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在预防医学生中开展的策略论文_陈江兰,范小雨,王鑫鑫,朱学南,辛冰艳,周双

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在预防医学生中开展的策略论文_陈江兰,范小雨,王鑫鑫,朱学南,辛冰艳,周双

陈江兰 范小雨 王鑫鑫 朱学南 辛冰艳 周双(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本文基于对某医学院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就业期望现状的调查,发现预防医学生存在对专业满意度偏低、专业的认知度、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自我认识能力偏弱等问题;从学生个人和高校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以提高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和认知度。

【关键词】职业规划;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认知度;策略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新发传染病(SARS、禽流感、甲型H7N9、埃博拉病毒、MERS、塞卡病毒等),慢性病对人群健康与日俱增面临复杂的预防医学生就业形势,由此可见培养合格的预防医学生人才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本研究在对某医学院在校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调查结果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具体策略。

一、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二)研究对象:研究的目标人群为某医学院的在校预防医学生。

(三)结果分析

1.自我认识能力

(1)在对自己职业兴趣的了解程度方面,表示不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76 %;而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分别占 16% 和 8%。

(2)选择专业时的决策因素

调查显示:目前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回顾当初选择专业时,父母的意见所占比例高达69%;自身对预防专业兴趣爱好所占24%;考虑到自身毕业后就业率和未来的分别占37%。

2.环境认识能力

(1)就业市场:预防医学这门以群众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其就业市场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其需求的强弱。

(2)招聘需求:对招聘需求的了解包括对用人单位及岗位要求的认识,关系到学生能否根据自身设定职业。

3.专业认知度

对所学专业的热度情况的了解,其中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所处专业很冷门,但有不到20%毕业生认为不是很冷门。

4.就业期望

认为目前预防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中,大多数学生对就业期望表示乐观,期望月薪在2000-10000元间。

5.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规划意识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的依据。在谈到“是否考虑过自己的前途或工作”时,多数被调查者都表明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只有4.1% 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从没考虑过。尽管大部分学生都会考虑自己的前途或工作,但是与此相应的是,只有7.7% 的被调查者表明自己在考虑工作的同时,正在为实现目标实施相应的计划。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策略,改善预防医学生专业满意度

针对当前重治轻防的医疗体系现状,预防医学成为了不受关注的冷门专业,再加上如今医患愈演愈烈,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2]。

高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变高校单方面挑人为高校考生双向选择[3]。树立起危机意识,更多的考虑学生的需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教学内容上更切合实情,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优秀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个人方面

1.客观的认识自己

在进行规划时,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如基本能力、工作风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也许自己所读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但是当我们立足于这门神圣的公共卫生行业时,我们要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

2.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

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主动积极。当制定行动方案后,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断勉励自己,持之以恒,加强自我管理,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

3.合理规划大学五年的学习时间

大一、大二为试探期,在这一年要对预防医学这个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大三为定向期,这一时期对自己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就业,要提前做出初步选择,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相应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大四为冲刺期,这一时期,如果选择继续深造要在医院或疾控见习的同时加强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大五为分化期,在这一时期对自己毕业后深造还是就业要有一个明确的抉择。[4]。

(二)学校方面

(一)加强建设,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引进相关领域的专家的同时应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升,此外,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高校生涯辅导工作,针对专职生涯辅导教师少,工作量大的特点,在人事配备上适当向就业部门倾斜,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生涯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面对,变复杂的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

在如今医学岗位即将饱和的情况下,一些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低不成高不就”,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状态。学校应开展职业生涯辅导活动,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和综合能力培养,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

(三)关注心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为定型到定型的变化的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很难科学准确的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下,往往会出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的现象。学校应建立起心理辅导机构,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教育中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组织高校联合技能比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专业技能大赛,是指导一个行业发展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如今的预防事业的教育过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重视学生公共卫生应急等实践能力培养,其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学生继续迷茫,摸不清自己合适的专业道路,对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也将产生影响。所以高校间联合组织预防医学技能比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五)开设预防医学发展史陈列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从03年的SARS爆发之后,预防医学专业才开始得到一步步发展,迄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建立预防医学发展史陈列馆,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专业的性质,增强对本专业的热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王志忠,刘兰,刘秀英等.预防医学本科生流行病学现场实践教学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9):816-817.

[2]李巧,张东满,赵婵娟等.某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就业压力调查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4):458-459.

[3]钱路平.当前就业压力下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王彦峰.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07,(39):18-20.

[5]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5):35-39.

作者简介:

陈江兰,女,就读于长沙医学院2013级临床2班

通讯作者:周双 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湘教通〔2015〕269号-543)

论文作者:陈江兰,范小雨,王鑫鑫,朱学南,辛冰艳,周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浅谈职业生涯规划在预防医学生中开展的策略论文_陈江兰,范小雨,王鑫鑫,朱学南,辛冰艳,周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