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概念检讨检讨”发表意见_导数论文

有感于“一节概念复习课评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回顾定义

师:投影定义:

师:对于“开区间”的理解,我们借助图象直观感受体验,无需深究;对②中式子的结构把握要准,计算平均变化率首先就是要洞察结构.说起来,导数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还是以操作为主,操作多于论证.

寻根探源:

师:回忆函数的单调性定义,思考它与平均变化率有何联系.

定性分析→近似量化→精确刻画

师:从定性分析到近似量化,从近似量化到精确刻画,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微分思想的产生到科学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所以被恩格斯誉为十七世纪数学领域三大发明之一!

他评:①导数定义可让学生先回忆再呈现,注意点由学生给出,不应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②插进单调性定义,冲淡了平均变化率主题;③高三复习中谈数学文化是作秀.

自评:概念是高考A级要求,设计时就没考虑让学生来说,而是开门见山地呈现了.本节课主要是借助几何直观,理解平均变化率与导数的关系,引入单调性定义确实有牵强附会之嫌,数学文化应在新授课中谈,高考复习讲求“实效”也颇有道理.

组评:导数概念是A级要求,直接呈现没问题,因为这一概念并不要求学生透彻理解,当然,也不可能理解透彻.回顾函数的单调性来理解导数,也的确在教材中有所呈现.切线是割线逼近的,而割线与单调性的确有着紧密的联系,出于对导数寻根,回顾单调性不容置疑.其实,我们感觉,不提单调性也能很好地理解导数,由割线直接逼近.通过一次次“逼近”,极限思想不断地渗透.

值得肯定的是,把握平均变化率的运算结构,对于推导求导公式意义重大.利用平均变化率求导,就一定要抓住式子结构.

二、深化概念

生3:式子中的△x不一定是正数,也可以从左边逼近,尽管平均变化率上下波动,但导数值却是一个常数,即为A.

师:任你平均变化率“上蹿下跳”,导数我自“岿然不动”!

生(众):(笑了!)

师:运用定义求导的步骤是哪几步?

生5:简单说有三步,即“作差——求比——逼近”.

师:好,下面我们小试牛刀.

三、巩固练习

1.函数f(x)=5x-4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____.

5.已知y=f(x)及其导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f(x)上点P(2,2)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

反馈:第1题,学生体会到了直线的平均变化率是一个常数,且不随△x变化而变;第2题,教师追问:如果取△x的值为-,平均变化率变否?有的学生回答不变,说明认识存在了偏差;第3题,个别学生运用定义求导,而不会“分子有理化”;第4题,部分学生不敢想象x就是公式中的△x;第5题,不少同学没有读懂图.

他评:深化概念这一块很好,特别是提到“若△x取-”,考虑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提出这一问题,使学生对于增量的理解又进一步,但第5题的图,很多学生没有反应过来.

自评:概念形成,包括递进的七个心理过程阶段:辨别——分化——类化——抽象——检验——概括——形式化.概念复习要关注哪些环节呢?本人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确定方案.基于本班实际,从类比抽象开始,设计5个巩固练习题,顺序分别是:一次——二次——根式——一般式——图式.目的就是深化“平均变化率”的认识.

组评:高考命题专家在设计命题时,十分注意试题的能力层次要求,但复习实践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教者往往有急于求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认为提高能力的途径就是通过讲授难题、进行超大容量的训练,并企图一步到位,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极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事实上,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它们认知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复习,这一点,执教者做得不错.

四、甄别思辨

1.f'(0)等于(f(0))'吗?

2.开区间I上,f'(x)>0是f(x)单调递增的什么条件?

4.“在一点切线”与“过一点切线”有何区别?

他评:“在一点切线”与“过一点切线”的区别问题,不该出现在此,冲淡了主题,使课堂变成了“两个中心”,其实本节课完全可以直奔“几何意义”,高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不要无谓地耗费宝贵时间.

自评:虽然教科书用十几页的篇幅阐述导数概念,但高考是A级要求,因此不得不削减概念的复习时间,这是研究高考必须关注的.而笔者有时在想,数学是玩概念的(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语),概念不清,影响新知生成,概念理解不透,难以建构完整知识框架.适当在概念上下点工夫还是有益的,另外,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源于导数概念.导数概念和几何意义安排在同一课时,正说明导数概念与几何意义的不可分割性.所以,笔者认为,导数概念与导数的几何意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组评:上面三个概念辨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在调查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以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现在看来,不如以题组的形式呈现问题,由学生主动暴露或发现问题,在纠偏中加深印象,也可以模拟一段“对话”,让学生品评.总之,概念辨析是必要的.对于第4题,两个关键词“在”和“过”是多年来一直关注的,可放到求切线中去体会.

五、拓展探究

思考:通过以上两题探究,你发现什么?

他评:此处“拓展探究”实为画蛇添足,学生已经领会了导数概念,应该立即转移到“几何意义”上来,你仍在拓展,似乎要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拿来研究,超出了高考要求.

