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会与人格完善——高等教育目的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文,刍议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人格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系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当然它要表现在物质上。教育不仅承继和传递着文化,而且发展和光大着文化。精神文化既体现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习俗方面,又凝结在个体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之中。人生活在文化中又创造着文化。教育是培养有文化的人,人格也无不打上文化的印记。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融会与人格完善是牵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化融会是内容、形式和手段,人格完善是目标、理想和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高校乃文化融会和创新的园地,让学子们成长在文化荟萃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1.大学的文化价值观
大学首先是文化传递和文化融会之地。人类文化的延续方式多种多样,但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里的文化品种及总量迅猛增长,人类文化已成为一个浩瀚无比的宝库。如何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优秀的文化,这就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文化的过滤、加工和重组,使其中对人类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得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保存和传递。
高等教育还具有吸收、融会各种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是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最主要的领域,这为各种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吸收、相互融会提供了条件。在这种交流中,选择和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把其积极因素融会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中,从而创造出更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趋势的新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大学最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学术精神和文化创新上。文化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产物,而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高等学校的学术领域可以囊括整个文化为研究对象。当代一流的大学无一例外地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尽管这类大学普遍办学条件优越,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学术精神。拿获诺贝尔奖位居全球高校榜首的剑桥大学来说,它的学术精神渊源于古希腊所推崇的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强调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是教育的唯一最高目的,反对教育有其它的功利主义目的。重视学术性的专业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加强批准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等。这使剑桥大学形成了注重学识渊博与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哈佛大学除延续着剑桥的传统,更融入了美国的自由、宽松与务实。1998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Rudenstine)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演讲中说:“大学教育应该唤起我们的好奇,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思考,审视我们的价值、信仰,检验我们的设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以及其他不同文化下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了解他人,同时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这虽然是对教育的挑战,但却应该是大学追求的理想。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大学更应该注重基础研究。并且不是怀着实用的心态,而是在对自然、人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探索”。(注: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第2页。)如哈佛大学于1998年成立的亚洲研究中心,是在20世纪初几个被称为“闲逸的好奇”的学者对中国文化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当时有人曾以中国离美国太远为由极力反对开展这方面研究。
由此可见,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和世界著名的大学,根根源就在于它的一代一代不为外部环境左右,不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独特的博雅教育的传统,从而使不同的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能够相互会通、结合、渗透,逐渐在校内形成了博大恢宏、兼容并蓄、视野开阔、富于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品格。这使得它们的教师的学术造诣、学术素养、学术意识以及它们的学生的知识体系、理论基础、思维模式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或者说在许多方面超乎了其它学校之上。如果我们对此给以一般意义上的阐释,那就是任何一所大学要想获得真正重大辉煌的成就,产生自己杰出的大师,就必须有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具有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氛围,具有多种学科广泛融合与交叉的文化底蕴。
2.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在人类文化思想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它在哲学思潮上的表现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20世纪是这两种思潮相互较量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亲眼目睹了科学在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里所发挥的日益重大的革命性作用。国家间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以及人们对物质消费不断攀升的追求,使科学主义不断得到加强以致出现了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这一主义既片面崇尚“科学至上”又嘲弄人文主义。
