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飞[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植被与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协同发育使得地表土壤具有很强的拦蓄泥沙的能力,研究其相互的响应关系对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绥德辛店沟小流域5种植被恢复(人工草地、荒地、灌丛地、乔木林、乔灌林)及其林下土壤性状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7~9月期间,通过径流小区数据采集和群落样方调查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向坡位下植被结构、土壤性状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建立了综合植被指数评价因子及产流产沙量多元回归模型。旨在探索陕北黄土区丘陵地区植被结构与产流产沙的关系,指导生产实践,研究结果不仅为筛选合理的植被体系,建设长期高效的植被生态群落提供依据,也为恢复治理优先区的选择等提供支持。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小流域5种调查植被样方下共有植物种类30科54属68种,其中占比最大的为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分别占总科数的10%,占总属数的37.04%。陕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草本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四项指数总体差异显着,但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灌丛地>荒地>乔灌混交林>乔木林>人工草地(P<0.05)。(2)而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叶功能性状整体呈现朝南坡向显着高于朝北坡向,下坡最有优势,中坡位次之,上坡相对最差,依次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P<0.05)。土壤养分在数值上,土壤容重南坡高于北坡,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北坡高于南坡,但在坡位上曲线变化趋势较为波动,线性规律并不明显(P>0.05)。(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的发育对土壤性状因子和产流产沙量之间存在着十分显着的协同与制约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草本层、灌木层植被参数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更明显,乔木层与径流冲刷量的关系更密切(P<0.05)。RDA排序发现,土壤容重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seudo-F=9.5,P<0.005)。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全磷含量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也存在着较强负相关关系(pseudo-F=3.9,P<0.005)。(4)通过植被综合评价指数F与径流含沙量、冲刷量线性回归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7,R2=0.98)。并且不论南北坡拥有完整植被结构层的乔灌混交林及乔木林得分均为最低,说明其在植被建设功能性、合理性上相较于低矮的灌丛地、荒地、灌丛地具有明显不足,陕北小流域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追求具有较高空间结构覆盖的大型乔木林的效益甚浅。
张缓[2](2021)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研究植被恢复对近地表特征的影响对准确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地带性分布明显,从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由于气候、水分条件的限制导致植被的生长模式及地上特征出现显着差异。本研究以不同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为调查样点,以不同立地条件下(阳坡中部、阳坡下部、坡顶、阴坡中部、阴坡下部)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状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调查记录物种35科87属116种。超过一半的物种由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组成,共占物种总数的56.9%,其余43.1%的物种隶属31科41属。植物群落生长型和生活型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生长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生活型均以半隐芽植物为主。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森林带,Pielou均匀度指数在3个植被带无显着差异。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坡位、坡向对盖度和生物量影响显着。盖度均为阴坡>坡顶>阳坡,森林带为沟坡>梁坡,森林草原带为阴坡中部最高,阳坡上部最低,草原带为梁坡>沟坡,不同立地条件下无显着差异;地上生物量均为阴坡>阳坡>坡顶,森林带为梁坡>沟坡,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为沟坡>梁坡。(2)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受植被群落类型、坡向及坡位的影响。>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阴坡下部最大,阳坡下部最小,森林草原带为阴坡下部最大,坡顶最小,草原带为阴坡中部最大,坡顶最小,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8.80-12.71g/kg,阴坡>坡顶>阳坡;森林草原带为6.31-11.84g/kg,阳坡>阴坡>坡顶;草原带为3.89-8.03g/kg,阳坡下部最高,阴坡中部最低;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为0.68-1.22g/kg,阴坡下部最高,阳坡下部最低;森林草原带为0.56-1.58g/kg,阳坡>阴坡>坡顶;草原带为0.22-0.59g/kg,阳坡>坡顶>阴坡,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P<0.05);土壤全磷含量的分布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带介于0.48-0.68g/kg,森林草原带介于0.56-0.62g/kg,草原带介于0.30-0.46g/kg,均表现为阳坡>阴坡>坡顶。(3)不同植被带枯落物蓄积量分布和持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蓄积量为森林带(154.25-392.95g/m2)>森林草原带(151.27-287.58g/m2)>草原带(109.24-174.81g/m2)。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自然含水率分别为28-54.5%,26.8-41%和20.7-31.3%,且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显着(P<0.05);最大持水量分别为自身的3.26-3.64,2.94-3.2,1.63-1.92倍,最大吸湿比分别为3.26-3.64,2.94-3.21,2.63-2.9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森林带(219.86-787.09g/m2)>森林草原带(188.15-437.7g/m2)>草原带(99.89-181.22g/m2),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持水量和浸水时间存在显着对数函数关系:Y=alnt+b(R2>0.91),吸水速率和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V=ktn(R2>0.99),两者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杨金贵[3](2021)在《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普遍出现土壤干层,造成生态水文环境恶化。