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
中国家风家训形成发展脉络及 主要内容初探
夏青云
摘 要 源远流长的古代家风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瑰宝,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与儒家文化的“修齐治平”思想紧密联系。家风家训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繁荣、衰落的历史阶段,但它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不能因其式微而被忽略。在构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当代,我们应挖掘和探索家风家训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成为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共同成为铸造和谐社会的基石。
关键词 家风;家训;发展脉络;主要内容
“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在我国古代,每个家族一般都有家(族)规、家训、家戒等形式的家庭行为规范条约。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我国古代家谱,一般都含有家训,是治家宝典。在农业经济基础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长期就有重视家庭、家族、子孙后代的传统,光耀门楣,扬宗显祖,是其共同思想。因此,家族长辈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立世哲学、经验教训传达给子孙后代,期望家族绵延繁盛。
一、家风和家训
人们习惯把家风家训合而为一,其实二者含义不同。家训是指家庭或者家族规范家人或族人言行,教育子孙后代的各种文字记录,涵盖书信、诗歌、散文、楹联等文体,名称包括族约、家范、家箴、家规、家法、家诫等。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表征和反映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文化氛围、精神品质、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等,并成为家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共识,构建的是一个家族成员共有的精神家园[1],即一个家庭(家族)长期以来行为的结果。
家训因形式不同,长短各异,内容涵盖也差别较大,但总体来说一般包括规范家庭或家族要遵守的社会道德、学习、生活及行为方式等,内容是具体的、可执行性强的。家庭或家族按照家训执行并传承较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此家庭或者家族的家风。因此,家风是家庭或家族全体或大部分成员行为的结果,是较抽象的、定性的。
家风与家训含义不同,但是内在联系紧密,并互相作用、相互转化、互为结果。一般来说,家训的存在和执行,会形成家风,家风会影响家训的执行和传承,会促进家训的丰富和完善,有时候家风反过来会促进家训的形成。
二、家风家训形成并发展的条件
家风家训,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或者家族的教育。家训发展其产生的先决条件就是家庭的产生。人类发展经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氏族公社的出现,让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群体共同生活。此时,群体教育应该已经萌芽,传授生存技能和群体要遵守的约定。至夏商周奴隶社会,人类开始定居,氏族和家族是个人赖以生存的集体,随着生产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家庭教育的雏形产生。一般认为,最早的家训可以追溯到西周,周公旦的《诫伯禽》是中国家训产生的标志。
家风家训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并发展,其重要条件是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未中断,汉字也是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发展经历了从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到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金文”阶段,因其掌握者的局限性,一般家族历史及思想文化都无缘记录。战国时期文字混乱,只有秦国文字接近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称为“大篆”。秦朝统一文字,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整理和简化而成“小篆”,及至后来的隶书、楷书等书体,汉字书写越来越简单、流畅、优美,使用者越来越广泛。家风家训的发展历程与文字发展相一致,即先秦时期仅存王室家训,两汉以后名臣、名士等的家训出现,家训内容越来越丰富。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家风家训发展的技术条件,它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提供了最普遍的传承载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录载体不管是龟壳兽骨、青铜器、陶器,还是竹简、丝帛,它们或不易获得、或不易书写、或不易保存、或价格昂贵,限制了文明的传播和传承。直到东汉“蔡伦纸”出现,原料易得,造价低廉,家训借此得到极大的发展。三国两晋时代,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家训自先秦出现以来到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快速发展与造纸术的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出现和普及是家风家训繁荣兴盛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这些统称为儒家六经。孔子推崇周公,儒家思想吸收了周文化的精华。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近两千年封建统治的正统,其思想也成为选拔任用官员的依据。汉代实行察举制,“举孝廉”为后代所熟知,隋唐时期及以后实行科举制,儒家学说是主要考察内容。儒家思想主张血亲人伦,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心思想忠恕、孝悌、仁义礼智信,都与家庭、家族对成员和子孙后代的期许相一致,因此儒家思想被不同家族有所侧重地选取为家训内容。
三、家风家训的主要内容
Advanc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XIONG Liang-xiao YU Li-jun(76)
(一)待人
