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方法
20多年间,关于流通问题的文章和专著很多,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有必要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发展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从以往的流通理论研究看,多侧重于对流通的某一角度加以研究,专门研究流通理论发展的文章、专著并不多见。仅有的几篇关于流通理论回顾的文章也主要从某些方面进行。王恩凡(2001)研究了改革开放以后流通理论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流通领域经济规律、商业经济效益、商业劳动性质、流通生产力、商业文化、商业运行模式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冉净斐(2004)主要对流通地位、流通产业组织、流通现代化、流通创新、物流作用进行了回顾;洪涛(2004)按照流通无用论——流通先导论——流通基础产业论的发展脉络,对流通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
和以上的研究有所不同,本文拟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即:对一定时间区间内涉及到流通理论问题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脉络如下:
(一)构建理论框架
本文的统计分析离不开理论框架的支持,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能容纳一定时间区间内流通理论文章的框架体系。
(二)确定合适期刊
为了扩大样本,增加统计的可靠性,我们选择了三类期刊:第一类是历史悠久的社科类权威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注:经统计,20多年间,《中国社会科学》只有一篇关于流通的文章,即:纪宝成在1991年第6期发表的题为《商品流通渠道分析》的文章。《学术月刊》关于流通的文章也比较少,只有三篇,分别讨论了流通经济学的含义、流通市场集约化和流通组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第二类是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类综合期刊,如《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三类是贸易、流通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如《财贸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商业时代》(原《商业经济研究》)、(注:引用的文章还是采用《商业经济研究》的名称,为了便于统计,汇总时,我们用《商业时代》这一名称。)《中国流通经济》、(注:《中国流通经济》在1994年以前为《中国物资》,主要侧重的是从物资流通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我们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统计。)《财贸研究》。
(三)确定时间区间
样本选取的时间区间从1981到2004年(2004年样本的选取截止到9月底)。选择这一区间的原因在于,如前述所知,改革开放以来,流通领域清除了“无流通论”的影响,流通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以后的研究重点,为大市场、大流通的流通目标服务。
(四)样本选取方法
1994年到2004年的文章取之于中国学术期刊网,选取方法是对选中的期刊进行二次检索,输入标题为“流通”的字样(注:流通和商业是分不开的,许多商业的文章都说明了流通的问题,这里只选择“流通”的文章作为考察对象,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因:(ⅰ)流通即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体系;(ⅱ)本文只是抽样调查,我们仅从纯流通的角度进行研究;(ⅲ)选择的样本已足够大,足以发现流通研究和发展的某些规律。)而得到的;1981年到1993年的文章,主要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过刊中获得。而后经过对这些文章的处理,(注:处理过程是:剔除标题中带有诸如“流通股”、“货币流通”等字样的文章;剔除了某一特定商品流通的文章,如“粮食流通”、“药品流通”等文章;剔除了有关流通研讨会的综述文章(因为研讨会综述文章的观点通常会在随后发表的文章中有所体现)。)最后共采集了567篇文章,本文的研究就是以这567文章为样本而展开的。
(五)进行具体分析
567篇文章涉及了流通理论的各个方面。我们先将对这庞大的样本进行归类,而后进行三维分析,即从流通理论研究内容、各时间区间的理论研究分布、各期刊刊登文章分布进行详细分析,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
(六)欲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文,我们期望解决以下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流通理论研究的总体态势如何?(2)流通理论研究的内容有无变化?原因何在?(3)流通理论研究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有无不同?(4)各期刊在选择文章时有无偏好?
