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论文_朱琳琳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33例住院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确保能准时、正确用药,并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药物认知程度、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用药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各项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了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和坚持安全服药。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护理方法

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已经成为了高发疾病[1]。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口服药物比较常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2]。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龄偏高,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如果服药不当很有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以及血栓等疾病。因此科学合理的执行口服药物治疗,提升治疗的疗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3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72例,女61例;年龄54~79岁,平均(69.2±7.4)岁。患者中冠心病62例,心律失常34例,高血压病31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所有患者治疗方案中均包含口服用药治疗,口服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华法林、地高辛、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呋塞米、胺碘酮等。

1.2护理干预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口服用药情况,对患者安全服药的认知程度、服药时间、服药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了解程度等信息进行统计,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用药管理。在科室内成立专门的口服药管理小组,设立口服药管理登记册,对科室内常用口服药物的说明书及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新药物应用前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集体学习,了解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重视口服药的管理,严格遵医嘱执行用药。责任护士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及时将患者信息反馈给医师。管理小组不定期对患者的口服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将科室内口服用药的不安全、不规范因素进行汇总和整理,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对以往存在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学习,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2)加强健康教育。患者由于医疗常识缺乏,难以意识安全服药的重要性。加上患者对安全服药知识的获取途径较窄,主要来自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因此重视和加强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病种的患者用药情况也不尽相同,责任护士在医师出具医嘱后根据内容向患者说明,同时向患者说明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解释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发药时让患者对药物和药单进行对比确认,认识药物的性状和剂量,强调服药时间。

(3)改进给药方式。发药前护理人员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对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反馈给医师并进行检查。

(4)确保合理用药。将患者的口服用药药盒放在床头柜上,方便患者和家属查看,护理人员在进行发药后应当督促患者服药,了解患者用药情况,避免漏服和延迟服药,高龄患者、记忆力差的患者应当由护理人员协助服药。在进行特殊检查时应当由护理人员陪同,患者服药困难时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做好交接班工作,帮助患者服药。服药方法上应当注意嘱咐患者用温水送服,不要为了方便而干服,以免影响药物吸收,舌下含服的药物应当放置于舌下慢慢吸收,不要一次吞咽。

(5)特殊药物合理调整给药时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峰值不同进行用药时间调整,如清晨给药能够有效防止夜间低血压和清晨血压出现骤然升高的情况,降低脑卒中和猝死发生的可能;降脂治疗药物则建议在晚间服用,以更好地发挥药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时应当考虑到药物毒性,由于该类药物安全范围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建议将给药时间由清晨改为睡前用药,确保血药峰值在清晨达到高峰,提高疗效;利尿剂则建议在患者起床后给药,不要睡前服用,以免夜尿增多。

1.3护理评价

采用自拟调查表的形式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药物认知程度、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用药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χ±S表示,组间用t检验,率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133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药物认知程度、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中医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中药的基本知识外,更要正确掌握给药的途径、时间、方法以及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知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充分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口服用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是患者用药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更是将患者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反馈给医师的关键环节。因此,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服药、规范服药具有积极意义。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认识安全服药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安全用药知识,改变不良习惯。

本文数据显示,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改善,安全服药的认知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升,与干预前比较,有着显著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了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和坚持安全服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正确的服用药物,提升护理和质量的效果,使其主动配合和坚持安全服药。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心血管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中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26(02):112-114.

[2]高延玲.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03):139-141.

[3]张婷,于乔,韩彦博.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中面临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03):32-34.

论文作者:朱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论文_朱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