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善后办公室综合局 山东省济南市 250022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环境下,建筑的整体规模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扩大,建筑用水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和扩大。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工程技术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用户未来的用水。但目前我国给排水工程技术相对落后,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平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笔者也是基于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问题;探讨
导言: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空间内的居民提供给排水服务,主要用于优质水源的供应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管道泄漏一直是威胁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关键问题。从以往的工程来看,造成渗漏问题的因素很多。材料质量差、施工管理水平低是威胁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为了实现对泄漏的有效防治,有必要对常见的泄漏问题进行研究。
1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1.1技术监管不到位
管理部门未及时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进行监督,无法实现市政管网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有效衔接,造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风险隐患,严重影响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一些工程监理更注重建设项目的外部环节,对隐蔽的给排水工程没有实施必要的监理,加之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导致给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施工单位不注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细节,在施工过程中不加强安全控制,造成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
1.2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给排水工程施工前,没有必要的施工技术培训,不能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不了解,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有的施工人员素质低,不重视施工技术,不按技术标准和施工图纸施工,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严重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1.3 技术水平不够
建设单位对给排水工程建设重视不够,对给排水工程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方法施工,影响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部分建设单位未对给排水工程建设进行全面技术规划,未将施工给排水工程主体控制到位,未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监理,无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一些施工单位只靠经验进行施工,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预留管道和预留孔洞,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不能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要求。
1.4施工计划性不强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缺乏规划,没有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影响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有效性,不能体现其技术价值。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成本和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没有与其他项目的衔接,导致工程主体结构不完善,影响后期施工效果。
2建筑给排水渗漏问题的预防措施
2.1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为提高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有关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对管道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行合理规范,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施工计划。例如,在管道施工中,应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油渍和污渍,合理添加垫片,保证管道之间的有效连接。固定元件用于将管网固定在管道安装的特定部位,避免在使用给排水管道时因外力引起的松动和泄漏。
2.2 注重施工材料管理
在材料市场日益强劲发展的基础上,市场流通的材料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在给排水材料的选择上,应根据管网设计的实际内容,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做好进场材料的施工检查工作,确保材料质量满足给排水施工要求。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对管道外观的检查,其本身不得有裂缝和空隙,对管道端口的检查,确保各类管道能够有效地进行。一般来说,采用抽样检验来检验材料的质量。对于不合格材料的情况,应及时与厂家联系进行调换,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管道泄漏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给排水渗漏的解决方法
3.1接口渗漏的处理
卫生间区和厨房区管道接口较多,属于给排水渗漏集中区。在实际工程中,一旦发生管道接口泄漏,应通过水压试验有效地确定泄漏位置,并根据水压试验参数确定泄漏面积大小。当泄漏部位较小时,可用环氧腻子清除表面杂物并修补。当接口损坏严重时,应将接口处的护坦拆除,并在接口处加入石棉水泥重新固定。
3.2 管道渗漏的修补方法
管道泄漏修复首先需要确定泄漏位置和泄漏点的大小。钢管针孔裂纹难以识别。需要进行水压试验,以检测管道的泄漏位置和尺寸。确定管道泄漏点的位置和尺寸后,先将管道干燥,清洗管道壁面,用环氧树脂修补较大的裂缝,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堵住裂缝,并在外面涂上环氧树脂溶液,用玻璃纤维布压贴。为修复塑料排水管的泄漏,可沿径向中心将同一直径的套管锯成两半,擦去套管的接口和内壁,在管道内涂上胶后封闭套管,并用胶带固定。
4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4.1 建筑给水技术的发展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实施过程中,给排水指标、相关设施、水质等方面应符合相关标准。对于一些非常落后的给排水设备,最好及时淘汰,并将环保给排水新技术有效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具体来说,一种新型的光学电感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给排水设备。在建筑储水的情况下,传统的水箱已经不能满足给排水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未来建筑给排水的重点很可能是如何提高给排水质量。此外,仍会预防污水回流,排水工程技术发展的重点。
4.2建筑消防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已不再用于给排水工程建设。目前,建筑防火技术主要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果分析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其自动喷水灭火元件将朝着低压低品位方向发展。毕竟,这项技术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热水供应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按照稳流理论进行水暖,但这种水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体积大等明显缺点。因此,今后热水供应技术的发展应改进传统的供热方式,通过积极引进稳流供热,进一步提高其改造效率,不仅可以丰富保温技术,而且可以使循环泵的设计得到有效的改进和丰富。
4.4建筑排水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排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排水系统经常使用厕所,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水封自动补水装置将被更广泛的使用,毕竟,技术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相对好的方便和节水。此外,未来大型屋面雨水去除技术也将得到更加明显的发展,尤其是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
4.5 节能环保发展
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发展趋势,除了上面的点,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在未来,在如今的时代发展背景、技能的概念,生态发展的越来越多的关注,说水资源属于一个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关注。因此,在未来,除了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开始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
5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建设高素质的给排水施工人员,形成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丽媛,张媛媛.建筑给排水施工细节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32-33.
[2]刘龙.建筑给排水施工细节管理探讨[J].门窗,2018,(15):68-69.
[3] 詹秀忠.建筑给排水施工细节管理微探[J].工程技术,2018,(12):75-76.
[4] 范永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中常见的细节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8,(15):81-82.
[5]马葵阳.浅析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未来发展[C]//科学时代——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科技创新),2017.
[6]杨剑.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给排水专业三维结构分析初探[C]//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论文作者:王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