正是科学高涨和物质繁荣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日益增多的负面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人类世界的种种危机和悲剧,使人文主义复兴的条件逐渐成熟。战争的灾难和威胁,使人们想到如何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结果让科学家蒙羞,如原子能技术用以制造与使用毁灭人类的原子弹和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剧的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似乎在“自毁家园”,撕毁将自己与自然结为一体的协议。著名人类学家米德(mead)在其《代沟》一书中尖锐地指出这是“没有灵魂的技术的昌盛”。(注: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67页。)与此同时,社会邪恶和道德沦丧也在逐渐加剧,于是人们强调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会,提出了“科学人文主义”,意谓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主义为方向和目的的人的发展观和社会观,它的最高目的是要在科学与人性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的融会,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强调人自身的革命,主题为人性的觉醒,人道主义的复兴,以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光大。为此,人类必须对自己的需求、理想、责任、价值、前途、行为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
目前,面对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教育对策进行教育改革,发展和促进科学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从20世纪80年代推行《2061计划》,旨在全面提高美国国民的科学素养。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又主持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让每个孩子都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当今世界在空间、化学、生物、能源、信息处理、激光、通讯、自动化、资源再生、控制污染等科学技术领域已有或将有重大的发展,这都提高了对科学教育的要求,也使高等教育要把科学技术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毫无疑问将继续冲击着社会的秩序和价值观念,如何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崇高理想,更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中的人文文化的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不能让计算机代替思想”。要把科学教育与人的活动和发展联系起来,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对人文价值予以重视。人文价值提倡理解与和平、伦理与秩序、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这是涉及人的生活理想和生存意义的大事,它要求对人的道德、审美、价值和精神生活予以密切的关注。
面对上述要求,“在一些国家里,人们通过禁止科学在课程中占的比重过大和追溯文化渊源这双重运动,提高了艺术和‘人文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注:拉塞克等:《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也就是说,除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及其交叉和应用技术类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课程,又加强文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它的本科生要更加系统地学习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弥补“他们失去的精神发展和智力培养的机会以及高雅生活方式的熏陶”,并且还要“使这类课程由装饰、点缀的作用向实用方面转化”。(注: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233页。)人类文化进化表明,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隔成两种不相兼容的文化,这对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要让未来的人认识科学的价值和人类的价值,把自由与责任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
3.中外文化的交融
近几十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文化全球化的技术条件正日益发展和完善。文化全球化将使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与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将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资源,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中外文化交融势所难免。斯坦福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举行的“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说过,未来的高等学校应当是“研究密集性大学”,这种大学始终把研究和教育合在一起为经济和社会服务,所有的大学的围墙将被打开更多的缺口,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和国”,一个全球性的“学者共同性”从此应运而生。(注:郭强:《知识与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面对这一趋势,只有兼采世界各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教育文化模式,涵养宽阔的文化胸襟,冷静理智地辨析优劣作出取舍,才能超越自身教育文化的局限,建构符合人类普遍教育理想的新模式。
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流,反映到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方面是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思维”的“西学为用”问题。我国文化名人林语堂认为,中国科学的缺乏与落后,是我们宁愿相信经验而不相信逻辑思维的结果。(注: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指出,十二、三世纪中国科技水平曾让西方望尘莫及,但近代落伍了,“中国科学的失败就在于根本没能有效地发展出一套适合于实际知识增长的理论,尤其没能将数学应用到自然现象的规律观察,这也就等于说缺少了一次文艺复兴运动,使中国科学从‘经验主义的沉睡’中惊醒过来。”(注:转引自任剑涛《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这种反智思维和缺乏科学思维的特性的表现就是对知识本身和知识主体予以鄙弃的态度,缺少了西方科学发达过程中强调的观察、分析、实验并借助于逻辑判断推论等方法以及发扬科学家无畏气概的精神。这方面的弱点曾出现在近代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拒斥态度上,甚至当代还有残留,如伪科学的害人则是明显地与现代科学主旋律相左的不和谐音。另一个方面是中西教育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互补和融合问题。中国强调社会伦理规范对人的制约,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肯定社会价值的至上地位。西方则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压抑个人的欲望,个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应该由个人自身选择,肯定了个体价值的至上地位。这两种取向都有极端性,可取其合理因素构建新的价值观。当代社会需要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与统一。