二、构建流通理论框架
从搜集到的样本看,流通理论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涉及了与流通相关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流通的概念、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了诸如流通现代化、流通创新等新问题的研究。
在进行归类的过程中,我们陷入了困境:以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来容纳这庞大的样本呢?从以往的研究看,流通论框架并不统一,每个框架各有侧重。因此,在归类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了以往理论研究的共性部分,另一方面又结合样本研究的内容,最后形成了包括流通基础理论、流通运行理论、流通发展理论和流通调控理论在内的基本理论框架,并把有关的专题也融入其中(见表1)。这四部分并非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基础理论应该是研究的起点,为流通运行服务;流通运行是理论研究的核心;运行之中要有发展,所以流通发展应该是愿景;流通运行和流通发展离不开宏观调控,所以流通调控应该是管理,即由政府宏观管理流通运行,为实现流通发展这一愿景服务。
表1 流通理论框架体系及研究情况 (单位:篇)
三、流通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把样本放入基本框架之中,我们发现,流通运行理论的研究处于优势地位,之后是流通基础理论,而对流通发展和流通调控的研究相对较少,如表2所示。
表2 流通理论各大类研究情况 单位:篇
流通基流通运流通发流通调流通总计
础理论行理论展理论控理论专题
150
168
6749133 567
那么,这些样本在我们选定的时间区间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如图1所示:
图1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理论研究分布
图1显示,流通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几起几落。整个80年代对流通理论的探讨比较平稳,而1985年的文章数居历年之首,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孙冶方去世之后,理论界围绕孙冶方的流通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关于流通作用、本质、性质、范畴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对流通理论的研究处于整个区间的低谷期,1993和1995为历史最低;97年到99年这三年,理论发展比较平稳,随后又有大幅下降,到2001年又一次达到谷底;2001年之后,由于新的流通理论,如流通创新、流通现代化的出现,对流通理论的研究又一次出现新高。
四、流通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
把样本放入细分框架中,我们发现,基础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理论和流通运行理论中的流通运行要素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如表1所示。
(一)流通基础理论
这一部分一共有150篇文章。流通的基础理论是研究流通的前提条件。该部分除了包括流通概念、地位、作用等基本内容外,还对流通领域的基本经济规律和流通生产力进行了探讨,另外,对流通相关关系也有一定研究。
1.流通基本范畴。这一部分共有文章120篇,通过归并,我们把研究的重点分为四类:
(1)关于流通定性:一直以来,对流通进行定性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我国流通性质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20年间,对我国流通性质,有这样一些观点,如:“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商品流通”、“社会主义流通是商品流通”、“有计划的商品流通”、“计划流通和自由流通相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商品流通”。(注:这些观点代表学者分别为:林文益,贾履让;刘诗白,吴先满;张卓元,金家麟;赵宁渌,陈甬军;张世尧,李骏阳,高涤陈,王晓东,李国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把流通定性为“大流通、大市场”,并有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特征。
(2)关于流通定位:20世纪80年代,有关流通的讨论基本上清除了“无流通论”对商业的影响,确立了流通的地位。整个区间研究流通地位和作用的文章共有48篇,占整个基本范畴研究文章的40%。研究流通地位和作用主要以研究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为起点,依次经历了以下阶段:“生产决定流通论”、“流通与生产相互决定论”、“流通决定论”、“流通调节论”、“流通一体论”、“流通先导论”和“流通基础产业论”。(注:这些观点的代表学者分别为:孙冶方,高枢年,曾洪业,李金轩;毛永林,杨承训,郭道夫;纪宝成,丁俊发;丁俊发;丁俊发:刘国光;黄国雄。)
(3)关于流通经济过程。正确认识流通经济过程对于指导流通发展、引导社会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高涤陈(1984)对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卖W-G,买G-W),从企业微观角度和宏观经济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两个阶段在不同情况下所处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另外,周人伟(1986)、孙全(1991)也对流通过程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流通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4)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确立。对流通经济学的研究,文章不是很多(只有6篇),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的构建。
2.流通领域基本经济规律。这部分共有9篇文章,阐述了流通经济规律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其中流通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在流通发展过程中,有较大变化,高涤陈(1983)认为流通领域中的商品经济规律有:等价交换规律;商品自愿让渡规律;商品竞争规律;商品供求平衡规律;货币流通规律。而陈文玲(1999)从流通一般角度入手,认为流通的基本经济规律应包括:价值规律;效用最大化规律;自愿让渡规律;均衡规律;运动自变量规律。
3.流通相关关系(生产与流通关系除外)。这一部分共有13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流通与资金运动、流通与市场、流通与市场经济、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其中理论界比较关心的是流通与市场的关系(7篇)。市场与流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有商品流通就必然有市场,建市场就不能没有流通的功能。黄国雄(1998)提出,重视流通就必须重视市场的实现,因为市场实现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终实现,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最终都要表现为市场行为。但从交换关系理解市场和流通概念时,一直存在着市场似乎等于流通的认识,所以,晏维龙(2002)对市场与流通概念进行了解构和重组,辨明了市场和流通的区别。
