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任重道远&95 ETO系统问卷调查报告_国企论文

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任重道远&95 ETO系统问卷调查报告_国企论文

国有企业扭亏任重道远——95ETO系统问卷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任重道远论文,问卷调查论文,国有企业论文,报告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现象。1至5月,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8.9%,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了56.3%。曾经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把国有企业产生亏损主要归结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这种说法现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置疑。可以肯定,在中国的企业成为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之前,企业亏损的责任就不能完全推到厂长、经理身上。甚至大部分责任都不能由他们来承担。但是,即使是这样,研究导致企业亏损的种种原因,寻求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今天本版发表的王立群同志的文章,就是这方面的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及参考。

近年来,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成为各界人士注目的焦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国有企业亏损的情况,由国家统计局主办的ETO 系统(企业追踪观测系统)问卷调查主要围绕亏损的原因、扭亏的办法、对破产的看法等方面提出问题。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800份,收回1208份,回收67.11%。在回收的问卷中,特大型企业26家,大型企业519家,中型企业477家,其余为小型企业;国有企业879家,集体企业107家,股份制企业85家,外资企业33家,其它16家。调查的这1200多家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15家,占调查总数的42.6%,其中国有企业有414家,占亏损企业的80.4%,面临破产的企业有407家,其中国有企业310家,占76.2%,虽然有68家(约占全部亏损企业13.2%)的国有亏损企业认为企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但所占的份额实在太小,让人有高原不胜寒之感。可见,国有企业亏损依然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国有企业亏损的问题,社会各界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在这里,我们将这些亏损企业的领导者的看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反映出来,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些什么。

一、经营者眼中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

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问卷中我们列出了7项选择, 要求任选一项,最后我们将各原因按被选次数的多少排列如下:

被选项被选 占全部亏其中 占全部国有

次数 损企业%国有 亏损企业%

1、历史债务过重 204 39.6 168

40.6

2、政策性亏损83

16.1 7518.1

3、产品无市场66

12.8 5413.0

4、其 它63

12.2 4510.9

5、社会负担过重 46

8.9 358.5

6、管理混乱 26

5.1 204.8

7、产品质量不高 11

2.1 9 2.2

8、未作任何选择 168

从被选次数的集中分布情况看,选择前四项的企业数量占到80%以上,企业普遍认为亏损首先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其次是政策造成的,再次才是企业自身的原因。国有企业对这四项原因的选择比例还要高于整体比例,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新老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不同情势,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我们作了这样一项工作,就是用各行业对这七项的选择次数除以国有亏损企业各行业的个数,求出各种原因在各行业的被选率,得出如下结论:

(一)历史债务过重,国有企业苦不堪言

我们分离出选择率50%以上的行业,它们是:

行业代码 行业各称选择率%

12 木材及竹材采选业 50.0

17 纺织业59.4

19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0.0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0

27 医药制造业66.7

29 橡胶制品业60.0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5.7

4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9.2

4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0.0

43 其他制造业50.0

45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50.0

从行业的分布看,基本上是由国家在工业化之初直接建设投资的行业,这些行业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曾有过其辉煌的时期,支撑着中国经济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为目前的工业化大生产,为何却负债累累而不堪重负呢?追根溯源,其原因有四:

其一是因为应由财政出钱进行的职工社会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财政没能解决,只好由企业自己背着,成为财政性长期负债;

其二是80年代“拨改贷”实行以来,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很少或根本未投,负债经营加上资金不到位,最终结果是负债额越来越大,甚至已资不抵债;

其三是因为国有企业不合理的行业布局造成国有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相对降低。国有企业的行业布局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初期是合理和必要的,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不断发展,比较容易渗入这些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在行业中最初的垄断地位被动摇,并且经营机制在竞争中显示其越来越不利的一面,直至负债累累,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像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那样很快转产,只能继续背着包袱走下去,走得越来越沉重,直至走不动,面临破产;

