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村级带头人队伍“组织链”
葛玉海
近年来,为更好地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彰显村书记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引领力、示范力、带动力,淮安市淮阴区多措并举、多向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淮阴特色”的村书记队伍建设之路。
注重储才蓄备,强化梯队培优培强。以乡村振兴和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设置村级“振兴专干”专岗,着重从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人、高校毕业生等人群中,引入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的本土乡贤、能人志士,充实乡村振兴村级中坚力量。依托本土高校优质办学条件,开办村书记乡村振兴发展论坛,给村书记充电;成立10个专项行动小组,由高校教授、博士为行动小组指导教师,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逐村制定行动方案,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本。结合村书记自身发展特点,组建村级党组织书记“振兴先锋”队,通过素质培训、事迹挖掘、跟踪培养、经验总结等措施,加大典型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在富民、兴产、说教等方面的典型带动作用。
注重严管厚爱,强化队伍提纯提质。建立村书记信息管理大数据库,联合纪委、公安等职能部门着重对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政治体检”,全面提升队伍的“纯度”。构建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居干部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打造村居干部选、育、管、用系统管理的闭环,进一步实现村居干部人员选优、结构调优、保障提优的优解模式;实行强制排序、末位淘汰,对“政治不合格、工作不努力、实绩不明显、组织不满意、群众不认可”的“五不书记”按规定予以组织调整,形成能者上、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结合省委“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深入挖掘提炼本土老支书优秀事迹,加大典型培育和推介宣传,并适时按组织程序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注重上衔下接,强化离任关心关爱。专题研究设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伯乐奖”,对积极推荐、培养后备干部且主动退岗让贤的村书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突出党的红色关爱,建立“支部书记工作室”“夕阳红工作室”“矛盾调解中心”等,优先选派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正常离任村书记进入,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村级党建督导组,负责指导各村党建工作,使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位不褪色”,继续为“公”服务。设立259万元的“党内关爱基金”,提高基金使用的频次和额度,着重向离任后生活困难的村书记倾斜,确保他们离任后依然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者系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标签:村级论文; 组织链论文; 带头人论文;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论文; 优化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 复员退伍军人论文; 高校毕业生论文; 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论文; 组织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