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对比观察论文_左宝功

左宝功

(千阳县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1100)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糖尿病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影响下患者左心功能的差异。方法: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1例为糖尿病性心肌病,5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测试两组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射流最高速度、室间隔Sa、下壁Sa等指标显著低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而Tei指数、室间隔ET、下壁ET则显著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都能引起心肌舒张功能减退,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所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更为显著,可用Tei指数和DTI检测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糖尿病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108-02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加快,糖尿病和高血压已逐渐成为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患者年龄结构逐渐降低,呈现一种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它们也会引起其他诸如左心肥大、左心功能改变等一些心源性病变,因此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影响下患者左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病理机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1例为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3.26±4.12)岁,患者均符合WT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影响心脏功能的其他慢性疾病;5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HTN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28±4.15)岁,患者符合1999年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能够影响心脏功能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多普勒检测方法,被测试者左卧位,在二维图像中能够清楚显示设置系统程序于DTI速度模式程序中,多普勒增益减小适度,调低滤波,设置频谱多普勒扫描速度为100mms。此外对两组患者心肌做工指数(Tei)进行检测,即先检测出患者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和等容舒张时间(IRT),将上述两个指标的和除以射血时间(ET),所得的值即为心肌做工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射流最高速度、室间隔Sa、下壁Sa等指标显著低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而Tei指数、室间隔ET、下壁ET则显著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特征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舒张期充盈受到损伤,进行性收缩功能不全,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会引起心脏微血管发生病变、心肌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心肌发生广泛性坏死,因此称这种病变为糖尿病性心肌病,这类患者极易引发心理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严重者导致死亡[2-3]。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引起心脏后负荷增加,主要发生的代偿机制是心肌肥厚,患者心肌顺应性降低、耗氧量升高,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升高,最终由于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增加了心脏前负荷,引起左心肥大,表现为心肌重构[4]。

Tei指数是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通过房室瓣和半月瓣血流频谱时限比值的改变,整体的反映心功能的变化,该指标不会受到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心脏负荷等因素的影响,使超声检查指标更为准确、敏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射流最高速度、室间隔Sa、下壁Sa、Tei指数、室间隔ET、下壁ET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其中对于能够有效反应出心脏综合功能差异的指标Tei来说,DIAB组患者的指数显著高于HTN组,因此对于糖尿病性心肌病所诱发的心肌收缩能力改变状态可使用Tei和DTI检测技术来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都能引起心肌舒张功能减退,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所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更为显著,可用Tei指数和DTI检测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何秀波,谌谨寰,冯国军.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470-1473.

[2]马大为.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对比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118-119.

[3]王利敏.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比较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11):172-173.

[4]徐靖波.糖尿病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对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5(11):42.

[5]汪琳.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3):185-186.

论文作者:左宝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对比观察论文_左宝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