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研究的应用
——基于教育类核心期刊的文献评析
孙浩然1,赵番1,潘柳燕2
(1.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2.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摘 要: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发表应用资源依赖理论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发现资源依赖理论主要聚焦于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领域,而缺少其他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以描述类论文呈现而实证型相对欠缺,且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成果影响力不足,而又缺乏核心团队的组建;研究处于模仿借鉴阶段,并与现实结合力度不高;理论视角集中和趋同,深度不够等问题。未来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研究的应用至少应把握三方面走向:研究主题上突破模仿与借鉴;研究内容与方法持续拓展与深化;理论视角实现多流派融合互补。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教育组织管理;核心期刊;内容分析
一 资源依赖理论的应用
资源依赖理论建立在组织的非自给自足性的预设之上,所有组织必须与环境进行交换以求得生存,从而产生了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作为分析组织间关系的理论工具,诠释组织与环境互动的全新视角,资源依赖理论广泛运用于各类组织管理研究中。从国外研究看,Hiliman等学者总结出了并购、合资、董事会、政治行为以及高管继承是30多年来该理论在组织管理应用中的五个议题。[1]Drees对157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文献(包括论文的作者、发表时间、期刊来源及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研究。[2]国内学者吴小节等通过检索111种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分别从论文的发表数量、理论基础、分析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对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
随着教育组织研究从封闭系经走向开放系经,资源依赖理论亦开始运用于教育组织研究中。美国著名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就运用了资源依赖理论对大学的市场行为与类市场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学术资本主义理论,[4]成为将资源依赖理论运用于教育组织研究中的典范。但就目前而言,资源依赖理论虽在教育组织管理的文献持续增加,但尚未出现对该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最新研究特点、趋势评估的系经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将对国内资源依赖理论运用于教育组织管理领域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经性的梳理与应用分析。
二 样本选取与分析
本研究尝试找到所有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应用资源依赖理论发表的学术论文,笔者以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目录(含扩展版,包括教育学学科来源期刊36种及扩展版来源期刊15种)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版(包括G40、G57、G61、G62、G63、G64、G65、G71和 G79在内的 63种)为检索对象,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高级检索的模式下,以“资源依赖理论”分别作为关键词、摘要和主题,对65种期刊(两大目录下教育学期刊并集65个)逐一检索,共有来自27家学术刊物共计79篇符合条件的样本。本次研究采用人工分析文本的方式,对上述79篇论文逐一阅读,剔除书评、读后感和论文介绍等非规范文献,以及与资源依赖理论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确定有效文献69篇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
亨斯迈纺织染化通过研发可持续发展产品,得到较快发展,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她以研发的新一代染料产品AVITERA SE为例解释道,该产品不仅完全符合中国环保要求,还可以帮助下游企业大幅度降低水和能源的消耗。用这种染料染棉织物可让染厂比传统高温或中温染整方法减少50%耗水量、70%耗能量、20%用盐量,节省50%时间,既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水电煤用量,又降低了排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从数量上看,资源依赖理论在中国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研究教育组织管理问题始于2002年,2007至2017的11年间,27家学术刊物平均发文量为2.5篇;虽然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年均论文为6.1篇。特别是2008年之后,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中应用呈持续增长趋势,这与2008年《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的出版有一定的关联性,多数样本显示:诸多学者开始借鉴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对创业型大学组织变革的路径进行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多维度分析大学组织的管理与变革。
表1 样本数量及其时间分布
三 资源依赖理论应用的统计与评述
(一) 研究领域分布概况
论文类型上,描述类论文最多,规范型次之,突出问题是实证型论文的稀缺。在数据和资料获取方法方面,二手资料使用最为普遍,实地调研、访谈、问卷等方法虽有使用但频率较低。在研究基础的积累方面,大部分论文有对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的分析,但前期研究基础和文献综述薄弱,且鲜有论文有研究假设,更谈不上从提出命题到研究假设再到论证假设最终导出分析结论的路径建构。