其四,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竞争。从企业领导来说,从任职到免职全部都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企业经营的好是理所应当,经营的坏也无可厚非,对领导的考核也不只是停留在企业利润这一单一指标上,还要看职工住房怎样,职工福利怎样,孩子上学问题解决的怎样等,企业可以亏损,可以负债经营,但职工不能亏,而且生活水准还要提高,另外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来讲,在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工作一样,工资一样,待遇一样,只不过在盈利企业可扬眉吐气,在亏损企业听的闲话多一些,实在留不下去还可去别处去当厂长,一定范围内也有庸才的存在。对于职工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端着铁饭碗,不管碗里装的是什么,总有吃的,总之你不奖励我但也不能随意开除我,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国家、企业与职工之间无直接利益上的联系,长此以往,企业的经营后果可想而知。

(二)政策性亏损是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又一主要原因

我们分离出被选率在40%以上的行业,它们是:

行业代码 行业各称 选择率%

06煤炭采选业

87.5

13食品加工业

41.2

39武器弹药制造业

80.0

44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5.0

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50.0

46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00.0

可以看出,这些行业基本都是一直由国家直接调控的行业(食品加工业除外),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国家不同程度地管辖着这些行业的投资、生产、销售、价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土地等价格呈上升趋势,在产品价格涨幅不大的前提下,抵销并超过了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单位产成品成本下降的程度,导致产品成本呈上升趋势,亏损加剧,而食品加工业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原因,那就是更多的企业进入此行业,竞争使产成品价格趋向降低,造成产品成本的相对增长,加之此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因为无能力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及人员素质的培训等,食品行业中国有企业的状况甚为令人担忧。

(三)社会负担过重,入不敷出

我们分离出被选率在50%以上的行业,它们是:

行业代码 行业名称

选择率%

1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00.0

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0.0

43其他制造业50.0

上述三个行业对社会负担过重的呼声最高,这与其行业特点有关系。这三个行业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及厂房的要求不是很高,因而参与行业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这些新加入的企业由于其设备新、观念新,生产出的产品更易被人们接受,效益就好,加之人员少负担就少,从而显示出其竞争中的优势,而国有企业则相反,除陈旧的设备、陈旧的观念、管理混乱等原因,使企业状况不景气外,尤其是现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有工厂也有学校、医院、商店等社会公共设施,拥有一大批服务人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问题、就学问题、就医问题、养老保险问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时间越长,人越多,问题越多,负担越重,亏损加剧。以上三个行业在这方面问题最为突出。

(四)体制问题、政策因素阻碍国有企业的发展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选择产品无市场、产品质量不高及管理混乱的行业分布基本呈均匀分布,说明三个情况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带来这种现状的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因素。尤其突出的问题是政企分不开,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企业自己不能决定,繁琐的政策实施过程往往使决策滞后,适销产品无法快速进入流通领域,产品库存增加,流动资金减少,企业资金的短缺是企业下一轮亏损经营的开始;另外,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人员培训的脱节又致使产品质量不高,连锁反应的结果势必又是产品无市场、库存增加、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混乱则更使企业效益降低。

二、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全国大中型企业有2万余家,其中国有企业约有1.4万家,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全国约有1/3 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因此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此次调查中我们对亏损企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亏损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问卷设计中我们列了9项,要求按重要程度先后选择三项,经整理,被选择次数的分布如下:

从选择次序及被选总次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家们认为搞好企业最首要的是要注入资金,他们认为资金短缺是首先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应对企业长期积累的银行负债作最后处理,实行银行债务停息挂帐,然后才强调进行企业自身的建设。但是实行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被选项1选 2选 3选 总计