4.流通(生产)力。该部分仅有8篇文章。主要讨论什么是流通生产力、流通领域有无生产力等问题。高涤陈(1981)第一次提出了流通生产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不仅生产领域存在生产力,流通领域也存在生产力——流通生产力,并对流通生产力的内容及其研究的各种关系作了论述。赵宁渌(1989)指出,生产力应该与流通力相对应,流通力并不从属于生产力。另外,围绕如何提高我国流通生产力,学术界还讨论了流通要素构成和流通力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
(二)流通运行理论
基础理论是流通研究的出发点,运行理论就是流通研究的核心。在统计中,我们发现该部分涉及的概念较多,对同一问题的叫法存在差异,通过整理,我们把涉及到的概念分别归入了五个子理论体系,即:流通体系理论;流通运行模式理论;流通运行要素理论(流通组织、流通渠道、经营方式);流通运行效率理论(流通时间、流通速度、流通规模等);流通运行效益理论。
1.商品流通体系。在商品流通体系中,市场是流通体系的核心,企业是流通体系的主体,国家是流通秩序的供应者和维护者。本部分的12篇文章大都在90年代以后(80年代仅有2篇),主要讨论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体系。陈志昂(1998)通过对流通体系的传统、多元和现代体系三个阶段的分析,认为我国处于多元流通体系的初中期阶段。一些学者(注:隋鹏南、金秀龄、朱勇等。)还从物流配送、批发和电子商务等方面对构造新的商品流通体系提出了设想。
2.流通运行模式。20世纪90年代,流通模式成为研究热点,从1992年到2004年总共有10篇文章,主要研究传统中间商流通模式的缺陷,提出建立新时期流通模式的构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各企业纷纷追求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模式,从而促使传统的流通模式向电子商务流通模式转化,一些学者(注:纪良纲、李骏阳、张春法、韩枫等都对电子商务与流通模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适时研究了电子商务对流通模式的影响,为实践提供了指导。此外,还引入了国外广泛推广的ECR流通模式。(注: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流通模式是通过对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从而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消费者需要。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效率体现在市场定位、商品分类、促销和补货系统等四个方面。这种模式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
3.流通运行要素。本部分共有106篇文章。其中关于流通渠道(包括环节和网络)的文章有55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三多一少”(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提出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三多一少是指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流通环节。)这一著名提法突出了流通渠道问题,所以,整个80年代对流通渠道的研究非常重视。围绕流通渠道的概念和作用、如何增加和疏通流通渠道进行了数年的讨论。其中,对流通渠道概念的讨论比较突出,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即“所有制说”、(注:把流通渠道与所有制结合起来所进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关于商业工作的决定》指出,现阶段我国商品流通有三个渠道: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集市贸易。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围绕这三条渠道进行了数年的讨论。进入80年代以后,又有了国有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三条渠道的说法,其中,关于“国有商业主渠道”的研究一度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通道说”、“网络说”、“环节说”、“形式说”等。90年代以后,流通渠道的研究重点发生了变化,从研究概念及渠道的疏通转向研究流通渠道的优化和整合,这是因为对流通渠道的“疏通”讨论已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有必要对如何“优化”流通渠道进行研究(晁钢令,1998)。近年来,主要侧重于研究流通渠道的重新设计以及信息化对流通渠道的影响。如王晓东(2003)从渠道变革出发,分析了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通渠道建设的对策。
流通运行的另一个主要要素是流通组织(51篇文章),这里所指的流通组织是商品流通企业市场关系的集合体,既包括流通产业中的流通企业,也包括流通产业中的流通活动。90年代以后对流通组织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流通企业的作用(7篇);流通企业的管理(8篇);流通企业改革和重组(21篇);流通组织变化(15篇)等。
4.流通运行效率理论。流通运行效率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流通规模下,如何通过缩短流通时间、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流通效率。该部分共有文章12篇。缩短流通时间的文章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提出利用不同途径,缩短商品流通时间,提高流通效率的措施。流通规模研究的文章较少,整个80年代只有一篇,90年代以后有3篇,纪良纲、郭娜(2003)以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商品流通的规模,并给出了确定商品流通规模的具体模型。