教育文化价值观在教育方式上的表现为,中国强调教师权威、规范统一、纪律严密、书本至上,西方突出自由选择、学生中心、活动和经验为主。对于这两种典型对立的教育文化,杨振宁先生曾多次论及,他认为这两种教育文化都能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美国的教育对那些极聪慧的人来说有益,这些学生不按部就班可以跳跃式学习,有利于自己发展。中国教育有利于一般智力的孩子学习,因为可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掌握扎扎实实的知识,了解不是几天可学会的东西。他的结论是:“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太胆怯。”(注: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读者》2000年第6期,第37页。)这种比较是一种辩证的评价,也说明中美教育理念与模式互补和融合的必要。
二、人格完善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有文化整合能力并成为自觉之人
1.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使人具有文化化。文化与价值的关系表现在人的创造性和人对自身完善的追求之上。人格完善指的是一个人具有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构和状态。人格完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和社会。
在人的和谐发展即完善人格形成中需要博雅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高度结合。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应建筑在较高的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特别是文史哲素养之上。只有有了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理解人类悲欢与痛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事实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只有打下良好的哲学功底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智者。哈佛大学本科生除主修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到数学、逻辑,从自然学科到人文学科,从历史到其它文化研究广泛涉猎,此外还有向社区公民提供咨询服务、演出等,实质上学生在接受了4年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博雅教育后真正的专业教育才开始。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呢?哈佛的校长说:“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了解科学,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注: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第2页。)
2.文化整合能力与人格完善
整合(integration)指机械或细胞中,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组织严密,功能上协调动作,组成完整的系统。我们这里说的文化整合能力则意谓人在处理各种文化信息时的筛选、评价、鉴别、接受、组织、改造、升华的过程。文化整合能力是文化与人格完善之间的一个重要变量。
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上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影响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与改变,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形态是大学学术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过程实则是塑造新的文化主体的过程。新的文化主体的塑造,不仅是授之以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内化,构成主体性文化心理。人类主体性发展的进程说明,人类成为超生物族类的社会存在的主体性构建是双向的,一方面即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标志,以科技工艺的进步为特征的人类主体的外在客观进程,亦即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即以构建和发展各种心理功能(如智力结构、伦理意识、审美情趣等)以及其物态化形式,这就是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制约、渗透而又相对独立自主地发展变化。人类的文化信息系统通过教育这一中介系统最终内化、积聚和积淀成为人的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文化整合能力,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来自于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在这一过程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
人的文化整合能力在高等教育中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培养。第一是学科交叉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和技术发展加速,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许多科学问题既需要较专较深的知识又需要多学科多方面专家的协助。现代科学技术不断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使工作的专业化和综合化高度结合,从而呼唤高素质、厚基础和能整合多学科知识的人才。
第二是文理渗透方面。自古以来,哲学、科学、艺术就存在三位一体的关系。文理渗透会使科学的力量与人文的力量相谐,艺术的形式与逻辑的形式互补,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并用,这将大大有助于人的能力的提高。有学者指出:“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越容易走近科学的前沿。正如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应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注: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第三是中西文化整合方面。中国和西方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在世界文明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方面的整合能力是达到既不要民族虚无主义,崇洋媚外,又要不夜郎自大,对外采取拒绝主义。而应该互相参照,取长补短。中西文化中价值观与理想人格的整合对于人格完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儒家的“君子”、“贤人”、“圣人”等都是理想人格之称。古希腊的“智者”、“完人”以及现代西方的“自我实现的人”也是理想人格之说。中国儒家追求“内圣外王”的人格以“仁”为核心,“内圣”为“仁智勇”结合,“外王”为“博施于民能济众”。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理性和自由追求的最高理念是“善”,善即知识和真理的原因。