组评:高三一轮复习,应紧紧围绕《考试说明》,内容的取舍,深度的把握,层级的定位,是以学情为基础,以《说明》为准绳的具体谋划,找准《说明》各项要求的具体落脚点,才不致随便拓展加深.要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还要认真解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实现对《要求》的透彻理解,这样的复习,才更具针对性.此处“拓展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存在性问题”,体验切线与割线的联系,不至于加深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到从设计意图看,略有向上引领之嫌.

困惑:严密的代数运算,丰富的几何直观,加上微分极限思想,铸就了导数的辉煌,尽管“极限”未以定义的形式提出来,可还是有机地渗透着.这是不是为了今后学习埋下伏笔?不然,何以理解“Δx无限趋近于0时,……”?笔者至今仍在想,作为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导数就像向量一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学阶段,导数就已显现出卓越的价值,进入高等数学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重要概念,我们投入一点精力,深化一下概念理解,设计“拓展探究”,事实上学生当堂就明白了,超没超纲?笔者至今尚感困惑.

感言:传统集体备课是备课组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制定出可行性的教学方案,此外就是听课、评课.现在,我校提出教研新要求,在集体备课时,各自展示教学亮点,即每次备课组活动,要求每个教师至少结合全组的教学进度介绍一则自己的教学亮点,并对于创意好、质量高的点子、做法,全组教师协助原创者将其“教学亮点”推荐参加上一级教育部门举办的相关竞赛活动,或投往相关的报刊争取发表.这一办法很好,大大激发了全组教师创新的热情,也的确有不少“好点子”见诸报端.笔者发表在《中学数学》文章《有感于“数学模型的生态建构”》就得益于这样的集体备课.

关于课堂评议,笔者查阅了不少文献资料,其中三位老师的观点引起了笔者极大兴趣.

第一种观点,即裴光亚老师在《评课者的情怀》中提出:评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对执教者的理解以及与执教者一起对课的共同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所表现的宽容和扶持,大爱无痕.一位教研工作者研究的热情,思考的问题、智慧与成果,都是靠教师的课滋养的.在课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这是评课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评课的前提是理解,洞悉执教者在设计中的努力,有意无意的探索,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理念,研究过和没有研究过的环节.当我们指出问题而又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应该理解:这不是执教者的失缺,而是教学本身的难点,由此把它作为研究课题提出来.对待子女,该宽容时要宽容,该严厉时要严厉,这要看具体情况.但在评课方面,我们只能宽容.为执教者积一份德,也为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积一份德.第二种观点,即朱能成老师在《教研组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中提出:有些评课者碍于情面,怕得罪人,也有一些授课者心胸狭窄,听不得“逆耳之言”,于是评课时“你好我好大家好”,优点牵强附会一大堆,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这样的教研组务必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首先,教研组长身先士卒,评课时一针见血揭出问题,为全组成员做好示范;其次,积极开展自我批评,要求每个授课者在评课时要做自我反思,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饰美,不隐瞒,坦诚抛出,虚心请教;最后,要求评课者不能只是歌功颂德,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然而,另一种现象又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即是在评课过程中,有的评课者抓住授课者枝节问题不放手,或者随意夸大问题;或者任意拔高,将偶然说成必然;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否定一点进而否定全部.对这样的教师,教研组长应引导他们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学习意识:任何教师的课都有优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二是辩证意识: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美的课堂只存在于理想中,一个教师,不管他名气多大,水平多高,他的课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三是研究意识:评课者的主要任务不是评定课堂教学的优劣高下,更不是定级或打分数,而是与授课者一起研究问题,对其中有价值的做法进行拓展、深化,对不科学的做法进行剖析、改进.第三种观点,即徐晓兵老师在《评课是为了教得更好》中提出:有些评课者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评课过程中总有“肯定是为否定铺垫”之嫌.对执教者全盘的否定,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是非理性和不可接受的,无非评课者想说明自己很“能”而执教者“太无能”.听课过程中,某些领导、专家常常以无可辩驳之势而“盖棺定论”,那些可怜的执教者话语权被完全剥夺.这让人担心的是“盖棺定论”有可能是“历史错案”.

拜读三位老师大作,笔者反复问自己,教学入门吗?评课入道吗?没有,远远没有.有什么?有诸多遗憾与困惑,有对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基于多年的工作经历,欣幸三位老师指点,笔者坦陈自己的理解:对于评课者,务必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评课,要努力挖掘教学亮点,哪怕是执教者无意间的举动,只要产生良好效果,就把它挖掘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醒执教者增强实践的自觉性,同时也提醒其他人增强借鉴的意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说出来,但要经过认真思考,考虑成熟了再说,最好以商量的口吻,这不仅对于执教者,对于自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对于执教者而言,应敞开自己的心胸,学会换位思考,不怕揭短,变压力为动力,用心打造自己,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定有厚积薄发之时.

笔者有幸聆听章建跃、罗增儒、涂荣豹等大师的评课,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剖析预设与生成,从数学内在的逻辑分析认知建构策略,挖掘内隐的设计思想,赞赏外显的教学艺术,高屋建瓴,入情入理,让人心悦诚服,回味无穷.

标签:;  ;  

我想就“概念检讨检讨”发表意见_导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