干旱地区林木深层根系是其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通道,维持植被的蒸腾蒸发及生长。特别是细根负责从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以支持植物生长并确保生存,明确其分布规律对研究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林地的深层土壤水利用特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由于深层土壤取样难度大,导致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特征不甚清晰,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气候研究区和典型植被,从南到北依次选取典型研究区(长武、安塞、绥德)内近30年林龄的人工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0~10 m土层深度内,两种人工林植被的林木深层细根(直径小于2 mm)分布特征、林地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土壤储水量消耗程度。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明确了两种人工林植被刺槐和油松深层(100 cm以下)细根分布特征。不同地区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深度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安塞最大,长武最小。人工林深层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变化呈现幂函数关系。刺槐林细根表面积主要分布区间(累计细根表面积占比达到80%)分别为0~6.0 m(长武)、0~7.6 m(安塞)、0~7.8 m(绥德),油松林细根表面积分别为0~3.4 m、0~6.8 m、0~4.4 m。半干旱区(安塞和绥德)林木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明显低于半湿润区(长武)。(2)明确了黄土高原人工林植被林地刺槐和油松深层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安塞和绥德人工林深层土壤含水量低于8%,且随土层深度增加不明显;长武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于10%,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刺槐林地深层土壤含水量小于油松林,且两者差值随土层深度增加。(3)分析了人工林地土壤储水量和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规律。0~10 m土层深度内油松林深层土壤储水量显着高于刺槐林。两种人工林林地储水量差值表现为长武最大,绥德次之、安塞最小。半干旱区刺槐和油松的深层耗水量、深层耗水速率均显着高于半湿润区。刺槐林地1-10 m深度内土壤水分亏缺度在长武、安塞和绥德分别为4.88%、42.55%、46.47%。油松林地1-10 m深度内土壤水分亏缺度在长武、安塞和绥德分别为-27.34%、36.15%、33.68%。(4)探究了刺槐和油松林地深层耗水量与细根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长武两种植被深层耗水量与细根表面积和根长显着正相关(P<0.05);安塞刺槐深层耗水量与细根垂直分布深度β极显着正相关(P<0.01),油松深层土壤耗水量与细根垂直分布深度d50、d95、β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绥德刺槐深层耗水量与细根表面积和根长显着正相关(P<0.05),油松深层耗水量与细根特征值呈现负相关关系。
乔雨宁[4](2021)在《黄土丘陵区人工乔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生态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地球水量时空分布不均衡,加剧了我国干湿区域两极分化程度。黄土丘陵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生态植被覆盖度逐年提升,但树种选取不合理,林分单一等问题加深了该区水资源短缺。通过合理搭配乔灌树种,充分发挥其水土保持效益,对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促进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黄土丘陵区人工乔灌纯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及混交林(油松-连翘),应用LI-6400XT测定光合生理指标,阐明光合蒸腾生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蒸腾耗水规律,为该区未来人工树种选择与生态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乔灌树种在各月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表现为2种日变化规律。油松和连翘Pn在7月表现为双峰曲线,第二峰值较油松早出现2 h,侧柏Pn日变化呈单峰规律,紫穗槐Pn日变化为倒“V”型规律。Tr在各树种间日内波动幅度较小,基本呈“单峰”或“双峰”趋势。连翘与紫穗槐Tr均在6-9月为单峰变化曲线,油松Tr仅在9月呈双峰变化规律,丁香在生长初、末季易产生蒸腾“午休”,侧柏由于水分偏低导致的迟滞效应,Tr峰值出现时间较其它树种晚2 h。油松与侧柏水分利用效率(WUE)日进程除了在8月呈“单峰型”趋势外,其余时期均为“M”型变化曲线,连翘、丁香、紫穗槐WUE日变化在5月和6月呈“V”型曲线。(2)不同树种Pn、Tr和WUE季节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季节性差异有所不同。各树种Pn季节变化主要在生长旺季最高,种间Pn差异表现为灌木种>乔木种,乔灌纯林生长季内Pn(μmol·m-2·s-1)均值次序为:丁香(13.25)>连翘(12.61)>紫穗槐(12.32)>油松(9.92)>侧柏(6.93)。生长季初、末期表现为灌木种蒸腾作用较乔木种弱,生长旺期则表现相反。油松5月和8月Tr值分别高于蒸腾较弱时期(9月)83.59%和64.90%,其余树种均在6月和8月达到Tr高峰。乔灌树种5-9月Tr(mmol·m-2·s-1)均值次序为:紫穗槐(4.09)>油松(3.40)>丁香(3.32)>连翘(3.16)>侧柏(3.06)。侧柏WUE在8月仅低于丁香0.35μmol·mmol-1,其余时期丁香和连翘水分利用能力显着高于另外3个树种。所有树种WUE季节变化均呈“W型曲线”。乔灌树种5-9月WUE(μmol·mmol-1)均值表现为:连翘(4.94)>丁香(4.70)>紫穗槐(3.63)>油松(3.16)>侧柏(2.78)。(3)通过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发现油松和侧柏是典型的强光型阳性树种,3种灌木种是弱光型阳性树种,灌木种利用弱光能力较乔木种更强,连翘和丁香光合潜能最高;侧柏、丁香、紫穗槐Tr随着光强(PAR)的增大始终呈上升趋势,油松与紫穗槐蒸腾-光响应曲线整体较高;连翘、丁香、紫穗槐WUE随着PAR增大呈“抛物线型”曲线变化。在不同PAR区间,丁香与连翘WUE均保持较高态势。(4)气孔导度(Cond)、气孔限制值(Ls)和PAR因子对不同树种Pn存在正反馈相关;Cond、空气相对湿度(RH)和PAR作为主导因素,致使不同树种Tr改变,Tr与RH表现出负相关性。不同树种Pn、Tr多与土壤体积含水量(VWC)呈反比,而侧柏Pn随VWC1(20 cm)的增大而增大,连翘Tr与VWC1-2(20 cm-50 cm)呈正比。(5)在单木水平下,紫穗槐耗水量远高于其余树种,油松蒸腾耗水量次于紫穗槐;5月和9月油松、连翘耗水量高于油松连翘混交,6-8月表现相反;所有树种蒸腾耗水量季节变动特征均为倒“V”型曲线,生长旺季出现耗水峰值;各树种5-9月蒸腾耗水累积量大小次序为:紫穗槐(53.69 kg)>油松(13.43 kg)>连翘(7.71 kg)>丁香(4.98 kg)>侧柏(3 kg);乔灌纯混林则表现为:油松混交(18.65 kg)>油松(13.43 kg),连翘(7.71 kg)>连翘混交(7.51 kg)。各树种光合效能排序依次为:丁香>连翘>紫穗槐>油松>侧柏;蒸腾耗水排序依次为:紫穗槐>油松>丁香>连翘>侧柏;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依次为:连翘>丁香>紫穗槐>油松>侧柏。在黄土丘陵区未来造林过程中,应选取连翘和丁香作为该区建群种种植,而紫穗槐由于其过高的蒸腾耗水适合作为该区混交树种种植。
