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刚 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星花小学校 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新课标指出:“空间观念是一种自觉地感受空间图形、运用空间图形的意识和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实物的形状与几何图形之间的想象;复杂图形的分解;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和位置的关系;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利用图形直观来进行思考等.在初中几何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合情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应该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应当跳出平面的限制,让学生对空间有基础的认知,才能在学习几何相关内容时举一反三。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67-01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应当以前瞻性的视角去看待数学教学,不仅要顾及眼前的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到之后的数学学习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未来的数学学习内容包含了几何知识,不局限于二维空间,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更高,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积极改革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
一、从建立表象到再造想象,再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
运用感性材料,建立表象
空间观念指的是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距离在人脑中留下的既直觉又有一些概括性的形象。表象是具有感知的形象在头脑中的保持,它是具体感知向概念、思维过渡的重要环节。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的重新组合或再造而产生新的表象的过程将会困难,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就无从说起。小学教材的几何知识(系统学习时)的安排是:线→面→体,即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从图形来说是简单单一→复杂组合;从计算来说是长度→面积→体积.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以大
量表象的内化,形象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活动转化,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得到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思维的。小学生从对几何形体的感知中获得了印象,并保留在头脑中成为表象。表象的重新组合或再造的心理过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视启蒙阶段对几何图形的观察。通常教材中几何知识是结合认数与计算编排的,一年级集合认数出现了三角形、正方形、立方形以及圆等图形和直观教具,出现这些图形不仅仅只是为了认数,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第二、充分利用几何直观教具。例如: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觉,可在认识
角的大小、边的长短、三边上的高、内角和、稳定性、对称性等的同时,出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图形、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亲手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三角形表象,并为建立三角形概念完成过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分析
(一)革新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的实际效果,特别是数学科目的学习更需要灵活应变,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思想灵活起来,理解不同的空间关系,尽早养成空间感,首先必须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多数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空间思想养成是要在之后的阶段去完成的,毕竟这一阶段尚不涉及许多与空间相关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对于空间的认知建立,如果不从早期开始,后续再去培养是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尽早开始,让学生认识空间,了解空间关系,不再从单纯的二维角度去认知,这是空间感养成的开始。教师必须要首先意识到空间理念在这一阶段在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之后利用一些简单的视觉错觉等帮助学生意识到空间的不同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空间当中远近对于长短观感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同样长短的木棍一条放在距离学生较近的位置,一条放在距离较远的位置,这时学生所看到的距离自己较近的木棍,会给人长度更长的观感,而较远的那条木棍则会让人觉得比较短一些,这便是最简单的一种空间关系。
(二)优化教学引导方式
信息化的趋势下,各科的教学显然都有了更大的革新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着更好的机遇,在非三维的空间也能够将三维空间的关系展示出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让数学教学倾向直观化、趣味化,这会让学生更乐于参与。为了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空间相关的概念,教师應当更积极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去建立起具备空间感的模型,例如可以利用3DMax技术,建立起能够透视的正方体、长方体、椎体模型,让学生去观察其结构、虽然不需要去求得怎样的结果,但是学生能通过观察对空间有一定的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借助相关技术让三维的模型实现动态化,让三维体的不同侧面能够借助移动展现出来,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观察。如加入光源等要素,会让学生更明确地意识到空间关系的存在,帮助学生了解空间这一概念,建立起基础空间认知的重要渠道。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意识到空间理念,这样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当前时代趋势的[2]。
(三)让空间理念融入生活
要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师首先必须要了解到空间二字的本质,虽然在数学领域当中所谈及的空间与许多的数据及其他要素相关联,但是这一概念的存在是物质客观层面的,也就是说与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了让学生不产生错误的认知,不从虚空的角度去思考空间,教师应当将空间的认知与我们实际存在的世界及日常生活关联起来。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师应当举出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或布置一些学生可以在课下完成的认知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班内或是校内找一些最为基本的二维图形及三维体。学生在寻找与思考的过程中,自然会了解到二维与三维空间真正的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存在于两种不同空间内的数学概念有怎样的差别,由于素材是从我们所处的现实中去提取的,所以学生的理解是更加直观迅速的,显然对空间教学更有益处[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表象在形成空间观念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表象的能力,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彧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4.
[2]赵立敏.浅谈小学学生空间观念的树立[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2.
[3]赖艳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数学空间与图形)[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雷明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空间论文; 学生论文; 表象论文; 教师论文; 观念论文; 几何论文; 图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