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圆方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很多技术难题都被一一攻克或改善,然而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方面,相关技术研发还存在可改进空间。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
近年来,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不断进行相关技术及施工工艺的提升,才能更好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和质量保障。
1.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个区域在地质条件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土壤结构不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也会产生较大差异。为保证相关施工技术的最大化发挥,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前期相关研究人员都会对施工现场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建筑设计和建设实施方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不同地域和土壤条件下表现出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1.2复杂性
在长期的施工应用中,技术人员在采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前都会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测量和计算,目的是详细了解客观环境,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支护作用。然而,受人员、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相关测量计算工作不可能进行全面覆盖,这也使得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片面性。虽然近年来采用库仑土压法和郎肯土压法是基于高水平的科学理论而形成的测量土压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缺陷依然存在,仍会造成计算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1.3基坑和支护的特点
除了外部环境和条件影响,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相关的自身内部因素也会对该技术应用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相关技术的技护种类较多,从使用类型上可分为加固型和支挡型两个类型,从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稳定性角度出发,一般需要选择至少两种以上支护型式,更有利于提高基坑工程质量。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建筑用地面积越来越小,对建筑工程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得基坑深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增加了基坑工程施工难度。而由此引发的对建筑物使用性能和周边建筑安全影响问题,也成为提升该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
2.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准备
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并将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对需要采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现场地下情况进行了解,主要是检查地下是否存在管线、管道,并将这些情况汇总成相关勘察报告;最后,结合支护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选择深基坑支护结构
选择支护结构需考虑到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机构特点,优先选择与工程基础桩相同类型的桩,这样更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当基坑较深时,如果围护桩布置能够容纳两排支护桩,则最好采取这样的结构,两排支护桩与桩顶圈粱的结合结构在力学性能上更具优势。以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和桩顶钢筋混凝土圈梁结构配合转角处斜支撑的方案较适合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因为基坑普遍较深,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方案。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围护桩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环境、地质因素选择支护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的支护方案。该工程综合了地质情况和现场环境等多种因素,贯彻“安全和经济的和谐统一及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的原则,采用锚杆+喷射砼的支护形式,东侧及西北侧部分采取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喷射砼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灌柱桩孔径900mm,采用旋挖桩机成孔,灌注桩及冠梁强度等级C30。预应力锚索锚杆孔径150mm,水平间距为1500mm。
2.3排水降水
一般情况下,进行基坑工程的施工时,坑内开挖的开挖面都会比地下水位低,这就会导致地下水的渗入,由此会造成对支护区域内的水文地质不环境的较大影响,对支护形成安全隐患,使其稳定性下降,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密切关注地下水位的情况,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工程场地无常年地表水,暴雨季节地表水沿坡排泄,下渗软化层,根据实际情况在基坑顶及底各设置截水沟及集水井组成排水系统进行有组织的排水。
2.4土方开挖
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遵守先支护再开挖的原则,在完成了降水后开展相关的工作。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深基坑暴露的时间越短,越能增强其后期的支护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同时,挖出的土方如果堆放在施工地点周边,会产生扬尘问题,不利于保证深基坑的开挖质量和保护周边环境,因此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采取分层开挖的办法,将挖出的土随时进行清理。开挖过程对基坑顶不稳定块体及较不稳定块体采用人工清除,对于无法清除的不稳定块体采用锚索加固处理。遇 岩体需要爆破法施工时,应采取避免爆破对基坑的震害的措施。开挖过程若出现险情考虑土方回填、坡顶卸载、坡脚叠袋置砂袋等应急措施。
2.5深基坑支护监测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相关的监测工作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有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在基坑周边涉及到施工的所有区域设置多个监测点,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详 细的记录、存档,并需重点监测特殊情况的发生,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实时的有效信息。本工程监测工作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且应制定严密、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施工期间每周监测一次,地下室完成一个月后且变形趋于稳定后,每月监测一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预警指标严格控制位移及沉降量。
2.6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注意对上、下阶梯的防护和防滑措施。在开挖范围内,挖土机的间距应控 制在l0m以内,并在操作区域内停止其他作业。挖土时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严禁出现先挖一个区域再挖一个区域。为防止在开挖过程中出现 坑壁坍塌的问题,相关设备和施工材料应与边坡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起重机与边坡应保持不小于4m的距离,自卸汽车与边坡应保持不小于3m的距离,材料堆放地与边坡应保持不小于1m的距离等等。施工时,工人之间也应保持不小于2.5m的安全操作距离,且不可在边坡处休息。在开挖过程中,如发出不明异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地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时,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涉及到深基坑支护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以推动相关技术的整体水平带动该 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郝艳领,王刚,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01):89-92.
[2]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68-268.
[3]杨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7-8.
论文作者:吴国彬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