米家鑫[5](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汪晓[6](2020)在《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文中指出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区生态修复的先锋树种,具有抗旱、抗寒、耐贫瘠的自然特性,而且其极强的根蘖能力可使种群自然更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吴起县出现了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死亡的现象。由此,本研究以死亡率、死亡密度、更新率等作为沙棘人工林衰退和更新的衡量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拐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和天然更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坡向、坡度、微地形与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显着相关(P<0.05);不同坡向的死亡率均值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随着坡度的增加,沙棘人工林死亡率呈增大趋势,陡坡沙棘衰退最严重;各微地形条件下,缓台沙棘保存得最好,陡坎死亡率显着高于其他微地形;坡位对沙棘死亡率无显着影响(P>0.05)。(2)坡向对衰退沙棘林天然更新影响显着(P<0.05),阴坡衰退沙棘林更新状况最好;坡面微地形与沙棘天然更新率显着相关(P<0.05),更新率大小呈现陡坎<浅沟<缓台<原状坡;坡位和坡度对衰退沙棘人工林的更新率无显着影响(P>0.05),位于中坡位的阴坡、缓坡最适宜衰退沙棘萌蘖更新。(3)对死亡率和更新率4种地形因子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坡向和坡度可作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立地因子的筛选指标,微地形和坡向可作为衰退沙棘天然更新对立地因子的筛选指标。(4)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和更新率均存在明显的地形阈值,其死亡稳定态或更新稳定态会在阈值处发生骤变。死亡坡度阈值为24°~26°、40°~41°,阳坡沙棘林在坡度为17°~18°时,死亡率也会发生跃变;缓坡的沙棘人工林的死亡坡向阈值为125°和285°;陡坡沙棘人工林死亡的坡向阈值为85°和255°。随着坡度的增大,阳坡衰退沙棘林的天然更新率会在坡度31°处发生骤降,阴坡沙棘林的更新率会发生一次骤降、一次跃升,坡度阈值点分别为25°和36°。缓坡条件下,沙棘林的更新坡向阈值点为90°;陡坡条件下,衰退沙棘更新率分别会在坡向215°和300°处发生骤降和跃升。(5)在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人工林时,应掌握沙棘人工林的地形因子阈值,优先选择坡度小于阈值区间18°~31°,坡向小于阈值区间85°~215°或大于255°~300°的坡面,以期获得更好的成林效果。
周文洁[7](2020)在《陕北黄土区沙棘林下植被特征及群落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陕北黄土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区域之一,沙棘因其良好的生理生态特性已被大量应用于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中。因此明晰影响沙棘林下植被特征的主导因素和沙棘最佳造林模式,从而为沙棘抚育措施的制定和沙棘群落改造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是当前促进沙棘群落长期稳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沙棘大面积种植的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区,在全面调查研究区沙棘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沙棘林下草本植物特征,并对各造林模式的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棘分布面积占到调查面积的14.18%,主要有沙棘纯林、沙棘+刺槐、沙棘+山杏、沙棘+河北杨、沙棘+油松、沙棘+侧柏6种造林模式,沙棘+刺槐在研究区内分布最广。海拔1415m以上为沙棘种植的优势地形,且随海拔升高,沙棘在各海拔等级的适宜性呈上升趋势。研究区15°~35°为沙棘各造林模式种植的适宜坡度范围。除沙棘+侧柏外其他沙棘造林模式在阴坡和半阴坡的分布面积较大,且沙棘在各坡向种植的适宜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2)沙棘群落中调查到草本植物74种,隶属24科,54属,以菊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主。沙棘+山杏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其他造林模式。在阳坡,沙棘纯林、沙棘+油松和沙棘+侧柏3种造林模式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皆大于沙棘+刺槐、沙棘+河北杨和沙棘+山杏;在阴坡,荒草地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低于除沙棘+山杏外的其余沙棘造林模式。无论在阴坡还是阳坡荒草地草本层生物量均为最大值,沙棘纯林、沙棘+油松、沙棘+侧柏草本层生物量皆大于其它3种造林模式。(3)沙棘纯林中沙棘冠幅对林下草本植物的作用程度较大。沙棘混交林中沙棘密度、混交乔木密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关联度较大,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沙棘密度或混交乔木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乔木密度超过一定值时,沙棘混交林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会随之下降。乔木和沙棘的生长状况为影响群落草本层生物量的主导因素,草本层生物量随乔、灌木的生长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4)沙棘+侧柏林下草本植物群落M-Godron稳定性整体较高,沙棘纯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M-Godron稳定性整体较低。建立沙棘混交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不同坡向沙棘混交林群落稳定性排序为:沙棘+河北杨(阴坡)>沙棘+侧柏(阳坡)>沙棘+油松(阳坡)>沙棘+河北杨(阳坡)>沙棘+刺槐(阴坡)>沙棘+刺槐(阳坡)>沙棘+油松(阴坡)>沙棘+侧柏(阴坡)>沙棘+山杏(阴坡)>沙棘+山杏(阳坡)。沙棘+山杏群落稳定性整体较低,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群落内的物种组成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总之,可以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沙棘群落采取间伐等适当的抚育措施,并对沙棘+山杏等稳定性较低造林模式向沙棘+侧柏等稳定性较高的造林模式改造。
杨振奇[8](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韩新生[9](2020)在《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文中提出为实现森林植被从单功能向多功能的管理转变,需在不同空间单元上深入刻画和定量分析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多功能管理技术。黄土高原环境恶劣、侵蚀严重、干旱少雨、林水矛盾突出,格外需进行林水协调的多功能植被管理。为此,在作为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的宁夏六盘山区,选择了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内典型坡面上的三种植被(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于2010-2019年生长季监测了华北落叶松林的生态水文过程,利用新调查和历史样地资料分析了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响应,量化了立地因子和植被结构的多功能(碳固存、木材生产、物种多样性保护、产水等)影响,然后在林分尺度确定了不同坡向、坡位及林龄时能兼顾产水主导功能及其他功能的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提出了符合多功能管理需求的不同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可为六盘山半干旱区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森林结构特征随主要因素的变化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各坡位,建群种有艾蒿、苔草、铁杆蒿、本氏针茅、披碱草等;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缓慢下降,在坡向超过120°和90°后迅速降低;盖度先保持稳定并在坡向超过110°后缓慢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和LAI先快速升高,在土厚大于55和40 cm后升高缓慢;盖度先快速升高并在土厚大于50 cm后趋于稳定。