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261300
摘 要: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英语阅读教材,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难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3.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制定符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教师们要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2.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形成教师阅读教学策略。(1)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①创设良好心境,投入阅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和自主地学习,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创造条件。②学会处理阅读中的“拦路虎”。我平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遇到生词这种“拦路虎”时保持心理平静,不急不燥,对整体思路进行梳理、联想、推理,判断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③多种阅读方式结合。例如: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属于分析性阅读,它对课文中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详细讲解其内容。精读是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泛读则是综合性阅读。在入门阶段应以精读为主,在基础阶段应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阅读的方法、阅读技能与技巧。此外,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简易读和深度挖掘结合都可以不断运用。(2)“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4.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促进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促进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养成以下习惯:(1)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英语时应尽量摆脱母语的影响,每当看到或接触到什么时,应尽可能用英语描述或用英语联想。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法宝。(2)经常练习的习惯:要掌握英语,就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必须日日坚持,不可中断。利用学生手中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坚持每天读两篇小文章,日久天长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并督促他们持之以恒。(3)广泛阅读的习惯:广泛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阅读材料的难易要适中,内容要广泛。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增强语感和扩大知识面的最可靠渠道。(4)限时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在全神贯注地推敲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心声的读的过程,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的积极性,限制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及抽象与概括等良好思维习惯。
论文作者:李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习惯论文; 语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