中西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要求实际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崇古唯上、孝悌为本、重农轻商、尊道鄙器、存理去欲、返朴无为等与今天的价值观相差甚远了,然而内圣外王、修己爱人、群体本位、贵义贱利,甚至于中庸之道,都是可以经过批判加以利用其合理之处的,尤其是在塑造个人品性和为人处事之时。当然我们也应吸取西方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个人本位、崇尚自然、关心物质生产、法制契约、冒险探索等方面的有益之处。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21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发扬光大并对世界秩序的稳定和道德的提升产生巨大作用,作为中国人更可体悟到这点。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理想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凛然大义的气节情操,民贵君轻的民本意识,求是务实的现实态度,趋善慎独的思想境界,谦和礼让的道德风貌等对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进而净化社会都有极大作用,它们都应整合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人格中去。中国文化中的人格完善不像西方靠宗教信仰和祈祷,而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靠“自我完善——自我求取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的和谐”。(注: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第3页。)
第四是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协调方面。学校所要传递的是按照教育目的筛选出来的一种理想的文化。由于它是一种理想的文化,往往同现实中那些原发的甚或无序的文化发生冲突。现实文化有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流行文化、还有网络文化等,这些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着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冲突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些文化冲突和抵御消极文化的侵蚀,唯有在学生个体身上建立起内部的强大防御体系使之具有很强的文化整合能力,善于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用创造的、有生命力的、健康的、正义的和文明的力量去战胜所有不良诱惑和腐蚀,才能避免堕落,以完善的人格形象去服务于社会并实现人生的价值。
3.教师文化与学生的人格培养
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总体而言,教师文化代表着学校文化,表现着学校的价值系统和学校的传统等。教师的不同文化特征和活动方式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要具有真知的力量,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包括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教学,给学生以知识、认知、思想、观念的有意识和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人格的力量、有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培养人格,教师人格魅力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应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求知信念和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完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中国提出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的呼声。无独有偶,美国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第一,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第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注: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大学教师不仅以一位学者或科学技术专家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他同时还应是一位教育艺术家。今天的教师要作为教育艺术家,需要完成传统教师向现代教师的转变。要把每一位学生视为宝贵的资源——即一个独特的个体,他的才能有待发现,他的技能有待提高,他的心智需要得鞭策和滋养。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现代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创造力的培养日益重视。《学会生存》中认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伊(Boyer)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的考察报告中讲到,一些高校的助教们都是在无人提供建议和指导的情况下被扔进教室的。总之,怎样做大学教师,要靠自己边干边学。他认为大学教师也要接受师范教育。哈佛大学教学中心多年来就一直进行着教师训练的工作,通过别人听课,自我评估和观摩教学录像得到评价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139页。)一位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在《读哈佛》一文中写到:哈佛大学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的思想和行为,在讨论课时质疑教师,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提出过疑问或不同见解,那么,哈佛教授会认为该学生要么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要么没有学习能力。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给好分数。许多教授甚至觉得没有受到学生挑战的课是最沉闷无聊的课,也是最不成功的课。他们认为,探索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思想和学识增进的必需,也是国家和民族能不断反思过去,质疑现在,求新求变,充满活力的必需。(注:王诺:《读哈佛》,《读者》2001年第5期,第30页。)
高校教师不仅不应把教学当作一种简单化的技术性工作来对待,还应成为“人师”,以人格引导、仪表示范、感情交流、价值观念提升等教育意识和精神,开掘出教师对学生知识、精神、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和塑造活动,逐步克服教育中的非理性现象,促进大学生的人格水平,使注重实惠、实用、实利提高到求美、求优、求雅,把追求功利而降低品格的庸俗化、粗鄙化价值倾向和自私、贪婪、自利等行为引向助人、道德、奉公,使教育保持住固有的“圣贤之地”。
高等教育在受教育者人格完善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教育使一代代学子们具有:学会学习、求知求真、学风优良、严谨治学、进取向上;学会选择、善于思维、明辨是非、自觉性强、判断力高;学会做事、机智果断、认真负责、开拓创新、追求效益;学会合作、将心比心、善解人意、和平共处、交流得当;学会做人、追求善美、适应社会、理性道德、自我完善;学会关心、胸怀天下、肩承国运、公益意识、无私奉献,等等。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算完成了育人的神圣使命。
标签:炎黄文化论文; 教育目的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文化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大学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