虎榛子灌丛主要分布在各坡向的上坡位。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先较稳定;当坡向在80-120°、70-130°、60-110°、90-130°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下降;之后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平均株高、覆盖度、LAI、叶量均先快速升高,当土厚在10-25、10-25、10-30、10-35 cm区间内增加时均为缓慢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随密度增加,树高、胸径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密度超过2000、1500株/hm2时缓慢下降;在密度超过3000、2300株/hm2后降速加快。郁闭度和冠层LAI随密度增加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先快速增加、后慢速增加、再趋于稳定。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表现为稳定,在坡向分别超过80°、80°、60°、50°后开始迅速降低。随土壤厚度增加,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层LAI均先为升高,在土厚超过90、80、80、100cm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综合分析,构建了植被结构特征响应多个主要因素的耦合模型。2.森林植被固碳功能的变化与管理虎榛子灌丛与草地仅调查了植被碳密度,其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随土壤厚度增加呈逐渐增大。华北落叶松林各垂直层次的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根系层(0-100 cm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其中根系层土壤碳密度比例高达88.5%。乔木层、枯落物层及生态系统总碳密度均随林龄与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大,随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300株/hm2),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呈逐渐减小。受多因素综合影响,林下植被碳密度随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均较弱。根系层土壤碳密度随林分密度增加为先微弱降低、后逐渐升高(在密度范围500-3300株/hm2内)、再缓慢降低,随其他因子的变化趋势与乔木层碳密度相同。3.森林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蓄积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林龄和土壤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增加而逐渐减小;随林分密度增加,平均单株材积逐渐降低,但林分蓄积呈先升后降(峰值在3100株/hm2)。依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相对值随主要因素的变化,确定华北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期林龄为27年,但林龄50年时的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实施追求优质木材生产并兼顾其他功能的多功能近自然经营时,需延长轮伐期至50年以上或实施持续覆盖的间伐利用。根据林分蓄积及平均单株材积随坡向及土壤厚度的变化,划分了木材生产功能区,其中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小于59°、土壤厚度大于152 cm时为木材生产最优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在59-98°、土壤厚度在80-152 cm时为木材生产适宜区;坡向偏离正北的角度大于98°、土壤厚度小于80 cm时则为木材生产非适宜区。4.灌草及林下植被特征的变化与管理草地的植物种数随草地盖度增加呈先升后降(峰值在盖度80%)。虎榛子灌丛下的草本种数与盖度随灌丛覆盖度增加呈线性降低。采用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林冠层LAI的上外包线评价了其对林冠层结构的响应。随林冠层LAI增加,林下植物种数先升高,在LAI为3.23时达到峰值(32种)后则降低;草本层覆盖度先稳定在较大值(97%),在LAI大于3.39时逐渐下降;灌木层覆盖度先升高,在LAI为2.33时达到峰值(47%)后则降低;草本层、灌木层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均呈先稳定后下降的变化。在对林下植被的物种数、覆盖度、生物量分别赋予权重0.63、0.26、0.11后,确定了适宜林下植被生长的林冠层LAI管理范围是2.65-3.25。林下植被管理还需考虑其他功能,在难以兼顾林下植被的特殊立地或经营时期,应优先保障主导功能或相对重要的主要功能。5.森林植被产水功能的变化与管理分析了森林植被生长季产流量在不同降水年份(枯、平、丰水年)随主要因素的变化。草地产流在各年份均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多,随土壤厚度增加则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虎榛子灌丛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先稳定后增加,随土壤厚度增加先降低后稳定。华北落叶松林产流在枯水年为负值,在平水年及丰水年为正值;产流量随林龄、密度和冠层LAI、土壤厚度、坡向偏离正北角度增加分别表现为先降后升、逐渐减小、逐渐降低、逐渐增加的变化。不同植被类型的产流以草地最大,灌丛居中,林地最小。本研究区要将保障区域供水安全作为主导功能和多功能经营的限制条件,但要避免过分损失其他功能;依据不同立地的各种功能潜力与管理需求,在林分尺度确定了合理林分密度,在坡面尺度确定了植被种类合理配置模式,从而提升森林植被的服务功能综合效益。6.林分尺度上的华北落叶松林多功能经营的决策方案基于森林各单一功能随坡向、土壤厚度、林龄和密度的变化,提出了在不同立地环境和林龄时的多功能(密度)管理的权衡决策方法:第一步,首先确定不同立地条件和林龄时的最大林分密度;其次是确定满足林分稳定要求的合理郁闭度(0.6-0.8)对应的密度范围,作为基本密度区间,但在特定立地或经营时期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不予考虑;然后依据不同立地的各功能提供潜力与区域发展需求,进行各种功能的重要性排序,确定各单一功能达到其最大值的90%以上时的最优密度范围。第二步,依据各功能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利用各单一功能最优密度范围的中值与对应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最优多功能密度;但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向两端各扩展15%,作为多功能管理密度的范围;然后依据高龄林管理密度范围应小于或等于低龄林密度范围的原则,适当调整计算得到的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利用上述方法,以较差(阴坡上坡位、半阴坡上坡位、半阳坡下坡位)、适中(阴坡中坡位、半阴坡中坡位)、较好(阴坡下坡位、半阴坡下坡位)的立地为例,在各林龄段确定了其多功能管理密度范围。7.坡面尺度上不同森林植被的合理配置模式基于华北落叶松林、虎榛子灌丛、天然草地这三种植被类型的各单一功能随立地条件与植被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下面的决策程序提出了在四个坡向的典型坡面上进行多功能管理的最佳植被配置模式。第一步,根据大量的立地特征与植被特征调查结果,将各坡面均匀划分为6段坡位(坡顶、坡上、中上、中下、坡下、坡脚),并设定了各坡位的平均土壤厚度。第二步,根据研究区内的植被分布规律,在典型坡面的不同坡位分别设置了可能存在的植被配置模式,其中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简单的阴坡和阳坡均设置了3种配置模式,在植被种类分布相对复杂的半阴坡和半阳坡分别设置了11种和6种配置模式。第三步,依据各功能的坡面均值,评价了坡面上的各潜在植被配置模式,并基于坡面尺度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原则确定了适宜的坡面植被配置模式。在立地条件较好并主要发挥固碳和木材生产功能的阴坡(半阴坡),坡顶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坡上部配置华北落叶松林(草地),其他坡位均配置华北落叶松林;在立地条件较差并主要发挥产水功能的阳坡和半阳坡,坡顶和坡上部均配置虎榛子灌丛,其他坡位均配置天然草地。