次数 次数 次数 次数

1注入资金

323 59 35 417

2银行债务停息挂帐

69

168 50 289

3加强内部管理

47

87 92 226

4开发新产品 37

93 96 226

5进行资产重组

910 12 31

6进行技术改造

852 95 155

7改变产权关系

76

13 26

8减免税 22

37 85 144

9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813 33 54

(一)注入资金,资金从哪里来

问卷调查中有96%的企业表示资金短缺,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企业之间的拖欠,二是因为原材料涨价资金相对缺乏,三是银行贷款减少。针对企业之间的债务拖欠,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表示应加强银行结算或通过法律程序清理和解决企业间的债务拖欠;银行贷款仍是国有企业取得资金的主要途径,有87.7%的企业打算今后主要还是通过银行贷款取得资金,并且,在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后仍愿意增加银行贷款。对于企业间的债务,国家一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收益不大,三角甚至更多角的债务依然存在,为了回避这个问题,有些企业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企业毫无信誉可言,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贸易是一种信誉的承诺,解决债务拖欠,树立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建立的前提,因此,解决企业之间的债务问题一方面是目前企业资金的一个来源,其意义更在于未来。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除银行贷款以外,其它形式的资金来源,像以较高的利率通过市场融资、内部集资、发行企业债券及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还不能接受。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国有企业将有条件采取可行的办法吸收社会的闲散资金,当然还需一定的时间和各方面的努力。

(二)银行债务有增无减,何去何从

调查中有96.4%的企业欠有银行逾期贷款,由于积累的债务越来越多,银行信誉也越来越差,对于主要从银行获资金的国有企业来说等于是卡断了经营的命脉,而对于直接投资的银行来讲更是左右为难。不投入,企业无资金进行再生产则贷款利润收回无望;再投入又只是再亏空,理何况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对于银行债务有63%的企业仍寄希望于继续注入资金以提高企业效益来偿还银行债务,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注入资金后就能保证效益一定得到提高吗?有30%的企业提出对银行债务停息挂帐,若干年后偿还,如果这样,银行能承受得了吗?极少部分企业赞成企业兼并,债务由兼并企业偿还,或出售部分企业产权(或资产)偿还银行债务,或企业宣布破产偿还债务,但这里还存在许多障碍,比如,债务在银行、企业、职工之间怎样分配?怎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现代企业制度方兴未艾,国有企业独坐岸边观沧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模式,国家给国有企业也有许多特殊政策,但长期形成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包括思想意识、组织协调等。从问卷中我们看出,绝大部分企业对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的还不够,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障碍是政企没有真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开,经营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企业的经营,主管的部门多、领导多、政策多、决策多,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企业家们认为实现政企分开的主要途径是要切实地转换政府职能,尤其是要转换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否则国有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从目前国有企业的状况看,有计划地淘汰一批无药可救的企业也不失为一良策,先搞死一批才能救活一批。

首先,有计划地兼并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方面给被兼并的长期亏损面临破产企业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兼并的盈利企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其次,兼并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国有企业的行业定位,逐步退出某些不具优势的行业,加强到其它企业不愿进入和难以进入的行业领域,巩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再次,通过企业兼并与破产,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且兼并和破产了一部分亏损企业,财政投入可集中使用到其余的企业当中,就可救活这部分企业。

但是破产的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问卷中407 家面临破产的企业只有104家表示愿意破产,有303家企业表示不愿意破产,不愿意破产的企业比例占到74.45%。它们的顾虑确实在中国现有的条件, 还无法很快解决。我们设计的问卷中有6条原因,它们被选的情况如下:

被 选 项 1选次数2选次数3选次数总计资数

1、人员无法安置 108 10758 273

2、银行债务无法解 93 4152 186

决银行不同意

3、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 32 3451 117

4、当地政府不同意 12 2219 53

5、企业领导不同意 13 6230 105

6、企业职工不同意 78 6399 240

可见,人员安置是破产和兼并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它牵涉到被兼并和破产企业人员的生活,如果解决得不好将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在兼并和破产过程中,国有资产如何做到保值?这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因此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国家需选一突破口,下狠心花大气力才能真正地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不仅仅是流于言表。

标签:;  ;  ;  ;  ;  

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任重道远&95 ETO系统问卷调查报告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