(二) 理论视角覆盖范围
文献基础和理论框架作为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内容,亦是体现学术论文严谨性和创新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对69篇样本论文摘要、正文逐一阅读、分析和归纳,得出目前在教育组织管理中一共有27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见表3),且这些视角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阐释不准确、名称表述不经一和涉及领域较模糊等问题。
在69篇样本中,理论视角仅为单一的资源依赖理论的有33篇。使用了包括资源依赖理论在内的两个理论的有22篇;与其共同使用的理论中,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使用频次最高,共6篇;与组织理论共用的3篇;分别与新制度理论、治理理论、三螺旋理论、合作联盟理论共用的各2篇,与协同创新理论、资源集聚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共用的各1篇。使用了包括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组织生态、社会契约等3个以上理论的有13篇。虽然现有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从不同视角对教育组织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但其中18个理论使用频次未超过2次,包括资源依赖理论在内,使用3次以上的理论仅6个,表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理论虽趋向多元化,但重点使用理论仍高度集中。
表2 研究领域分布
表3 教育组织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频次
(三) 研究基础的积累情况
任何研究没有明确研究问题及缺乏相关理论的前提下从事可靠研究的观点是不合逻辑的。正如科斯的著名评述,这类研究产生了“一大堆需要理论来整理,不然就只能付之一炬的描述性材料”。[5]亦有人认为先前知识在资源依赖理论中的运用会干扰研究者的独立判断,诱使研究者远离直接的观察,但是你的研究发现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你想看到什么。因此,任何一种研究路径都不不允许研究者忽视现有文献或知识。同时,资源依赖理论还强调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理论预设,通过观察现实组织及其环境论证理论假设,以实现“高度理论概况”和“现实组织世界”的贯通性。从表4得出,虽然大部分样本没有忽视对研究背景的介绍和问题的剖析(53篇样本有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占76.8%);但仅有12篇样本(占17.3%)有前期研究积累或文献综述;7篇样本(占10.1%)提出研究假设,并建构了以实证调查论证理论假设的路径。可以说,目前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的应用还停留在浅层分析,对研究问题的前期积累,及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均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质量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较低[1]。现阶段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进入结构调整的中速发展阶段,国内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2],高盛在《“新常态”下的“新中国”经济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转向消费和服务业,传统的中国投资框架已经无法有效追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表4 前期研究基础概况
(四) 作者及影响力分析
作为评定论文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69篇样本平均引文量14.7篇,引文量超过10的样本有40篇,超过20的样本有19篇,其中引文量最大的是49篇。69篇样本的参考文献引用率排名前列的基本是外文参考文献,表5呈现出69篇样本参考文献的引用次数排序。可以看出,引用率排名前10的研究成果全部为专著类,除潘懋元和刘献君两位国内学者的成果之外,其他均是外文专著。这其中,引用率最高的是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的《学术资本主、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和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的《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前者是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研究创业型大学组织变革的经典著作,后者是完整地阐释资源依赖理论本身的理论专著。与此同时,资源依赖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多以对当前高职教育的经验研究和描述分析为主,其参考文献较为分散,没有引用率较高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当下国内教育组织研究中资源依赖理论应用正处在“拿来主义”的学习阶段。
论文数量上,目前有关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应用的论文量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可以预见,随着国外理论成果的持续引入和对教育组织认识的深入,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研究的应用将持续增加。研究领域上,资源依赖理论的应用集中在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范畴的15个研究领域,其中,将近1/3的研究成果属于高等教育管理。
通过对样本的作者进行词频经计,我们发现69篇论文中除唐国华、霍丽娟两人各发表3篇文章(高职教育领域),周光礼、殷朝晖、钱志刚三人各发表2篇文章(高等教育领域),其他57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各不相同。合作研究方面,69篇样本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数27篇,占比39.1%,其中仅有两篇论文有外国学者参与研究。可见,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呈多点开花格局,团队合作研究模式并不显著。从样本被引频次经计,69篇样本中平均被引次数7次,单篇论文被引次数最高为41次,被引次数超过30次的仅3篇,48篇论文引用次数不超过10次,15篇论文未被引用。得出:一方面,研究成果的质量差异悬殊;另一方面这一研究虽已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作为一种较新的分析视角,在教育组织研究中的影响力相对不足,且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应用范式。