杨寒月,张光辉,张宝军[10](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生长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以纸坊沟小流域沟坡7个典型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对其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盖度、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示为沙棘>赖草>白羊草>柠条>苔草>茭蒿>铁杆蒿;Magar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草本群落>灌木群落,阴坡群落>阳坡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为灌木群落>草本群落,阴坡群落>阳坡群落。灌木群落地上生物量(1.53~5.85 kg/m2)显着大于草本群落(0.17~0.41 kg/m2),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赖草>铁杆蒿>茭蒿>白羊草>苔草。植被盖度阴坡草本群落最大,灌木群落居中,阳坡蒿类草本群落最低。沟坡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略低于梁峁坡面的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草本群落地上生物量显着低于梁峁坡。研究成果对于明确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生长特性、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结构特征研究 |
1.2.2 植被结构研究 |
1.2.3 土壤性状与产流产沙研究 |
1.2.4 植被结构与土壤产流产沙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选择及样方确定 |
2.3.2 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
2.3.3 样品室内处理分析 |
2.3.4 小区尺度产流产沙观测与植被结构调查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
3.1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
3.3 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2.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2.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4 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4.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4.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及土壤性状分析 |
4.1 不同径流小区泥沙观测 |
4.1.1 清水系数和浑水系数 |
4.1.2 含沙量及冲刷量 |
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性状 |
4.2.1 不同坡向上土壤性状 |
4.2.2 不同坡位上土壤性状 |
4.3 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 |
4.3.1 植被参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4.3.2 草本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3 灌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4 乔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 产沙产流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1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的变化关系 |
4.4.2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RDA排序 |
4.5 小结 |
4.6 讨论 |
第五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与水文产流产沙响应关系 |
5.1 植被参数与水文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
5.1.1 植被盖度、生物量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
5.1.2 植被叶功能性状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
5.2 不同结构层植被参数与产流产沙量相关性 |
5.3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
5.3.1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建立 |
5.3.2 产流产沙量与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
5.4 产流产沙量逐步回归模型 |
5.5 小结 |
5.6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2.3 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特征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与调查 |
2.2.2 数据测定与分析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 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 |
3.2 植物群落的生态组成 |
3.2.1 植物群落的物种生长型组成 |
3.2.2 植物群落的物种生活型组成 |
3.3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3.3.1 不同植被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3.3.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3.4 植物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
3.4.1 不同植被带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
3.4.2 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4.1 土壤物理性质 |
4.1.1 土壤机械组成 |
4.1.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4.2 土壤化学性质 |
4.2.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4.2.2 土壤全氮含量 |
4.2.3 土壤全磷含量 |
4.2.4 不同植被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研究 |
5.1 枯落物蓄积量分布特征 |
5.1.1 不同植被带枯落物蓄积量 |
5.1.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蓄积量 |
5.1.3 枯落物蓄积量和厚度的关系 |
5.2 枯落物持水性能 |
5.2.1 枯落物自然含水率 |
5.2.2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最大吸湿比 |
5.2.3 枯落物持水过程 |
5.2.4 枯落物拦蓄能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细根根系研究简述 |
1.2.2 人工林植被林地根系分布特征 |
1.2.3 细根分布与土壤水分的相互关系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典型人工林植被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 |