待物方面,要爱物节用,不沉迷物质。山西闻喜《河东裴氏家训》中写道:“秃惰奢靡,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在对待自己方面,与儒家文化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家训的首要内容是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加强自我修养,大致包含立志高远、学有所成、勤俭节约、宽厚爱人、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及养生健身等。文王教诫太子应“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即节俭和自我约束;孔子教导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要求子孙注重学习;“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在《家诫》中说“人无志,非人也”,阐明立志处于个人修养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8.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潜伏期2~3 d,急性发病牛精神沉郁和厌食,高热40℃~42℃,流涎和流浆液性鼻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发出呻吟音。部分牛靠近肩峰处皮下可触摸到气肿,无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一般病程为10~14 d,死亡率很低。
从林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可以看出其内在价值的不同。因此,核算林木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时,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核算方法。
对事方面,主要是认真谋划、严肃对待、亲力亲为、尽心尽力。孔子对事的态度是“敬”“惧”。“敬”是恭敬严肃的态度。《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3]“惧”是认真谨慎。《论语·述而》中孔子批评子路,说自己希望共事的人“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清《朱伯庐治家格言》写道:“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梁启超《致梁思顺》:“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传统家训历史悠久,体现出“家训的内容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充实;家训重点随着社会斗争需要与家庭境况不同而不同;家训由个别、分散的诫言而向广泛的社会规范与系统的理论教导全面深入。”[2]等特点。总体来说,日渐丰富,特别到明清两代,编家谱撰家训盛行,几乎是家族必有,数量多,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领域广阔。虽然各个时期家训完整度、普及度各有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可概括为待人、对事待物、对待国家社会三个方面。
对待父母兄弟唯“孝悌”二字。“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悌”是“孝”的延伸,以孝为基础。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王阳明《示宪儿》教导儿子“勤读书,要孝悌”。
对子孙后代主要是严慈有度、言传身教。子孙后代是家庭和家族的未来,对子孙的重视古今一致。我国家风家训产生发展归根结底是重视子孙教育的结果,一篇篇或长或短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着对家族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谆谆教诲。鉴于父母对子孙偏爱的天性,家训中多要求对子孙慈爱严管。《袁氏世范》载:“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颜氏家训》载:“父母威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教焉。”清代纪晓岚《家书》中载:“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孟母“买肉啖子”“断机教子”正是言传身教的典范,而往往身教更是重于言传。
非我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子孙后代、夫妻、亲戚族人、朋友及大众。
夫妻之间相处之道在古代家训中的论述相对较少。受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夫妻之间长期以来存在不平等关系。《朱伯庐治家格言》:“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说:“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较合理的则是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夫义妇顺。宋代杨时《家训》:“四训夫义,五训妇从”。《郑氏规范》则要求“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可谓一股清风。客观来讲,古代家训中有大量重男轻女、不重视妻女的糟粕思想。
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黄石产量最高,艳紫次之,三红五寸参最低;黄石中心柱最粗,莫迪次之,三红五寸参最低。从方差分析表5可以看出,5%显著性比较黄石和艳紫差异不显著,玫瑰红和艳紫差异不显著,但其他3个品种和艳紫差异显著;1%显著性比较黄石、玫瑰红和艳紫差异不显著,莫迪、柏拉图、三红五寸参和艳紫差异显著。
有些家训还特别提出淫赌,对此深恶痛绝,绝不姑息。浙江兰溪诸葛村《诸葛氏家规》:“博一事,犯国法,误正务,丧心术,坏人品,荡家业,伤天伦,召侮辱;失家教,致疾病,成盗贼,为弊多端,为害最大。”将乐《杨氏宗谱》:“偷抢嫖娼,为非作歹,法律之不容。”清代《鲍氏户规》规定:“赌博财物,开设赌坊,教而不改者,杖八十,免祀。”
对待朋友主要是择友和守信。《颜氏家训》中精辟阐述:“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剡西长乐钱氏宗谱》要求:“信交朋友,普惠乡邻。”
对大众要泛爱、成人之美。《剡西长乐钱氏宗谱》:“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清代张英《聪训斋语》指出:“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
(二)对事待物
