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论文_张璐璐,李志峰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论文_张璐璐,李志峰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2

摘要:施工单位内部储存着大量物资,便于施工过程更加顺畅。诸如,原料、设备、燃料等。实际物资储备情况依据工程情况及要求而定。综合以往经验可知,物资管理过程中,盗用、安全问题等层出不穷,这也是施工之余,将关注点聚焦于物资管理的原因所在。文章在清晰界定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多方面阐述问题,弥补管理疏漏。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内控制度;信息化

1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概念及内容

1.1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概念

稳定、有序的物资管理流程、系统能够保持企业各项生产工作顺畅,节省大量的时间、资金等。物资种类、规格和型号等虽杂乱,但却是工程系统中,不得不考量的关键指标。无论采购、储存,还是使用或出售,都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全流程内的重点行为,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物料供应链。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具备线性特征,是一个整体,切忌因断裂,导致下一工序生产迟滞[1]。故而,虽说市场环境动态多变,但应抽丝剥茧,梳理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内容、流程,使之为有序的施工运作提供辅助。

1.2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内容

(1)规划。施工企业按照需求计划购入物资,继而作为施工供应,投入使用。各分管部门完成物资需求上报后,由物资部门作出整体部署。市场部时刻关注外部市场动态,物料价格变动等;生产部门则负责统计所需要的物资规格、数量、种类等,把条陈、清单递交上去;财会部门评估企业内部流动资金是否足够完成物资采购。最终,这些信息汇总到物资部门,由其统一综合、统筹,删繁就简,给出可行性的物资采购计划。(2)储藏。物资的特性在于为生产服务,尽量做到随购随用,严禁在库房长期、大量的堆压。在工程量、施工内容已知情况下,按照需求计划,把积存许久的物资盘活,增强资金周转的灵活性,规避各资金类目占用、浪费的情况。(3)采购。能否最大限度压缩成本,取决于物资关口把控情况。该项工作繁琐而不失细致,预先对比同类物资价格,把采购内容限制在既定的资金额度内,随之把价格确定下来。简言之,比价、限价、定价。依据工程的需求,把品种、规格、数量等常规的物资采购指标确定下来之后,优选性价比最高的物资,并确保此类物资价格可以被企业接受,资金、数额均已知。(4)使用。虽说,物资使用途径多,方法灵活,但重在消耗把控[2]。无论物资的配送,还是使用,都要依施工企业特性、实况而定,配送计划讲求可操作性,在生产工作达标的情况下,把非正常消耗降到最低。

2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物资消耗是施工、生产工作中的常态。工程实操中,倘若没有生产原料、设备工具等各类物资,施工作业常规工作就难以维继施行。在工程概况已经知道的情况下,按照需求计划采购、储备物资,并用于各施工节点,能够确保物尽其用,把每一笔资金,每一种物料应用到有价值、有需求的地方,使该工程板块资金额度减少。企业物资管理应以制度为约束,力求严谨,切忌无序化,避免因物资浪费产生资金缺口,压缩工程建设资金,保证各工程节点的安全。

2.1物资管理不受重视

企业管理者的聚焦点往往在效益方面,物资管理工作带来的利益具备间接性特征,故常被施工管理主体忽略,其更无暇制定专门的物资管理制度,约束性也有待商榷。同时,用于物资管理的资金划拨额度不足,仍倾向于过时的财务、采购、仓储、控制一体化管理,甚至没有引入信息网络作为物资管理载体,以至于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空有流程,而无直观性效益。

2.2内控制度混乱,职权划分不清

总有施工企业因内部机构的漏洞,一人兼数职。物资管理工作中,没有清晰的岗位界定,仅仅在购买环节上下功夫,入库后,管理、领用、报废等肆意而为,毫无章法,导致物资流失、浪费等情况屡见不鲜。在采购环节,采购方与供货商直接沟通,市场调研这一重要操作被省略掉,仅把发票作为入账依据,未做过多调查,存在人为私自牟利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物资管理人才不足

物资人员在施工工作中作为辅助,该岗位存在感不强,所以难以吸引优质人才。物资管理人员知识构成比较单薄,要么物资管理经验不足,要么无扎实的信息管理基础。或者,物资人员仅盲目参与该项工作,依凭经验做事,培训机会少,岗位胜任力不足,导致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方法落后,很难依据工程实况,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并对物资作针对性的规划,使该常规工作漏洞百出,与施工企业管理内容、要求等存在出入。

3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对策

3.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施工企业基于自身利益、市场前景考量,为了把完整的法人制度建立起来,在该职权内,承担具体责任、义务,需要依据工程背景、实况、要求,把物资内控制度确定下来。该项工作中,囊括的细节较多,除了关注企业特性外,还要把既定采购制度作为参考指标,严格执行,保证物资储量充足,无论采购,还是消耗都有据可循。除此之外,还要依据该项工作实质,对供应、销售等参与主体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生成档案,保存起来。重点评估施工主体信誉、资质等,划分管理层级,仔细梳理各职能岗位,把每一个岗位的职责界定情况,倘若岗位不相容,第一时间分离,从而使各部门相互牵制、监督。

3.2始终关注物资控制管理

作为物资管理主体,施工企业除了考量施工特点、内容外,还要把使用频率高的基本物资确定下来,控制单次采购量,增加采购次数,在原材料储存方面,减少资金占用。以信息化为载体,对物资库存增加、减少等实时变动作整体把控,在该背景下,作详细评估,对物资进货批量、时间等进行详细计划,按照需求计划订购物资。在成本支出方面,反复斟酌,评估后续收效,实现增益而非损失。

3.3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施工管理工作繁琐,物资管理作为其中一项,常因操作不当被诟病。发挥网络信息优势,科学管理各类物资,是施工企业发展的主流。外部市场环境多变,内部管理混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实操中,以信息化为载体,对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和使用,作详细部署,以崭新的管理模式规避无效的资金浪费,又便于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帮助施工企业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外部市场的变动情况,在复杂的市场中,精挑细选,讲求性价比,在物资板块减少资金支出额度,使其成为工程实践中又一增益项目[3]。

3.4建立物资监督管理体系

在工程实践中,大到机械设备,小到工具材料,都属于物资管理的工作范畴,管理内容细碎复杂,任一环节存在疏漏,或者是操控不当,都会导致物资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增加额外支出。虽说,施工企业内部涵盖各类物资,品种复杂,类目多,除了实施刚性管理模式之外,还要从柔性管理角度出发,把物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起来。该体系应强调人本特性,监管物资质量、价格,始终保证各类物资达标,使之不失合理性,认真梳理各个采购环节,在企业内部公开、公示,在外界及自我监督下,杜绝违规、违法等不良采购行为。

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物资管理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虽说,相较质量、安全、经济效益而言,该项工作存在感不强,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这项工作与上述各工程指标都存在相关性。有序的物资管理是提升工程性价比最直观的方式。施工企业领导要依托技术、信息等优势,专业、全面把控物资管理工作,使之更加有序。

参考文献:

[1]李万来.公路桥梁施工物资成本核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4)::33-34.

[2]张晓艳,吴英.供电公司物资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4):100-101.

[3]国世菊.新环境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的有效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56-57.

论文作者:张璐璐,李志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论文_张璐璐,李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