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的联塞部队缓冲区农民争地事件
文/王晓静
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简称联塞部队)于1964年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建立,是联合国所设立的维和行动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1974年后,民族矛盾使曾经统一的塞浦路斯开始南北分治。希腊族塞浦路斯人和土耳其族塞浦路斯人分别控制并独立生活在塞浦路斯岛的南部和北部地区。为了防止双方直接接触而再次引发冲突,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联塞部队扩大了任务授权,在敌对的部队控制地区之间设立了停火线和缓冲区。
我们使用的是50mm f/1.8的镜头。焦距较长(50mm及以上)的定焦或长焦镜头最适合这种拍摄手法,因为它们可以压缩画面中的各种元素。定焦镜头对焦速度更快,光圈更大,可以更好地控制景深。
缓冲区也被称为“绿线”,在塞岛上延伸约180公里。它的北部和南部边界是1974年8月16日停火后交战者所处的边界线。缓冲区内有多个村庄或特殊区域(称为民用区)。据联合国官方统计数据,缓冲区内有一万多人居住或工作。
根据相关协议,联塞部队对缓冲区进行永久性监视,并由联塞部队的军警人员通过车辆、步行、自行车和直升机进行巡逻,以便有效维护缓冲区南北两侧军事现状,并允许居住和工作在缓冲区的塞浦路斯人从事正常的民事活动。缓冲区内要保持相对独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平民活动和工作需要联塞部队授权。
笔者在现场与同事处理紧急情况
缓冲区的许多土地由南北双方农民及其雇用的人员耕种或居住。由于历史及战争原因,缓冲区内部部分土地的归属问题至今仍处于有争议状态,南北双方的农民会因为缓冲区土地所有权问题出现争执,双方都认为某块土地应当由自己耕种。在土地有限的塞浦路斯,耕地对于农民而言意味着生存和经济利益,因此,每到耕种季节,缓冲区农民争地问题就愈发突出。
建筑装修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装修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与施工标准来进行作业。此外建筑装修的设计必须要经过承包公司和有关部门的审批之后,再报于监督管理部门并经过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建筑装修工程必须要按照装修的标准与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且施工方要安排专人对于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同时施工部门也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于装修施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粉尘、废气与振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
2018年10月6日,我和波斯尼亚同事驱车正在缓冲区巡逻。当我们经过靠近土耳其塞浦路斯军队实际控制一侧时,发现不远处的缓冲区TF200米(TF200米,指的是土耳其塞浦路斯军队实际控制线200米,在控制线200米内不允许耕种)内有五辆大型拖拉机在翻地耕种。同时相应的地区土耳其塞浦路斯军队一侧出现十余名北塞士兵,各个手持步枪,并有军用吉普停在旁边。一般情况下,该区域值守的士兵仅为一两名,而同时出现十余名士兵,显然是出现了异常情况。
当我驾驶联合国巡逻车驶近该区域时,北塞士兵示意我们靠近,并通过翻译向我们表示,他们认为南塞的农民闯入了TF200米区域内,违反了相关协议。根据双 方 规 定,TF200米内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的。如果南塞农民不及时撤离,他们将采取进一步措施。由于情况紧急,我和同事马上向队长、民事联络官、战区司令官、联塞部队副总警监逐层汇报现场情况,并于第一时间呼叫军方支援。经过与多方紧急沟通协调,五个多小时后,以农民安全撤离现场的结果结束了我们在现场的任务。
当时情况紧急,农民驾驶的五辆大型拖拉机较为分散,而当地的农民由于长期积怨,不愿理睬我们的劝解,同时摆出不惧怕北塞士兵的架势。迫不得已,我只能下车在缓冲区坑洼不平的路上疾走,对身陷危险的农民进行劝离。由于步行太急,我的脚不慎重重磕在石头上,身体一个趔趄摔在了地上。我当时只觉得脚丫子疼,但因为要处理事件也没时间管它。事情调解完毕,又写了报告,回家时已经很晚了。我回家后脱掉鞋,却发现袜子脱不下来了,才意识到脚破了。我脚上一块皮硬生生掉了下来,回家时脚上流的血已经干了,伤口和袜子粘在了一起。我一个人用碘酒闷了半天,才把袜子脱下来。后来想想,当时多亏有警靴保护,否则脚丫子会受到更大伤害。由于每天上班需要穿警靴,创面深而且天气炎热,又发炎感染了一次,过了十多天才结痂痊愈。
一般来说,温度裂缝并不是十分常见的状况,一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混凝土的室内和室外温差相对较大,并且必须的养护措施不到位才会形成。造成温度裂缝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①在季节性温差或是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才会造成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出现。在一些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长、时间跨度大,混凝土常常会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的改变混凝土的配料、配方或是做好恰当的保养措施,就很容易造成裂缝的出现;②如果混凝土的外层与水泥释放的热量相差较大的话也会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并且这种原因造成的裂缝往往会比较深,这种裂缝常常出现在较为大型的混凝土结构中。
这样的任务我经历了很多,也使我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执行复杂任务有了切身体验和深刻认识。
(责任编辑: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