2.2.2 典型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 |
2.2.3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及其细根分布的相关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试验地选择 |
2.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三章 典型人工植被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 |
3.1 典型人工林地细根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 |
3.1.1 细根生物量密度垂直分布 |
3.1.2 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变化生根深度、细根消弱系数β |
3.2 典型人工林浅层细根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3.2.1 人工林浅层细根表面积垂直分布 |
3.2.2 人工林浅层细根根长密度垂直分布 |
3.3 典型人工林深层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3.3.1 基于有序聚类的深层细根特征值垂直分层 |
3.3.2 人工林深层细根表面积密度垂直分布 |
3.3.3 人工林深层细根根长密度垂直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 |
4.1 土壤主要物理性质 |
4.1.1 土壤容重 |
4.1.2 土壤颗粒组成 |
4.2 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
4.2.1 深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
4.2.2 深层土壤水分地理变化特征 |
4.3 不同植被林地土壤深层土壤水分变化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人工林植被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及其细根分布的相关关系 |
5.1 人工林植被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 |
5.1.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深层储水量特征 |
5.1.2 人工林植被深层耗水特征 |
5.2 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状况 |
5.3 人工林植被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与根系分布的相关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黄土丘陵区人工乔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生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树种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季节变化特征 |
1.2.2 光合生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1.2.3 乔灌树种单木水平蒸腾耗水量 |
1.2.4 光合、蒸腾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树种的光合蒸腾生理特征 |
1.4.2 不同树种生长旺季光响应曲线特征 |
1.4.3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速率影响要素分析 |
1.4.4 不同树种蒸腾耗水量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光合蒸腾生理特征测定 |
2.3.2 光响应曲线测定 |
2.3.3 外界环境因子测定 |
2.3.4 土壤水分测定 |
2.3.5 叶面积测定 |
2.3.6 蒸腾耗水量计算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三章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特征 |
3.1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日变化特征 |
3.1.1 不同树种光合速率日变化 |
3.1.2 不同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 |
3.1.3 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3.2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季节变化特征 |
3.2.1 不同树种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特征 |
3.2.2 不同树种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特征 |
3.2.3 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特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树种生长旺季光响应曲线特征 |
4.1 不同树种光合-光响应过程 |
4.2 不同树种蒸腾-光响应过程 |
4.3 不同树种水分利用-光响应过程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速率影响因子分析 |
5.1 不同树种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5.2 不同树种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树种蒸腾耗水量 |
6.1 不同树种单木水平蒸腾耗水量 |
6.2 不同树种光合蒸腾耗水类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中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
3.3 植被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棘概述 |
1.2.2 地形因子划分 |
1.2.3 沙棘衰退死亡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1.2.4 萌蘖更新研究 |
1.2.5 生态阈值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选择与种群调查 |
3.2.2 指标测定方法 |
3.2.3 统计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
4.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
4.1.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位的响应 |
4.1.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度的响应 |
4.1.3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对坡向的响应 |
4.1.4 微地形对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影响 |
4.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相关地形因子的筛选分析 |
4.3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地形阈值探测分析 |
4.3.1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坡度阈值分析 |
4.3.2 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坡向阈值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
5.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地形的响应 |
5.1.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位的响应 |
5.1.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度的响应 |
5.1.3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坡向的响应 |
5.1.4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对微地形的响应 |
