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 陕西省宝鸡市烽火中学 721006
摘 要:中学语文教师以多元文本解读理论和方法来突破固有教学思维,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真正做到多角度、有创意、个性化的解读。
关键词:教参 多元 解读
一、教学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5课《喂——出来》首先是以“科幻小说”的面目出现的。小说先渲染新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因此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极好场所,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扔进了洞里,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可奇怪的是后来最初对着洞口的一声叫喊——“喂——出来”传了出来,扔进洞里的一块小石头也飞了出来,此时文章戛然而止,余音袅袅,发人深省。
二、突破重点、难点
我们从品析思考填洞探洞的相关情节直至追溯到小说开端,领悟到“庙”之隐喻,探寻罪恶之源,通过由浅入深的梯形阅读展开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将编者文本之环保主题、作者文本之社会问题、教者文本之探寻源头和学者文本之课堂生成进行交融,让学生在“四维互动”中深化思想、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感悟作品的真谛,培养学生了解社会、洞察人性的能力,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生活的关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师:题目怎么读?作者希望什么东西能够出来?
2.情节梳理。出示课件,让学生以此做参照根据情节发展理清结构,洞现、探洞、填洞、洞满。
3.深入探究,提炼主题。
(1)察涉洞之人。①师:哪些人去探“洞”了?目的何在?表现如何?这些人的表现有没有共同特点?②师:哪些人去填洞了?
(2)探填洞之物。师:填洞之物有什么?师:从填洞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以及他们所扔的东西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师:①生活中有没有贻害后代的垃圾,污染我们的垃圾?②政府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③假钞,犯罪证据让你联想到了什么?④你的日记里最隐秘的部分会是什么呢?⑤尸体与动物混同为什么没人理会?
师:这个洞任劳任怨,来者不拒,吞噬美好,滋生罪恶。可谓藏污纳垢。文章第四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是啊,尽管天空变得瓦蓝,尽管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但面对荒唐的人们,这个世界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请用一个精妙的字来概括(“漏”洞)我们的生活有漏洞吗?事实上,这个洞一直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视频PPT)(结合视频思考这样的社会状况必然导致怎样的结果,说说繁荣昌盛背后,因享乐贪欲,遗失精神美好而产生的黑洞、漏洞,示例:毒奶粉事件、高官腐败、逃避责任、价值观悄然变化……
由于理解“填洞之物”的象征意义对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我充分利用传媒作用,结合学生实际,自由探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对社会的鉴别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溯漏洞之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一个黑暗混乱冷漠的社会黑洞的产生,与这个黑洞有牵连的人们都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围绕相关的情节、细节和关键语句讨论探究。
师:这个漏洞是怎样产生的?文章开头为什么虚构一座倒掉的年代久远的庙,而不是其他建筑?
在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揭露批判的社会黑洞和人性黑洞后,让学生认识到黑洞的比喻义,即社会和人性中丑陋黑暗的一面,并设置问题——“这么深的黑洞从何而来”,引导学生从表层的文本内容——台风连根卷跑了庙,从而有了深而黑的洞,来深入挖掘“庙”的隐喻意——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从而深刻认识到黑洞形成的根源——在追寻真善美的精神信仰坍塌的同时,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地膨胀,这种失衡导致了“漏洞”的出现。
师:作者设置一个会“出来”的洞,可怕的漏洞,其目的是批判什么?(表达对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人类欲望带来了满足,而满足的结果却是毁灭。小石子就是征兆,它已在告诉我们:危险为时不远,该高度警惕了。)
4.延伸题旨,升华中心。师:在一个洞面前,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卑微、渺小、阴暗、蒙昧以及软弱无力。可是,是不是人类永远就只能这样呢?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这个阴霾的时刻,地球的一角突然裂开了,大地变为了一个洞,汶川陷进去了,四川陷进去了,中国陷进去了。但是这个让我们家园沦丧,让数十万人失去生命的黑洞面前,我们的人性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视频PPT)在一段地震中表现美好人性的视频过后:
师:“你又看到了怎样?看到了怎样的政府?怎样的人民?怎样的民族?”
学生在读懂文本后,联系生活实际,再次感受到文本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我设计了对人性多层面理解这个环节,希望能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相信能激发学生起对生活的关注和反思,增强其责任意识。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社会的关怀。
论文作者:马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黑洞论文; 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漏洞论文; 人性论文; 去了论文; 《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