5.流通运行效益理论。该部分共有28篇文章。运行效益理论主要研究流通所产生的效益问题。我们所指的效益包括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该部分既包括了与流通效益密不可分的流通成本(流通费用+交易费用)问题,也包括了流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涵盖后者的原因在于:流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商品运行质量和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的文章都是围绕提高流通经济效益展开的,如从组织商品流通、改革流通体制、降低费用等角度进行讨论。90年代以后,在继续研究流通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对于流通成本的讨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流通费用问题,除继续采用马克思关于流通费用的阐述外(即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性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又为流通费用赋予了新的内容,如刘向东(2002)把流通费用分为商流费用、物流费用、资金流费用和信息流费用;二是交易费用问题,主要借鉴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我国流通领域交易费用扭曲的原因(周家来,1996),提出如何通过组织方式的转变(李骏阳,1994)、电子商务的应用来降低交易费用(李骏阳,200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文章共有7篇文章,集中于1996和1997年。这7篇文章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讨论了流通经营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从宏观、微观方面采取措施来转变增长方式。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认识存在差异,如存在这样的提法:国有企业的增长方式转变、流通产业的增长方式转变和流通行业的增长方式转变等。
(三)流通发展理论
该部分共有67篇文章。我们把流通发展理论理解为流通发展本身以及对流通发展起支持作用的理论,所以,发展理论包括流通发展一般、流通现代化、流通创新和流通信息化等。事实上,后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流通创新和流通信息化为流通现代化服务,但考虑到各自研究对象的差异,还是把他们分开来讨论。
1.流通发展状况。这一部分共有24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流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流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不同。如2000年到2010年,努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流通总框架和大流通、大市场的总格局;2010年到2020年,基本实现流通市场化;2020年到2050年,全面实现流通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些奋斗目标,需要从政策上、从流通产业本身做出努力,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流通发展的不同措施和方法,如:提高流通业竞争力说、调整流通结构说、(注:晏维龙、王云霞、郭国荣等人分别从流通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结构方面分析了结构调整对流通发展的影响。)流通业整合说、流通转型说等等。陈文玲(2004)还对全球现代流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流通呈现了五大趋势,即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混沌化和流通主体物流化。
2.流通现代化理论。这一部分共有14篇文章。我国关于流通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没有这方面的文章,90年代只有两篇,大部分文章集中在2002年到2004年之间,除研究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外,还研究流了通现代化评价问题,如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宋则、张弘,2003)、流通现代化理性评价标准(姚红,2004)等。另外,李飞(2003)研究了流通现代化的构成要素,认为其构成要素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含有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另外,张弘(2003)还分析了如何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实现流通现代化。
3.流通创新理论。该部分共有14篇文章。流通创新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对流通领域进行创新,达到促进流通发展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的四篇文章都是从流通体制改革入手,基于体制改革的需要,研究对市场制度、流通业态的创新。而把“流通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是从2001年开始,主要研究诸如流通创新的内涵和意义、流通创新的思路和目标(范高潮,2003),以及创新的内容等。对创新内容的研究较多(5篇),包括流通业态、流通组织、流通渠道、流通观念和流通产业政策创新等。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五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理论与政策课题组”分别就流通创新与信息化、与流通现代化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剖析。
4.流通信息化理论。本部分共有11篇文章。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下,我国流通业在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信息化的流通方式(如“电子购物”、“网络商场”),这些新兴的流通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种信息化的流通方式对流通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如何开展流通信息化,正是流通信息化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该部分的文章集中于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研究流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流通业的竞争力。其中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居多,纪宝成、晏维龙(2000),从电子商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交易方式、流通渠道、流通组织、商业业态、物流、信息流和货币流的影响;邓若鸿、龚新忠、郑小军(2003),对制约流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另外,具体信息技术,如BPR、GIS、ERP技术对流通业的影响也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5.流通对外开放理论。这一部分只有4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流通领域是否应该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适度性等问题。
(四)流通调控理论
这部分共有47篇文章。流通调控理论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达到调控目标。根据历年来研究的内容,我们把该部分分为三大块,即流通调控机理、流通秩序治理、流通产业进入管制。