5.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相关地形因子的筛选分析 |
5.3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地形阈值探测分析 |
5.3.1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坡度阈值分析 |
5.3.2 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坡向阈值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陕北黄土区沙棘林下植被特征及群落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沙棘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1.3.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1.3.3 群落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特征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数据获取 |
2.3.3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沙棘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3.1.1 沙棘造林模式分布 |
3.1.2 研究区地形因子分级 |
3.1.3 沙棘造林模式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3.1.4 沙棘造林模式优势地形位研究 |
3.1.5 小结与讨论 |
3.2 不同沙棘群落林下植被差异分析 |
3.2.1 沙棘及其混交林群落主要草本物种 |
3.2.2 沙棘造林模式对林下草本的影响 |
3.2.3 小结与讨论 |
3.3 沙棘及混交林对林下草本的作用研究 |
3.3.1 沙棘纯林对林下草本的作用研究 |
3.3.2 沙棘混交林对林下草本的作用研究 |
3.3.3 小结与讨论 |
3.4 沙棘群落植被稳定性分析 |
3.4.1 M-Godron指数法测草本植物群落稳定性 |
3.4.2 稳定度指法评定群落稳定性 |
3.4.3 小结与讨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植被条件 |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
4.1.1 降雨类型划分 |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
5.5 小结 |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5 小结 |
8 讨论 |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植被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
1.2.2 森林植被固碳功能及其管理 |
1.2.3 森林木材生产功能及其经营 |
1.2.4 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管理 |
1.2.5 森林植被水土调节功能及其管理 |
1.2.6 森林植被的多功能管理研究进展与需求 |
1.2.7 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多功能管理的特殊要求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六盘山区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 |
2.1.2 研究小流域概况 |
2.1.3 研究样地基本信息 |
2.1.4 研究植被的分布与立地条件 |
2.2 研究区近十年的气象特征 |
2.2.1 太阳辐射 |
2.2.2 降水量 |
2.2.3 空气温度 |
2.2.4 空气相对湿度 |
2.2.5 风速 |
2.2.6 潜在蒸散 |
2.2.7 2010-2019 年的气象参数月均值 |
2.3 研究方法 |
2.3.1 森林植被临时样地调查 |
2.3.2 森林植被固定样地的生态水文过程监测 |
2.3.3 森林植被结构变化的多因素响应耦合模型建立与评价 |
2.3.4 森林植被主要服务功能的模型 |
2.3.5 林分尺度上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
2.3.6 坡面上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优化权衡方法 |
3 天然草地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
3.1 草地群落的基本情况 |
3.2 草地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2.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
3.2.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3.2.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3.3 草地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3.1 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3.3.2 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3.3.3 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3.4 草地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3.5 草地其他植被结构与盖度的关系 |
3.5.1 草本植物种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
3.5.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盖度的关系 |
3.6 天然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
3.7 天然草地蒸散量及产流量随立地因子的变化 |
3.8 讨论 |
3.9 小结 |
4 虎榛子灌丛结构特征的立地差异及多功能影响 |
4.1 灌丛平均株高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1.1 立地因子筛选及平均株高的单因子响应 |
4.1.2 平均株高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1.3 平均株高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2 灌丛覆盖度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2.1 覆盖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4.2.2 覆盖度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2.3 覆盖度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3 灌丛叶面积指数对立地因子的模拟 |
4.4 灌丛叶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4.4.1 叶量对单因子的响应 |
4.4.2 叶量响应坡向和土壤厚度的模型 |
4.4.3 叶量随立地因子变化的模拟 |
4.5 灌丛内草本植被结构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1 草本植物种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2 草本植被多样性指数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5.3 草本植被盖度对灌丛覆盖度的响应 |
4.6 虎榛子灌丛生物量与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6.1 灌丛林冠层生物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6.2 灌丛下草本植被及枯落物碳密度与灌丛覆盖度的关系 |
4.6.3 灌丛总碳密度的空间变化 |
4.7 天然虎榛子灌丛蒸散量及产流量的空间变化 |
4.8 讨论 |
4.9 小结 |
5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多功能影响 |
5.1 林分平均树高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1.1 平均树高对单因子的响应及立地因子筛选 |
5.1.2 平均树高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
5.1.3 最大林分密度随林木生长的变化 |
