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慧英 杨凤春

玉溪市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慧英 杨凤春

云南省玉溪市中心血站 653100

【摘要】目的:对玉溪市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和2016年参与团体献血的1097名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比例和同期献血的1097例常规街采献血人群所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比例进行对比,对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预防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在1097例大学生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有33例,常规街采献血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有8 例,与常规街采的献血人群相比,大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的比例显著增高。分析与讨论:分析发现大学生团体献血出现反应的原因主要存在生理和心理两大因素。针对造成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在献血前应采取的相关预防措施,以减少反应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原因对策

随着无偿献血活动大规模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参与到无偿献血的活动当中,为社会贡献一份自身的力量[1]。大学生群体是无偿献血来源的主要群体之一,但是在进行无偿献血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会出现相关的献血反应,因此本文分析玉溪市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原因并对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016年两年参与团体献血的大学生1097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大学生768例,女性大学生329例,其中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22岁。同期参与献血的常规街采人群1097例中男性献血者有751例,女性献血者有346例,其中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25岁。所有参与献血的对象都符合献血标准并且身体健康,采血量均为200毫升。

1.2方法

献血者采取端坐的姿势,相关的医护人员使用相关的采血仪器来对献血者进行采血,采血量均为每次200毫升。

1.3观察指标

参照相关献血反应的临床指标对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进行观察,其中在献血的过程中出现脸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现象属于轻度反应;出现短暂性的失去知觉、四肢冰凉、血压下降、意识恍惚以及心率减慢的现象属于中度的反应;出现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以及痉挛等现象属于重度的反应。

1.4统计学的标准

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的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的资料则采用百分比来进行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生献血反应的人数比

在参与团体献血的1097例大学生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有33例,献血反应发生的概率为3.01%,其中属于轻度反应的人数有18例,属于中度反应的人数有10例,属于重度反应的人数有5例;常规街采献血的人数为1097例,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有8例,献血反应发生的概率为0.73%,其中属于轻度反应的有6例,属于中度反应的人数有2例,属于重度反应的人数有0例。和常规街采的献血人群相比,其献血反应发生的比例显著更高(p<0.05)。

2.2不同献血反应原因人数比

通过相关的随访调查发现,导致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主要有精神紧张、身体疲劳、空腹饥饿以及其他的因素等,在发生献血反应的大学生中,由于精神紧张所导致的大学生有15例,所占比例为45.5%;因为身体疲劳所导致的大学生有8例,所占比例为24.2%;因为空腹饥饿所导致的大学生有6例,所占比例为18.2%;因为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大学生有4例,所占比例为12.1%。

3讨论

通过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献血发生献血反应有连锁反应现象,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其次是身体因素,运动过度体力消耗、熬夜以及生活不规律等。

3.1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心理因素

3.1.1同伴效应

相比常规街采献血群体,大学生群体献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团体献血,如通过学校安排、社团组织等。在这种形式下,大学生多结伴献血,献血过程中周围环境往往是自己熟悉的同伴,由于同伴与自身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在这种关系中,个体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大学生风险性行为、体重和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同伴效应的影响[3, 4, 5]。国外研究者也发现,随机分配在同一宿舍的大学生往往会经历类似的情绪,同伴效应中伴随着情绪的传播[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献血情境中,大学生群体也存在同伴效应,当个体观察到自己身边的同学出现献血反应时,一方面可能担心恐惧自己出现相同的反应,另一方面献血反应的情绪体验也容易传播,进而增加了后续献血出现反应的概率。

3.1.2精神紧张和恐惧感

部分大学生属首次参与献血活动,在进行献血之前难免会有一定的紧张恐惧心情,惧怕采血针过粗,怀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能一针见血,害怕二次穿刺,引起血管渗漏和血肿,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压力而导致精神紧张。并且部分大学生对献血的知识和过程等了解不多,在对所要参与的事物在未知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恐惧和担心的心理[2]。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身体比较健康,很少接触穿刺注射,因此身体会对献血中的穿刺注射产生不适应感,害怕在穿刺过程中的疼痛,从而导致心中的恐惧感增加,而发生晕针等献血反应。同时不可排除的是在参与献血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出于好胜及不甘落后的心理,向医务人员隐瞒自身不适宜献血的一些情况,参与献血的活动,在进行献血的过程当中,该部分从而产生献血会造成自身贫血、体力的下降或者是感染相关疾病等。

3.2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生理因素

人体在疲劳或空腹的时候,机体处于一个相对于正常情况下比较敏感且脆弱的或应急状态,此时献血对机体产生消极影响。由于部分大学生平时生活缺乏一定的规律,并且对于献血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在献血的前一晚因不明原因未休息好,或者是临近考试熬夜复习等,导致第二天献血时身体状态不佳,处于疲劳的状态。随着献血活动的普及,大部分大学生将献血看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此在进行献血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部分学生甚至在起床之后匆匆忙忙在空腹饥饿的状态下就去献血,从而导致了献血反应的发生。

3.3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预防对策

3.3.1加强对团体献血大学生的心理护理

在大学生进行献血之前,要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告知其在献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减少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在献血过程中医护人员用温和的语言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动作轻柔,尽量转移注意力减轻穿刺的疼痛感,从而帮助其消除精神紧张的状态。献血之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可以用鼓励的语气来对大学生进行鼓舞,做好献血整个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

3.3.2开展相关的献血知识教育讲座

对大学生普及相关献血的知识,来降低其心中的疑虑以及恐惧感。在进行采血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量降低献血大学生疼痛的感觉,从而帮助其消除精神紧张的状态。大学生因为身体疲劳和空腹饥饿而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其对献血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应多开展相关的献血知识教育讲座。对血液的生理知识、在献血前、献血时以及献血之后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普及,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能对献血活动持有正确的态度,提高学生自身自觉的参与性以及培养良好的献血心理素质。同时在开展献血活动的过程中,校方可以动员学校的医务处以及后勤处等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保证献血的正常进行。

3.3.3同伴效应

对于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发生同伴效应的现象,要对出现献血反应的学生立即停止采血,给以相应的处理,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安抚,平复学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暂时停止采血工作,对于周围的人群进行疏散,待发生献血反应的学生完全恢复,无任何不适,安全离开采血场所后,重新开始采血工作,可很好的防止人群密集导致同伴效应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造成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减少团体献血反应的发生。

3 Duncan, G. J., Boisjoly, J., Kremer, M., Dan, M. L., & Eccles, J. (2005). Peer effects in drug use and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3(3), 375-385.

4 李强. (2014). 同伴效应对中国农村青少年体重的影响. 中国农村经济, (3), 73-84.

5 Ding, W., & Lehrer, S. F. (2007). Do peers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in china's secondary schools?.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89(2), 300-312.

6 Haeffel, G. J., & Hames, J. L. (2013).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an be contagiou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75-85.

论文作者:杨慧英 杨凤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玉溪市大学生团体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杨慧英 杨凤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