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朱俊杰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朱俊杰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工程建设的机械化作业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机械化作业中,由于工程机械长期处在重复性的运转状态,运行负荷比较大,很容易出现故障。为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可以正常运转,需要做好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当前工程机械维护管理中还有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机械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为保证工程机械正常运行,需要给出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机械;使用特点;管理;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工程机械的运用极大的方便了工程施工的进行,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之中,施工中的许多因素会对机械的结构造成损伤,制约了机械的使用性能。只有在施工之中掌握影响因素,并对机械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营利益,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1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1.1施工机械的种类较多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提升,其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要求就带来了建筑施工技术的提升,技术结构复杂的建筑的施工过程之中对施工机械的要求也较高,在这一过程之中参与的机械种类繁多,技术将诶够都较为复杂,所涉及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原理较为复杂,极大的提升了在工程进行过程之中进行机械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的难度,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施工负担。

1.2投资额度大

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就需要进行施工机械的购买和选择。当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之中,施工机械的目的是方便施工过程,因此在技术和结构上都相对负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在机械采买过程之中的花费。施工机械的投资额在一个施工项目之中可以达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是现代施工过程之中的主要支出之一。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购买施工机械并转化为固定资产,并在后续的施工之中定期提取折旧,现代工程建设的技术发展的快速和工程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加了企业在经营之中的潜在负债率。

1.3机械的运输转移困难

施工企业的主要经营收益是通过承包建筑项目来完成的,而施工地点的流动性也造成了机械转移过程之中的困难。当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较多,大型机械在施工过程之中的转移会受到道路和桥梁承载力的限制,导致其运输过程相当困难,且运输成本较高。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之中使用的一些具有移动能力的机械一般也不可以进行长距离的公路形式,在运输过程之中必须使用拖车来进行运输,增加了工程单位的经营和施工成本。

2机械管理维护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铁路工程项目包含面很广,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需不定期的频繁调配。较大的工程,管理部门通常会尽可能节省成本而盲目精简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机构体系或合并职能。此外,许多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和制度,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档案,包括技术和台账档案等无法落实,引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出现混乱,严重制约项目工程的顺利推进。

2.2机械设备保养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基本都是经常使用,但很少保养修理,机械的使用人员也只是注重能不能使用,对于其他的问题都是忽视的,一些小问题也不会尽快的去处理掉;此外,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需要修理的时候,很多修理人员责任心不抢,所以造成了机械设备的问题加巨,当出现重大故障时,使用者和维修人员都会推卸责任,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机械出现故障不只会影响到项目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还增添了在机械修理上的花费,即使之后修理好,也会降低机械的使用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忽视机械设备更新换代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机械的故障问题和老化的情况不够重视,对于机械设备的更换比较慢。一些机械设备的负责人员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机械设备的承受能力,甚至有时候会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继续在工地上使用破旧报废的机械设备,大大的加大了机械设备的报废。

3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现状的改善措施

3.1编制完善规范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严格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需编制完善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组建健全的设备管理机构,尽可能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定职、定岗、定人。同时,需编制完善健全的工程机械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并建立详细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库,定期进行设备参数的相关校验,并由专人负责。

3.2严格落实机械保养制度,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规范的利用机械工具设备,将它的功效最大极限的使用出来,是所有工程项目施工所希望的,而好的机械设备是机械功效使用最大限度的前提。如果施工单位想让机械可以发挥出最大功能,起初就应该维护保养好机械设备。反过来说,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的原因就是像要机械在施工中可以更好的使用。所以,一定要认真遵守实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时维修等制,而且还要成立奖惩的制度,对机械的使用操作情况、维修和保养以及所在机械上消耗的费用都要编写进奖惩内容中,从而增强机械操作使用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他们积极的工作,保障机械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增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

3.3落实机械改革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施工机械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要以之后的长久效益思考,不可以只看到眼前的一些利益,而忽视了之后的安排,必须要严格实行机械破旧报废的标砖制度,做到破旧报废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在这个改革更换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原则,经过严格的检查,把一些磨损很严重,长期没有使用并且设备技术功能过时、消耗高、效率低,已经达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使用要求与安全要求的施工机械,进行淘汰,更换新的设备,以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机械的情况良好,才能给施工单位在这个工程项目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企业的未来发展确立了一个良好基础。

3.4加强设备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之中,建设部门应该注意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和安全意识,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老员工负责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指导和把关;应利用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予以约束,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文化知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确保机械施工各环节的规范性与标准型,从细节入手,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除了对于施工人员的教育之外,要想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的管理作用,就要提高人员对于建筑和工程项目的了解,并且要提高施工企业对于工民建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施工企业应该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相互协调,以科学为指导,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张保卫.对当前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要点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6,(02):214-215.

[2] 朱中华.新时期加强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4,29(02):103-105.

[3] 李建国.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128.

论文作者:朱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论文_朱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