(五) 研究内容分类
1.研究主题上突破模仿与借鉴
在教育组织的资源共享方面,基于政府-大学、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模式,企业对学校的资源依赖、学校对各类外部主体的资源依赖,以及各类主体互动促进教学体系改革等内容展开理论和实践探讨。在治理结构方面,样本文献主要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分析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改革,包括大学学术与行政组织关系,董事会治理结构完善,以及社会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等。在发展战略方面,宏观层面上,有从大学国际化、经营模式、办学定位等方面,操作层面上,有从学科成长、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壮大等内容对资源依赖理论加以应用。在组织模式变革方面,样本文献主要从大学分层现象、办学模式改革、大学职能变迁等方面探讨大学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量样本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对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及大学向创业型转型的路径探索。在外部环境变迁方面,样本主要是从经费来源渠道变迁、政府与大学关系变迁、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发展等方面阐释诸如此类变迁及其对教育组织(主要是大学组织)的影响,其中,以学术资本主义生成机制为核心探讨大学的环境变迁最为典型。
表5 参考文献及其排行
图1 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的应用内容
四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本工程涌水量大、水位降深大,所需水泵扬程高,水泵的外径一般为250 mm。而井管内径至少需大于水泵外径50 mm,故本次管内径按400 mm考虑,成孔直径按700 mm进行实施。采用6 mm厚钢管,滤管为桥式滤水管,滤管仅设置在粘土层中,防止抽取上部1~3卵石层地下水;滤管外包40目锦纶滤网,采用瓜子片滤料回填至滤管顶部以上,其上回填粘土球止水,防止1~3卵石层地下水进入降水井,详见图3。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样本论文进行领域分析,69篇样本分别归属15个研究领域(见表2)。目前,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其中21篇样本属于高等学校管理,比例达30.4%;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文11篇,占15.9%,此外还包括高校科研、高等教育与社会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方面研究的论文共20篇,分别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职业技术学校管理等领域。在普通学校管理体制、计算机化教学、科学技术管理等主题上各有1篇论文。可见,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中呈现研究主题集中化和一定程度的趋同化现象。
论文作者方面,除少数几位作者外,大部分作者仅发表1篇此类主题的论文,多点开花现象显著;被引用率方面虽平均引用率7.4次,但最高的有41次和最低的0次,研究成果的质量悬殊;参考文献方面:样本的引文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单篇平均引文量14.5篇,引文种类除两位国内高教领域的学者外,排名前10的主要是国外学者的专著类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可归纳为教育组织的资源共享、治理结构、发展战略、模式变革和外部环境五大主题。
传统的纸质文档从收集、归档、检索都需要借助人力来完成,同时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而电子文档的出现,对一些不易保存的档案资源提供了便利,将电子资源直接归档,节省了将电子文档转换成纸质档案的过程,也对一些声像、视频档案提供了原始保存的方法,减少了立卷归档和手工检索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可以提高检索效率,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也节约了人力物力。
(二) 讨论与展望
如前文所述,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通过逐一阅读,聚焦于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命题、核心概念和研究假设,进一步明晰论文的具体指涉,通过文献归类得出:69篇样本具体指向五大主题,即:教育组织资源共享、治理结构、发展战略、外部环境、模式变革,如图1所示,部分样本有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内容的情况,对学前教育教师团队、具体教学方法改革等微观层次且数量较少的论文归入“其他”一类。
2.研究内容和方法持续扩展与深化
研究经计发现,国内的学者更多地是研究比较成熟的概念。特别是随着2008年《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的出版,大量样本模仿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的研究路径,即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大学及其教师的市场及类市场行为,大学的创业趋向及其正负效应。当然,笔者并非是否定这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而是强调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的应用应当突破借鉴与模仿,在大量理论积淀的基础上,提出、分析并解决更多的现实命题。诚然,各国教育组织有其共同的规律可循,理论参照和方法借鉴自然有其意义所在,但当下中国教育组织亦有其显著特点和自身发展轨迹,因而研究主题上在借鉴的基础上必须有所突破。中国教育领域理论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殖民”,长期处于“拿来主义”阶段,如何将“遗传”和“变异”相结合,在移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构建本土化教育理论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与攻坚难题。
