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主动学习──数学素质教学扎记(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潘悦琴[2](2021)在《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及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改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本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但是探究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因素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加以重视和改正,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学科价值。因此,数学教师对其课堂的教学效率担任着重要角色,作为课堂的“主导人”,应该充分了解数学课堂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出发点,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课堂观察法,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进行深入探究,发现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当中存在着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的现象。研究表明,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为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念等,另外还包括国家的课程目标,家长的要求与社会的就业方向等。笔者从多种方面,多种角度详细解释了开发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初中数学教学是以发展人为核心,在现如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正走向深水区,而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先进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是如今的教学核心目标,其主要目的是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笔者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付诸行动的理论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建设性建议。
张心怡[3](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具有更高要求。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高中思政学科来说,培养既有一定学科知识储备,又具备逻辑思维和问题意识的人才是其重要任务。“问题链”具有逻辑性,且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思考问题的特点,这与高中思政学科育人目标相契合,所以就有必要将“问题链”引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目前已有“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由于决定“问题链”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设计环节,且该方面研究还较为薄弱,基于此研究现状就有必要将研究聚焦在设计环节,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问题链”设计研究。除绪论外,正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概述。主要包含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内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分析。此次研究采用问卷对高中思政课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取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问题链”设计缺乏逻辑关联、“问题链”设计缺乏难度梯度、“问题链”设计缺乏“生成”追问、“问题链”设计缺乏情境连贯的问题。第三部分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策略思考。根据整体性与逻辑性相结合、适度性原则与启发性相结合、情境有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设计原则,针对前一部分之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置核心问题,明确教学内容、细化子“问题链”,引发深入思考、优化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适时追问,培养问题意识的对策。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问题链”设计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例,按照“问题链”的设计原则及对策,以必修三《文化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设计出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再评估其效果。
朱鸽[4](2021)在《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安市三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文中认为
赵云娜[5](2021)在《小学数学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元昊[6](2021)在《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研究》文中认为
周显丽[7](2021)在《基于模糊评价法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学习,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亲疏归结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数学作为学生从小就接触到的学科,它给予的不仅仅赋予学生数学知识还在于能力的培养,现阶段的初中数学学习正处于一生之中承上启下的阶段,而数学老师就充当着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一个桥梁,想要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能学好、不辍学有个好的数学老师至关重要。同时研究初中生对数学教师的满意度能够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研究,因此研究初中生对数学教师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四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为基础,构造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模型,从而获得影响初中生对数学满意度的因素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有:教师素质、学生期望、教师形象、教学质量、学生抱怨、学生忠诚等六个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初中生对数学老师的满意现状,运用SPSS以及Excel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计算相关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初中生对数学老师满意度的因素满意度大小排序为:教师素质>学生期望>教师形象>教学质量>学生抱怨>学生忠诚,针对教师素质满意度现状:(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对待学生;(2)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主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针对教师形象满意度现状:(1)加强教师自身信誉建设,提升学生满意度;(2)增加教学热情,完善自身外表形象。针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现状:(1)夯实数学学科专业素养,增强育人能力;(2)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提升教育专业素养;(3)终身学习,反思成长。
刘红[8](2021)在《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不仅导致学生对高中生物课堂不感兴趣,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理念。APOS理论是美国教育家杜宾斯基提出的一种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归纳—反思建构概念。该理论将教学活动分为活动(Action)、过程(Process)、对象(Object)和图式(Scheme)四个阶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APOS理论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相结合,并分析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能够为探索新课标和新时代要求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理论模型提供思路。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切入点,主要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APOS理论进行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2)确定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指出高中生物必修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位置、在高考中的比重,突出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其次,分析将APOS理论应用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可行性。接着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笔者对APOS理论的理解,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以《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长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三小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同层次两个班级实施教学设计。然后根据APOS理论四阶段模型设计测验试卷。最后,依据学生测验卷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两个班级的相互对照,确定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也通过观察法以课堂观察记录表的形式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其具体影响。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旧存在知识定义不清楚、错误迁移、不会应用等各种问题;在笔者选取的三小节测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均优于对照班,证明APOS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成绩;课堂观察记录表的结果表明利用APOS理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王鑫[9](2021)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一“数与代数”模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苏悦[10](2021)在《高中数学“一本三有”实验下教育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主动学习──数学素质教学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主动学习──数学素质教学扎记(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2)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及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新教育形势下的需要 |
1.2.2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基于发展学生的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访谈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探索与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
2.1.2 中外教育学家的教育理论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界定 |
3.1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定义 |
3.2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目的及要求 |
第4章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的策略探讨 |
4.1 三维目标下的数学课堂定位 |
4.1.1 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 |
4.2 创造性的利用导学案,调整上课思路 |
4.2.1 有效的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价值 |
4.2.2 以导学案为载体,确定其教学内容 |
4.3 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正确选用数学教学方法和有效课堂的模式 |
4.3.1 充分利用数学模型,必要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
4.3.2 精心设问,启发引导,提倡分层次教学 |