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是由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多重抗肿瘤活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Chen等[9]研究显示NCTD可降低肿瘤细胞VEGF表达、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NCTD也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9,10],而 MMP-2 和 MMP-9 是参与 GCTB 局部骨吸收和骨溶解的重要因子。NCTD对MMP-9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对NF-kappa B信号通路的调控所完成的[11],提示NCTD干预GCTB肿瘤细胞的可能性。
人可以分为我与非我。
对待亲戚族人方面,可归纳为和亲睦族。宋代杨时《家训》:“九训睦族,十训和邻”。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朱伯庐治家格言》:“见穷苦乡邻,须加温恤”。而《袁氏世范》睦亲更是作为单独一卷详实阐释。
(三)对待国家社会
在对待国家社会上,古代往往通过为官来实现,家训中要求子孙后代要清廉为官、精忠报国、待民如子。
包拯留下37字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起于元代的郑义门《郑氏规范》中说:“子孙倘有出仕者,当蚤夜切切以报国为务。”《剡西长乐钱氏宗谱》有国家篇,主要说明对国家社会的态度:“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清张廷玉《澄怀园语》:“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梁启超也极力教导儿女忠于职事,回报社会。
四、家风家训的历史走向
家风家训的形成发展有赖于家庭的出现、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家族的集体生活形式,文字、造纸术、印刷术等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儒家文化是其思想基础。家风家训在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繁荣后,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家族的分崩而走向没落。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无交流障碍和意识障碍,且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癌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5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为(58.31±10.48)岁;5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58.19±10.6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无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一般认为,家训“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成型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并由盛转衰”[4]。先秦时代的家训是零散的,多表现为训诫,一般出现于王室和学者中。至两汉,儒家文化占据独尊地位,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多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形成了家训的相关概念,多以家书、家信为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族的兴盛,科举考试的确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迅速发展,两晋至隋唐时期家训有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日渐趋于成熟,出现了内容详实、论述系统的《颜氏家训》。宋元明清时期,儒家文化的影响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家训家规也随之繁荣鼎盛,及至清末盛极而衰。
清末社会动荡、外来文化冲击、西方国家侵略,使中华民族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家训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家族聚居形式遭到破坏,儒家文化遭受质疑和打倒,族谱大量损坏和遗失,祠堂、家庙倾圮。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口流动频繁、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教育普及、计划生育实行以及一家三口核心家庭的主要居住方式,都决定了家训文化的存在基础瓦解,家训从而走向没落。
1.3.2 低剂量组34例患肠内营养速度为20 m L/h,第3天开始添加肠外营养从而达到能量目标,7天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供给量,逐渐增加至全量。
五、结语
近年来,鉴于家风家训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塑造的重要作用,全社会对其有取舍地进行弘扬,一些地方重修宗祠和族谱,一些家庭重新以家训内容教育后代。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文化教育发展总在希望中螺旋上升,期望家风家训这一在历史长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育形式通过有识之士的呼吁,共同构成当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继续为教育家庭成员、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泽应.中华家风的核心是塑造、培育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11.
[2]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22.
[3]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4.183.
[4]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汉 云纹 淳化县铁王乡汉昭帝母钩戈夫人云陵采集
中图分类号 G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725(2019)02-0149-04
作者简介 夏青云(1983-),女,山东临朐人,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馆员,主要从事儒家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周 丹 】
标签:家风论文; 家训论文; 发展脉络论文; 主要内容论文; 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