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年战争与石油_石油论文

美国十年战争与石油_石油论文

美国十年的战争与石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战争论文,石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理由是伊拉克侵占了科威特,拒不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

1992年12月3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兵索马里。理由是索马里急剧动荡的内政,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开始空袭南斯拉夫。理由是为避免其科索沃省“人道方面的灾难”。

2001年10月7日,美英两国部队轰炸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开始。理由是打击制造美国“9·11”事件的阿富汗恐怖主义分子。

十多年前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开始了十年频繁的征战。我们撩开它所谓正义战争的面纱,从政治、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巧合”,而巧合的谜底只有两个字——石油。

美国石油资源仅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约2%,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的25%以上,达7亿多吨。美国现在使用的石油大约一半需要进口,到2010年,大概将有70%的石油依赖进口。海湾石油占世界石油资源的60%,美国石油资本家早就觊觎海湾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稳定的石油供应和石油价格,关系到美国的长期经济利益。1983年美国就成立了以海湾为辖区的中央总部,但总部却一直设在美国。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制造海湾危机,为美军插手海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安全组织提供了条件。

伊拉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在1120亿桶以上。此外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在1120亿立方米。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为世界第二。1990年8月伊拉克突然出兵侵略和吞并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战败,2月28日停火。在战争中,伊拉克武装力量受重创,经济、工业、石油设施等均遭巨大破坏。联合国对伊拉克继续实行制裁,使伊拉克经济陷入困境。1992年8月,美、英、法在伊南部设立“禁飞区”。此后,伊拉克继续受到全面封锁和制裁,内外处境困难。

美国由此实现了其军事力量在海湾长期存在的合法化、永久化,并为美国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进入海湾地区,保证海湾石油稳定和航道畅通提供了条件。

美国的海湾石油运输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过苏伊士运河至地中海到西欧、北美航线;二是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过好望角从大西洋到西欧、北美航线。这两条航线都要经过“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半岛。

索马里位于非洲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是亚、非两大洲的交接处,扼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索马里内部的动荡与反美力量,都直接危胁着美国的海湾航线的安全。

1992年12月3日,美国向这个被联合国宣布为最贫困的国家出兵,并控制索马里,这是它非洲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美国为保证其海湾地区石油运输安全的军事努力。

里海位于前苏联和伊朗之间,南北长1200千米,东西平均宽320千米,为世界最大咸水湖。里海石油资源丰富,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为“黑金之海”。据估计,里海蕴藏的石油有1500亿桶~2000亿桶,开然气为7.9万亿立方米,价值4万亿美元,将是21世纪能源开发的首选地区。从前苏联在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中解体后,里海石油之争就正式拉开了序幕。各国不仅争夺石油开采权,还争夺石油管道运输利益。

西欧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消费大户,而且在地理位置上距里海较近,是油气管线的重要走向之一。里海石油运出的西线最佳管道线路是:从阿塞拜疆开始,经俄罗斯、保加利亚、马其顿、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最终到达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但这将由俄完全控制里海石油出口权。让俄罗斯掌控油气阀门,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土耳其政府也迫切希望未来的里海油气管道,从自己境内通过。美、土两国的方案是:从里海港口城市阿克套、巴库及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修建石油运输管道至土耳其港口城市杰伊汉进入地中海。土在美怂勇下宣布,从1994年7月1日起,限制大型油轮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美其名曰:以确保减少污染和海上交通安全。实际上意味着俄罗斯不能使用大型油轮经该海峡将石油运往国际市场。另外,美国也提出了自己的通过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的石油运输管道计划。美、俄里海石油争夺战悄然在巴尔干展开,巴尔干“石油战略”地位凸显。

1999年3月24日南斯拉夫的战火,无论是何种理由,注定要“在石油中燃烧”——科索沃是里海石油管道的需经之途,无论是美国的,还是俄罗斯的。

科索沃自治省位于南斯拉夫东南部,面积1.0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80.4万,是塞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经历史演变,目前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约占自治省总人口的2/3。

美国现已在巴尔干建成了“密度最大”的军事基地群,并在科索沃拥有了其在欧洲最大的军事基地“邦德斯基尔”,为自己未来的油气管线经过科索沃,提供安全保证。另一方面,美国挑起,至少是利用马其顿国内的安全危机,保证对经过马其顿的里海输油管线的控制。当然,在与美国这场巴尔干“石油战争”中,俄罗斯也成功地依托了他们设在普里什蒂纳“斯拉基那”机场的军事基地,并在靠近马其顿的普里兹伦还拥有一处基地,从而保证了俄罗斯石油商们从马其顿到阿尔巴尼亚“生命线”的安全。

里海石油管道输出,还有两条可以完全不依靠俄罗斯的南方线路:一是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卡拉奇。但阿富汗的动荡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二是让管道从伊朗通往波斯湾。伊朗既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输油管道获取里海能源开发中的经济利益,又能突破美国的制裁与封锁。但美国不会愿意看到这种现实。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部,为多山高原、地形崎岖的内陆国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北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接壤,东北一角与中国相接,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有较长的边界线,西与伊朗为邻。阿富汗是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长年的战争更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美国发生的“9·11”恐怖事件,为美国打击阿富汗恐怖势力提供了机会。美国轰炸阿富汗后,可能将地面部队部署在赫拉特谷地,正是这条路上最有可能铺设通往巴基斯坦的管道。

在中东局部有可能长期动荡以及未来50年间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将陷于枯竭的情况下,稳定的里海无疑是美国新的理想的能源基地。美国在这里只要控制了里海的石油管线,就既可以从西、南两个方向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又能左右阿富汗以及整个西亚地区的局势。同时不让伊朗获得石油运输利益,达到封锁伊朗的目的,并且尽可能多地赢得在该地区的油气开采和运输权。其巨大的石油利益,甚至吸引着世界最大的石油开发商“哈里波顿”公司(现任美国副总统切尼是“哈里波顿”公司前任董事和首席执行官)。一般情况下,每吨百公里石油管道运费介于0.8和1.2美元之间,若按里海输油管道每天达75万桶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管道通过地区的收益,每月都有5亿多“石油美元”。当然石油运输费的数额最终得由美国大石油商来决定。

美国现在考虑的是军事行动后的世界格局。美国需要的是得到长期的石油供应保障。

标签:;  ;  ;  ;  

美国十年战争与石油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