4.3.3 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组织课堂有效进行 |
4.3.4 教师角色多样化,打造和谐课堂提升教师讲课效率 |
4.4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反思性评价 |
4.4.1 通过课堂观察,借助专业化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 |
4.4.2 课后跟学生一起反思,利用访谈手段及时反思 |
第5章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探索与研究的实践 |
5.1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案例及研究 |
5.2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调查 |
5.2.1 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 |
5.2.2 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 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效课堂模式 |
第6章 小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部分) |
附录 B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部分) |
附录 C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评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概述 |
2.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内涵 |
2.1.1 问题与“问题链” |
2.1.2 问题设计与“问题链”设计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问题教学理论 |
2.2.2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问题链教学” |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必要性 |
2.3.1 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2.3.2 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2.3.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调查 |
3.1.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 |
3.1.2 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 |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现状分析 |
3.2.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取得的成效 |
3.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 |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策略思考 |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与逻辑性相结合 |
4.1.2 适度性原则与启发性相结合 |
4.1.3 情境有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4.2 高中思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对策 |
4.2.1 设置核心问题,明确教学内容 |
4.2.2 细化“子问题链”,引发深入思考 |
4.2.3 优化问题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
4.2.4 适时追问,培养问题意识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运用——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 |
5.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
5.2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实施 |
5.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模糊评价法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实际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本文研究思路 |
1.5.2 本文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学生满意度的涵义 |
2.2 影响学生满意度因素研究 |
2.3 学生满意度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2.4.1 顾客满意度模型 |
2.4.2 需要层次理论 |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选取原因 |
2.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2.5.2 模糊综合评价的选取原因 |
3 指标设计和学生满意度模型构建 |
3.1 指标设计 |
3.1.1 指标设计原则 |
3.1.2 指标的选取 |
3.2 学生满意度模型构建 |
3.2.1 模型的假定条件 |
3.2.2 模型测评的对象分析 |
3.2.3 模型的建立与描述 |
4 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实证分析 |
4.1 数据采集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4.1.3 样本结构描述性分析 |
4.1.4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4.2 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测评结果的计算 |
4.2.3 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 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6 针对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现状的应对策略 |
6.1 应对教师素质满意度的策略 |
6.1.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
6.1.2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主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
6.2 应对教师形象满意度的策略 |
6.2.1 加强教师自身信誉建设,提升学生满意度 |
6.2.2 增加教学热情,完善自身外表形象 |
6.3 应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策略 |
6.3.1 夯实数学学科专业素养,增强育人能力 |
6.3.2 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提升教育专业素养 |
6.3.3 终身学习,反思成长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8)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不足 |
1.1.2 APOS理论符合时代发展对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要求 |
1.1.3 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 |
1.1.4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安排 |
1.1.5 近年高考试卷中“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比重 |
1.2 研究问题 |
1.2.1 如何基于APOS理论进行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
1.2.2 确定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为探索新趋势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理论模型提供思路 |
1.3.2 探索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影响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APOS理论概述 |
2.1.1 APOS理论的起源 |
2.1.2 APOS理论的四个阶段释意 |
2.1.3 APOS理论四阶段模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联系 |
2.2 生物学概念的定义与高中生物概念教学 |
2.2.1 生物学概念的定义 |
2.2.2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
2.3 APOS理论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2.3.1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的特征 |
2.3.2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生物学概念的呈现方式 |
2.4 研究现状 |
2.4.1 APOS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概念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观察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四章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设计 |
4.1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内涵 |
4.1.1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目标 |
4.1.2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材观 |
4.1.3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学生观 |
4.1.4 APOS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师观 |
4.2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设计原则 |
4.2.1 确保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
4.2.2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
4.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协助性 |
4.2.4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探究性 |
4.3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过程设计 |
4.3.1 关于“活动”的设计 |
4.3.2 关于“过程”的设计 |
4.3.3 关于“对象”的设计 |
4.3.4 关于“图式”的设计 |
4.4 基于APOS理论下高中生物细胞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
4.4.1 《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4.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设计 |
4.4.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学设计 |
第五章 研究问卷的设计 |
5.1 测试卷的编制 |
5.1.1 测试卷内容说明 |
5.1.2 测试卷等级划分 |
5.2 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
5.3 研究的实施 |
第六章 结果分析 |
6.1 测验卷成绩分析 |
6.1.1 测验卷成绩分析 |
6.1.2 基于APOS理论的各个阶段学生学习情况分布 |
6.2 课堂观察记录表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成绩 |
7.1.2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促使学生在“图示”阶段表现较好 |
7.1.3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7.2 教学建议 |
7.2.1 活动阶段的教学建议 |
7.2.2 过程阶段的教学建议 |
7.2.3 对象阶段的教学建议 |
7.2.4 图示阶段的教学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长链》测验卷 |
附录2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测验卷 |
附录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测验卷 |
附录4 ——课堂观察记录表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主动学习──数学素质教学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影响因素及其调查研究[D]. 潘悦琴.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研究[D]. 张心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西安市三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D]. 朱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小学数学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 赵云娜. 西南大学, 2021
- [6]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研究[D]. 刘元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基于模糊评价法初中生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研究[D]. 周显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D]. 刘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一“数与代数”模块为例[D]. 王鑫. 西南大学, 2021
- [10]高中数学“一本三有”实验下教育思想的研究[D]. 苏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