1.流通调控机理。这一部分共有17篇文章。虽然文章数目不多,但分布比较均匀,从1988年到2004年之间,对流通宏观调控的研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讨论内容涉及流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调控手段、调控现状以及重构流通管理机构等问题。80年代的3篇文章主要分析宏观调控所存在的问题及如何纠正流通领域的政策性失误。90年代以后的文章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分析流通领域应该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以及重构政府流通管理机构问题。同时还分析了行业管理的必要性,提出筹建商业行业协会的具体措施。
2.流通秩序治理。这一部分共有27篇文章。这些文章集中于1989到1992年之间。当时,由于流通领域出现了百业经营、批发失控、价格管理混乱、违法经营突出、零售网点多头审批等问题,导致了流通秩序混乱现象。如何治理流通秩序、建立流通新秩序成为当时理论界乃至实务界关注的问题。这些文章大多从上述各方面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提出建立流通领域新秩序的基本思路(胡平,1989)。最近几年关于流通秩序的研究较少,卢昌祟(1997)针对流通领域出现的假冒伪劣现象,认为运用标识可以解决流通领域“鱼目混珠”问题;丁俊发(1999)认为在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格局下,应该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规范商品流通秩序。
3.流通产业进入管制。这一部分共有5篇文章。流通产业进入管制理论主要研究政府基于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所采取的管制行为。对流通产业进入管制的研究起步较晚,集中于2000年到2004年,这和中国加入WTO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保护期的即将结束,跨国流通集团的进入日益迫近,是否应采取一定手段延缓跨国流通集团的进入,已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这5篇文章核心皆在与此,主要讨论了产业竞争度、产业进入壁垒、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以及如何借鉴外国产业进入规制方法等问题。
(五)流通专题
这一部分共有133篇文章。本部分涉及四个大的专题,即WTO专题,有5篇文章;国内流通介绍,有21篇文章;国际流通介绍,有18篇文章;流通体制改革专题,81篇文章。另外还有8篇文章归入其他类。
1.WTO专题。关于WTO的5篇文章,都是围绕加入WTO后可能给我国流通业造成的影响和挑战展开讨论,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
2.国内流通实践介绍。主要包括国内区域流通实践、区域间流通比较、有关城市和省份的流通状况等。而对城市和省份的流通介绍侧重于东南沿海一带(有12篇文章,占该部分总数的54.5%)。对中西部有关城市流通介绍较少,但随着我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视,一些学者也对西部流通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注:赵玻、文启湘认为西部流通应着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王学军认为应从观念、竞争力、行业结构、业态模式等方面重塑西部经济新优势,促进流通发展。)吴航(2001)还对东中西部流通的贡献率指标、发展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统计实证分析,提出了合理发展东中西部流通的对策建议。
3.国际流通介绍。主要介绍国外先进的流通管理模式,如欧美流通企业的先进组织结构、法国和泰国成熟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措施、德国和法国先进的流通形式等等。对日本流通的介绍较多,有9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不同时期的流通发展状况,涉及日本流通物流配送体系、流通政策体系、流通费用和政府管制等领域。这些关于国外流通经验的介绍为我国流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4.流通体制改革。这一部分共有81篇文章。流通体制改革主要围绕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内容、改革方向进行讨论。流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1981年到2004年,20多年间关于流通体制改革的讨论始终没有间断。
5.其他。这一部分有8篇文章,包括以上有关理论不能涵盖的内容。
五、流通理论研究的时间区间分布分析
对流通理论研究内容的分析,使我们对流通研究的问题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那么在我们选定的20多年间,理论界的研究偏好是什么,每年的研究重点是否均衡,表3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此,笔者没有按照每一年度进行分析,而是以及次重要会议的召开为界限,其原因在于:国家大环境的变化对流通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故此,把这24年分为6个区间,即每4年一个区间,对这一区间内的文章按照类别进行加总,然后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
从表3中可以看出,1981—1984年这一时期,对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有很大关系,对流通理论的研究侧重于为建立“三多一少”的流通格局服务,所以,对基础理论、流通运行理论和有关专题的研究占据着重要地位;1985—1988年这一时期,以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为指导,继续对基础理论和有关专题进行研究;1989—1992年,人们比较重视宏观调控的研究;1993—1996年这一时期,属于比较脱离常规的时期,因为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好像没有激发人们对流通理论研究的热情,对流通理论的整个研究都处于低迷时期;1997—2002年又是流通理论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对流通发展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表3 各区间流通理论各大类研究情况(单位:篇)
理论分类 流通基 流通运 流通发 流通调 流通
区间 础理论 行理论 展理论 控理论 专题合计
1981-1984 26 37 0
0
18 81
1985-1988 42 22 0
3
36 103
1989-1992 33 14 2
28 16 93
1993-1996 9
22 8
5
13 57
1997-2000 20 45 17 6
29 117
2001-2004 20 28 40 7
21 116
合计 150 168 67 49 133 567
六、流通理论研究的期刊分布分析
我们选取的9类期刊,既有专业期刊,又有综合类期刊,这些期刊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否有一个确定的导向,各自的研究内容又有什么侧重呢(见表4)?