之前就听我妈说过,这家人成分是很微妙的。家里男人是鄂州搞房地产的,经常不在家。儿子和我一个小学,马上要上初中。而现在和孩子在家里的是他的后妈。
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中的应用虽然也触及资源共享、发展战略、治理模式、模式变革、外部环境等方面,但总体上讲,或理论借鉴、或经验介绍、或应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深度分析仍较为缺乏,研究方法亦有不断拓展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大学国际化趋势日趋增强,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特性逐渐显著的背景下,中国各类教育组织有诸多新变化,面临众多新挑战,因而,立足现实,深入研究符合中国各类教育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资源依赖理论应用的新前景。例如,谈及中国各类教育组织的资源共享,并非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或机制的泛泛而谈,而是在深入调查各类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等)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的前提下,力图寻求克服组织的制度障碍及跨越组织边界的有效改革措施。总之,研究内容上立足教育组织的现实问题;研究路径上强化理论积淀、揭示命题、提出预设、验证假设的逻辑思维;研究方法上强化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一手资料的获得都将是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应用的主攻方向。
社会组织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分层带来的利益群体多元化,更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需求的不同。有人倾向从经济分层的角度讨论社会组织的多元性,笔者更倾向于从人自身的需求不同探寻社会组织的多元性。
3.理论基础实现多流派的融合互补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得出:教育组织研究中50%文献是运用单一的资源依赖理论,虽然也有另一半的样本使用了包括资源依赖理论在内的两个或以上的理论基础或视角,但实现多种理论的融合互补是今后此类研究的又一发展方向。其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理论均有关注范围的有限性的特性。就资源依赖理论而言,一是其分析范围主要关注关键性组织和关键性资源。而非触及到组织周遭的更广泛领域;二是其关注点是将制度结构本身作为组织利益竞争作用的结果,并未探讨已知的规则和标准;三是讨论组织与环境关系时主要停留在静态分析上,因而难以提出组织如何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动态举措。因此,资源依赖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概念体系、理论流派和分析范式的融合互补,是提升理论解释力和实用范围,提升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中质量的重要方法。
诚然,任何理论及其在现实领域的运用均有其固有不足和发展空间,正如艾文斯所说,任何研究都有被批判的可能,而你应该从自己的研究中获得一种学术辩论的语言。[6]从理论、视角、方法、路径等维度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正是使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的应用中获得这样一种学术辩论的语言,进而深化对当下中国各类教育组织管理问题的识读。
参考文献
[1] HILIMAN A J. WITHERS M C, COLLINS B J.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Review[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6):1404-1427.
[2] DREES J M. Synthesizing and Extending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9(6):1666-1698.
[3] 吴小节,杨书燕,汪秀琼.资源依赖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估——基于111种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管理学报 ,2015,12(1):61-71,64.
[4]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 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0.
[5] 科斯,诺斯,威廉姆森.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刘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30.
[6] EAVES. Y. D. A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Grounded Theory Data Analysi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1,35(5):663.
本文引用格式: 孙浩然,等.资源依赖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研究的应用——基于教育类核心期刊的文献评析[J].教育现代化 ,2019,6(45):198-20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5.067
作者简介: 孙浩然,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赵番,女,汉族,河南长葛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潘柳燕,女,汉族,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资源依赖理论论文; 教育组织管理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 内容分析论文;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