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论析论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论析论文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论析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王坤

摘 要: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新时代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于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困境、维护广大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农村;乡风文明

1 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早在2005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首次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进入新时代,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2015 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建设6000 个美丽乡村。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1]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超越。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三步走”规划,并把“乡风文明”定位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本次研究表明,湖南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有两个问题需待解决:(1)省会城市提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周边、辐射带动全省地区国民经济协调与平衡发展问题;(2)加速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耕地)存量、并提高土地资源质量的问题。

2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2.1 乡风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乡风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农村的社会道德风气等,是乡风最直接的表现;同时,农村的村规民约等,体现着农村的精神文化,这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层次要求。乡风文明是一种社会状态,每个阶段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规划、引导才能够形成。

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本质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

住建部于日前正式公布《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建筑工人进场施工前,应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名册;二是承包企业应在承接工程的项目部建立统一的建筑工人实名制台账;三是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四是未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建筑企业不得聘用其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五是承包企业(包括: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对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负总责。

2.2 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年春节前夕,吴霞还没有回来。江帆找人破译了吴霞的QQ密码。他浏览妻子的聊天记录发现,从2009年国庆前后,妻子认识了一个昵称“蜡笔老新”的网友。后来,两人频频相约参加一些聚众的“轰趴”,正式成为朋友。吴霞自小就练习小提琴,对乐器有着由衷的热爱,“蜡笔老新”正好精于此道,两人由此打开了话题,在网上聊得不亦乐乎,“蜡笔老新”的幽默诙谐,经常逗得吴霞哈哈大笑。在“蜡笔老新”的QQ资料栏上,公然写着“某某乐器厂总经理李辉”。江帆一看,怒从中来,这个李辉,不就是自己的高中同学么?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农村空心化、发展的非均衡性突出、社会精英流失等困境。而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化乡里、维系乡情的乡贤文化,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修身齐家的家风家训都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健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2.2.1 乡风文明为产业兴旺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风文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只有抓好乡风文明建设这个根本保障,才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进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

2.2.2 乡风文明为生态宜居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产业兴旺”就是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兴旺关键在于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农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有助于促使农民向有现代意识、能驾驭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转变,同时赋予农业、农产品以更多的文化内涵,有效吸引各种要素资源向乡村转移,为乡村产业提供可持续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撑,是当代乡村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2.2.4 乡风文明是生活富裕的重要内涵

2.2.3 乡风文明是治理有效的重要条件

F3=-0.364X1+0.072X2+0.233X3+0.064X4+0.071X5+0.292X6+0.365X7+0.046X8-0.104X9+0.076X10+0.104X11

“生态宜居”就是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生态宜居”不仅包括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更是人文精神的宜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挖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构建农耕文化的精神乐土;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提高农民的人文素养,引导广大农民摒弃焚烧荒草、乱扔垃圾、滥用农药等“实用主义”陋习,逐步树立科学、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为生态宜居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生活富裕就是要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新时代“生活富裕”不仅体现在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更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赋予农业和农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为广大农民提供增产增值增收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食粮,有助于满足新时代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3.1 对于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困境,维护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虽然截至2018 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9.58%,但依然是农业大国[3]。因此,广大农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近6 亿农村常住居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意识形态的主流仍然是向上向善的,但农村思想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扎根存在乡土化困境。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乡风文明的过程也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扎根的过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乡、入村、入户,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对于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国运兴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传统的乡村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核心为礼俗文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乡村文化自信也不断消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对现存的乡村文化进行继承、扬弃、融合、创新,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天人合一、礼俗仁义等优秀内核,激发乡村文化活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以实现对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现代化不能拖后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而新时代农业仍然是我国发展最不充分的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最突出的短板[4]。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了一系列全面、长远的规划,彰显了党中央确保“三农”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步伐的坚强决心。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风文明建设以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内容,有助于培育担当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永莲.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张才行.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228~230.

[3]代文慧.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4]孙海燕,孟宪生.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论析[J].学术探索,2018(8):36~43.

作者简介: 王坤,女,1983 年出生,陕西宝鸡人,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论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