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王楠

探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王楠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 102401

摘要:输电线路施工好坏对电力系统运行有着直接影响,做好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能够切实提高输电工程的质量水平。下面我们就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技术管理;线路施工

引言

目前电力系统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其中占有重要工程比重的就是输电线路的施工,作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输电线路施工更是电力系统不克缺少的一部分。输电线路担任变电站和电厂之间的桥梁,把电能输送到每家每户就是输电线路的本职工作,变电站和电厂之间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依靠输电线路。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很庞大,但是在输电线路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电能输送的速度和质量会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受到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有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时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拿出解决方案,使输电线路传送电能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1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1.1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测量

输电线路测量是工程施工中特别关键的专业工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它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路径长、复杂、严格和要求高”。测量人员除应熟知输电线路工程勘测和施工操作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了解交通、电力、水利、城市建筑、铁路、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等各部门各专业的特殊要求和国家政策。第一,输电线路平断面图测量沿线路中线两边方向或线路垂直方向测出各地形变化点的高差和距离,并沿着线路中心线两侧一定宽度的走廊上测出主要底线、地貌及各建筑的位置。针对施工局部改线或复测的平断面图,一般采用视距法施测。第二,由于线路在设计勘测定位后至开始施工这段期间内,往往受到自然环境或外界因素影响,使杆塔桩偏移或丢失,所以在开工之前,要求会同设计部门对线路上各杆塔桩及档距进行一次全面复测,复测主要内容包括杆塔桩复测、档距及危险点标高的校检、交叉跨越的复测、补桩和设计规定的位移等。第三,校核相邻杆塔间的档距和地形凸起点的标高是线路复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复测方法一般采用视距法。第四,线路与电力线、弱电线、铁路、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为复核线路与被跨越物的安全净空距离,施工前应复测被跨越物的标高,以便从断面图中计算出净空距离。

1.2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平稳运行,而这就需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能够尽可能不受外力的影响。由于我国疆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应结合实际地形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最常用的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浇制基础,这种基础尤其适用于转角塔,因为钢筋混泥土基础可以有效抵抗转角塔的上拔力,从而保证转角塔的稳定性。另外,有的工程还以岩石为基础,这类工程一般需要预先对岩石进行勘查,观察岩石情况是否和设计方案存在较大差别。如果没有差别或差别很小,则可以继续施工,但需要注意,在岩石开挖过程中不能破坏岩石的整体结构,锚筋的安装位置应准确无误。

1.3塔杆施工技术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杆塔的作用就是能够支撑和固定输电线路,然而在一些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很多施工问题出现在了杆塔所处的位置和杆塔间距离的选择上,如果杆塔之间的距离较长,电能在线路上的传送时间过长,其中有很多电能就在输送过程中损耗。如果杆塔距离选择不恰当,电能的损耗量也是惊人的。所以施工人员要考虑到杆塔的位置和杆塔的距离,杆塔的位置可以根据地质的特点,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立杆塔,杆塔的距离也要通过具体的比例计算也确定,保证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最低损耗量。除此之外,杆塔的强度也要加以重视,一般杆塔所用的材料、杆塔的结构形式和杆塔的受力形式都是影响杆塔强度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输电线路一直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导线和避雷线的支持物就是杆塔,因此杆塔要具备承受一定负荷的能力,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形,因此在选择杆塔时,要注意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刚度和强度。

1.4架线施工技术

在架线施工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架线类型,当确定好架线的类型以后,还应选择与之对应且合理可行的放线方法,包括拖地及张力展放。其中,对于拖地展放,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虽然能通过拖地来移动位置,但在实际的拖动过程中难免使线路损坏。而张力展放对电压等级提出了不小于110kV的要求,展放时需要使用放线滑车,并且车的轮径应较大,避免线路磨损加重。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检查,当检查发现断股与破损时,应立即进行修补,并保证导线的两端有相同的规格,且扭绞的方向完全一致。紧线过程中,还要使混凝土强度和设计要求符合,对杆塔进行组装和对杆塔进行紧固时,应防止在紧线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杆塔发生移位与变形。

2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得到稳定开展,准备工作当中应当加强施工计划方案确定,同时要加强施工图纸审核以及制作工作,还应当准备好施工材料,工作人员在对于施工图纸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于施工工程所需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测量,同时要切实地保证测量精准性,其次,要根据真实的数据对于图纸进行绘制,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切实保证绘制合理性,在图纸绘制完毕之后,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图纸审核工作,保证施工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详细性。再次,工作人员还应当按照图纸要求以及图纸规定进行合理施工。另外,施工过程当中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在制定施工计划过程中为了避免意外性情况,应当建立预备方案,这样,如果出现某些意外情况可以使用预备方案,避免不时之需,另外施工过程尽量保证施工材料全面性,避免缺失某些施工材料,还应当保证施工材料合格性,避免由于材料问题对于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2.2有效管理施工现场

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中,都要对施工现场有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高效并安全的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并对增加线路的安全安装性,以及提高使用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在进行电力设备安装时,要对实施的安全技术方案,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加强管理,使施工现场能为电力设备安装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一,在安装涉笔前,技术人员要考察周边环境,并能完善交底工作,使各种设备具有完善可靠的数据资料,必有负责人签字,并最终做好相关工作;第二,禁止将电力设备随意摆放,做好防护工作,严格管理施工现场,增加齐全的防护工具。

2.3缩短施工的工期

对于电力企业,施工工期越长,越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要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应严格控制工期。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效益中,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其他几方面,为此,电力企业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必须利用各种措施缩短施工周期,避免无谓的怠工以及因拖延工期出现的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工程作为电力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电能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大管理力度,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海.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57~258.

[2]纪磊.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33):103~104.

[3]罗书文.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监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2):114~115.

论文作者:王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探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王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