改变原有面貌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葺,保证建筑的观赏性。此外,设计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营造地域文化氛围,结合气候条件、地形环境、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等素材进行合理设计,强化地域特色。
2、抽取地域文化的经典元素
地域文化特色是保证园林景观公共空间特色的关键。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要搜集、提炼具有特色地域文化的元素,将典型元素特征运用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体现当地的风俗民情和地域文化,这也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之一。这种表现形式注重的是元素的典型性,在空间结构的设计上可以不遵循传统方式,但是所抽取的地域文化元素符号需要有鲜明的形象特征。这些元素包括民俗符号、文化符号、建筑语言等,可通过小品、雕塑等形式展现。如,重庆的三峡广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特别留出了景观线,与三峡的自然风景相结合,加上一些三峡拉船纤夫的雕像,充分展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地域文化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变化。一味仿照原有的建筑形态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了。因此,将传统历史建筑的布局结构、形态特征、地域元素等特点与现代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等相结合进行融合设计,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三、地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措施
1、找到地域文化传承的平衡点
首先应保证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为新农村找到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使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其次,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在正确把握乡村原有景观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改造不合理的地方,保护先进的地方,全面控制当地乡村生态系统。在规划设计中,要促进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地域文化的保存,在农村生活中土地的利用是多样化的。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不同的地域文化导致不同的农耕习惯的形成。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就必须控制好各种地方因素,在实际的农耕状况和地域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在地域文化传承的科学文化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找到平衡。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科技的应用,各行各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平台。在新农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应用程序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而错误的应用程序将导致地域文化的破坏,所以各种科学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程序模式应该充分考虑。
2、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第一,为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专业在中国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因此在地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概念,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作技能,和质量的设计师,设计一个全面,各大高校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学生应提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利用各种资源实践平台为学生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的人才。同时学生和从事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人在文化遗产的意识,环境保护和节能的意识,创新和发展,如培训、设计,可以有一个责任心强,历史文化认同和追求新农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的地域文化遗产。
第二,地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继承,需要提供一定的技术设备,设计资源,如提供计算机支持,新农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信息支持,等等,使设计师的设计,一方面,通过科技、互联网等技术,互联网高度资源共享,信息实时特征,如为设计师在设计中实时提供最新的地域特色,设计师立足全局,将地域文化对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有效的传承。
结束语
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文化两者相辅相承,景观规划设计为地域文化的表现提供载体,地域文化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源泉。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特定的时空要素,设计出有地域文化底蕴的景观产品。
参考文献:
[1]古伟鹏,刘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6):83.
[2]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137.
[3]陶婷婷,林婉秋.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探析.现代园艺,2018(2).
论文作者:王兆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地域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文化论文; 新农村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规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