表4 各期刊流通理论各大类文章数(单位:篇)
理论分类 流通基流通运流通发流通调流通
区间 础理论行理论展理论控理论专题合计
中国社会科学1 1
学术月刊 1 1 1
3
经济学动态5 4 3 0 5
17
经济研究 4 3 0 1 4
1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 8 3 1 3
16
财贸经济 3423105 18 90
商业经济与管理7 30109 23 79
商业研究 19304 6 22 81
中国流通经济 1023126 8
59
商业时代 6137251944 186
财贸研究 8 8 0 2 5
23
合计 150
168
6749133 567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权威期刊对流通理论文章的发表最少,分别只有1篇和3篇;经济类综合期刊对流通理论文章的发表情况相对较少;流通理论研究的文章集中于几个专业期刊(《商业时代》占明显优势),各专业期刊的研究重点基本上都是流通基础理论和流通运行理论,《财贸研究》作为一个专业期刊,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文章刊登较少。
七、研究结论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理论演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均衡
从有关样本看,流通基础理论和流通运行理论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流通发展和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流通基础和流通运行研究方面,也是基本范畴和运行要素占了较大比重,其他方面明显处于研究劣势。
(二)富于时代特征但缺乏兼顾性
从表3看,对流通理论的研究,在时间分布上似乎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统计时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由于时代变化的影响,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此事,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如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研究集中于1990—1991年,对流通秩序混乱的研究集中于1989—1990年。
(三)期刊各有其重点但差异不大
表4反映了各期刊对流通问题的关注程度。可以看出,各专业期刊刊登的内容大致相同,虽然也有比较突出的研究领域,但总体来看,各自的选择重点不是非常明确;而综合期刊对流通研究的重视又明显不足,流通作为一个经济学分支,20多年间在三个期刊上刊登的流通文章各自只有十几篇,这是否可以说是长期对流通的轻视所造成的结果呢?
(四)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我们在研究之初,本打算对研究方法也进行统计分析,但最后发现对流通理论的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采用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章少之又少(只有9篇),所以没有单独进行分析。其中几篇是关于流通规模确定的实证分析;另外几篇涉及了数量分析方法。
(五)存在概念混乱现象
流通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涉及了许许多多的概念,有些概念难以区分。笔者在统计中发现,有些概念界定不很明确,存在混用现象:如流通模式和流通方式、经营方式和交易方式、流通费用和流通成本、流通渠道和流通环节、流通体系和流通体制、流通产业和流通行业等。
八、相关建议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从内容上看,要强调重点、避免失衡
1.流通基础理论方面。在保持对流通地位、作用关注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流通(生产)力、流通基本经济规律的研究,而新经济下流通与市场的关系更应引起注意。
2.流通运行理论方面。运行要素理论中,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仍然是重点问题,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对诸如流通组织的结构、电子商务下的流通渠道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不可忽视正确的流通模式对流通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为了提高资源配置和提高流通力,对影响流通效率、流通效益的流通规模和流通费用等问题也要加大研究力度。
3.流通发展理论方面。总体来看,虽然流通发展理论涉及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创新理论中关于渠道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等都是流通现代化必备的条件,但是关于发展理论的样本还不及基础理论和运行理论的一半。所以,今后应加强对发展理论的研究,尤其是直接影响到流通现代化的信息化和创新的研究更应予以关注。
4.流通调控理论方面。该部分研究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劣势。对流通秩序的研究有一定的针对性,随环境变化会有较大起伏。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是如何建立合理的调控机制,如何采用合适的调控手段对流通运行进行调控。而引起流通竞争的产业进入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
(二)从时间上看,要紧扣时代、兼顾其他
就目前来看,流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果调整宏观经济走势,势必会影响到流通的发展。那么一次重要的会议,还会激发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的研究高潮。我们建议在研究热点问题时(如目前的创新、现代化和电子商务问题),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三)从期刊上看,要确立重心、增加比重
我们对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分别提出如下建议:各专业期刊应明确各自的研究重点,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而三个综合期刊应与时俱进,在国家日益重视流通作用的前提下,在流通即将成为基础产业时,各综合期刊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为流通理论的研究留下一些空间。
(四)研究方法要丰富多样
事实上,在流通理论研究时,除了规范研究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利用,如对国家整体流通走势,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宏观模型进行测算呢?再如流通组织的经营与管理,是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或问卷调查的方式呢?而对流通发展的纵向或横向比较,数量分析应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五)明确界定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流通理论研究离不开各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是否可以考虑出版一本《流通辞典》,对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