5.1.4 平均树高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2 林分平均胸径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2.1 平均胸径对单因子的响应 |
5.2.2 平均胸径的多因素响应模型建立与比较 |
5.2.3 平均胸径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3 林分郁闭度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3.1 郁闭度对单因子的响应 |
5.3.2 郁闭度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
5.3.3 郁闭度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4 林分冠层LAI对林龄、密度、立地因子的响应与模拟 |
5.4.1 冠层LAI对单因子的响应 |
5.4.2 冠层LAI多因素响应模型的比较 |
5.4.3 冠层LAI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5 生物量及固碳功能的时空变化 |
5.5.1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模型 |
5.5.2 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3 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4 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层现存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5 华北落叶松林根系层土壤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5.6 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时空变化 |
5.6 木材生产功能的时空变化及管理 |
5.6.1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模型的构建 |
5.6.2 平均单株材积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6.3 林分蓄积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6.4 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的权衡与管理 |
5.7 林下草灌生长对冠层LAI的响应 |
5.7.1 林下植被生长特征对冠层LAI的响应 |
5.7.2 林下草灌覆盖度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
5.7.3 林下草灌生物量对林冠层LAI的响应 |
5.7.4 林下草灌植被的多功能管理建议 |
5.8 产水功能的时空变化 |
5.8.1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降水截留量变化 |
5.8.2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冠蒸腾量变化 |
5.8.3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样地及坡面的林下蒸散变化 |
5.8.4 华北落叶松林典型坡面不同坡位样地生长季内产流特征 |
5.8.5 华北落叶松林产流量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 |
5.8.6 华北落叶松林地产流量随主要影响因子变化的模拟 |
5.9 讨论 |
5.9.1 林龄、密度和立地因子对主要植被结构特征的影响 |
5.9.2 主要因子对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作用 |
5.9.3 木材生产功能的变化特征及管理策略 |
5.9.4 林下植被随冠层结构的变化及管理 |
5.9.5 蒸散与产流受主要因素的影响 |
5.10 小结 |
6 华北落叶松林分的多功能管理 |
6.1 华北落叶松林的最大林分密度随影响因子的变化 |
6.2 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1 传统森林经营方式 |
6.2.2 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3 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4 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5 半阴坡上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6 半阴坡中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7 半阴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2.8 半阳坡下坡位的多功能管理密度 |
6.3 讨论 |
6.3.1 多种服务功能的管理决策 |
6.3.2 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方案 |
6.3.3 多功能管理的方法比较 |
6.4 小结 |
7 典型坡面的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 |
7.1 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2 半阴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3 半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4 阳坡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 |
7.5 各典型坡面的植被多功能管理方式效果对比 |
7.6 讨论 |
7.6.1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决策的尺度差异 |
7.6.2 立地条件对森林植被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
7.7 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立地类型划分与多功能利用方向 |
8.1.2 植被结构特征时空变化 |
8.1.3 立地特征与系统结构对多种服务功能的影响 |
8.1.4 华北落叶松林的多功能林分密度权衡 |
8.1.5 坡面尺度上确定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 |
8.1.6 森林植被多功能管理的决策步骤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生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选择 |
2.2 测定方法 |
2.3 数据计算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物种组成 |
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3.3 地上生物量 |
3.4 植被盖度 |
4 结 论 |
四、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D]. 高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2]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理化性质及枯落物持水特征研究[D]. 张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深层细根分布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研究[D]. 杨金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黄土丘陵区人工乔灌树种光合、蒸腾生理生态特征[D]. 乔雨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立地条件对吴起沙棘人工林衰退及更新的影响[D]. 汪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陕北黄土区沙棘林下植被特征及群落稳定性研究[D]. 周文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9]六盘山半干旱区三种典型植被的结构变化及其多功能影响[D]. 韩新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10]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坡典型植物群落生长特征[J]. 杨寒月,张光辉,张宝军.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