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成本优化分析论文_孟少锋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成本优化分析论文_孟少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结构工程

摘要:现代建筑设计工作在多种全新的设计要求的影响下变得更为繁琐。结构设计工作的复杂程度也被提升,而在开展结构设计活动时,设计人员往往会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重视,反而会忽视结构成本消耗情况,为了提升预设的建筑结构的可行性,结构成本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如果不将结构成本控制好,就很容易出现后续建设成本不足的情况。在优化结构成本设计方案时,需要从结构设计的多个工作方面来优化成本消耗体系,本文对优化现代建筑结构成本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成本;优化方法

建筑行业有所发展之后,设计工作也变得更为科学,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基本体系进行构建的同时也关注到了设计环节的成本消耗问题,并有意识地进行成本优化工作。虽然结构设计是建筑核心设计任务,但是其消耗的设计成本也是最多的,通过优化手段可以改进结构成本消耗情况,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还可降低建筑结构造价,虽然在结构设计环节增设了节省结构成本的需要,但是结构质量却不能因此而降低,本文以结构设计中的成本消耗情况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优化结构部分消耗的成本的方法。

1 当前的结构成本设计问题

1.1 设计人员的认识问题

设计人员在优化结构成本利用方式这项工作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部分设计人员对于成本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其在设计环节之中只片面地关注建筑结构的实用性与安全性,而缺少对建筑结构的经济性的关注度,最终导致其结构设计成本的整体效益偏低,设计人员应当具有最为基本的成本意识,协调建筑结构的安全、成本以及实用三方面设计需要。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成为了设计方案计费标准的基数,而设计环节出现成本浪费情况并不会被控制,标准也并不清晰,设计人员并不许需要因成本浪费承担经济性责任,因此他们并不会关注成本问题。

1.2 成本控制工作不到位

借助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成本消耗,比较常见的控制方法就是分管控制,将预算控制、概算控制以及估算造价等几个经济性工作分阶段开展,然而设计人员对这种成本控制的工作的参加度比较地,只参与初期的预算与概算,没有深入到工程结算的工作中,进而导致工程投资失去控制。

1.3 没有将经济元素与技术元素充分结合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会充分应用技术性的设计技巧,使建筑拥有更优质的结构,而成本控制工作另有工作人员负责,两方工作人员直接的欠缺沟通的问题导致结构设计中的技术性元素与经济性元素没有有效结合。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主要是工程实地勘测情况以及委托方提出的要求,而造价人员的造价估算依据主要是设计人员给出的设计方案,大部分造价估算人员并不会切实地了解工程状况,而结构设计成本也就比较容易出现失控问题。

2 有效的优化方法

2.1 在初期设计阶段节省工程成本

常见的建筑设计阶段通常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限额设计,具体实现方法以及途径是目标成本的分解和工程量的控制,专家采用类似工程建设成本比例把成本估算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项目中,但是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很多,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会造成较大的差异性,不能实现最优成本分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结构是建筑主体和支撑,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建筑物的建筑功能,还要保证建筑结构拥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拥有一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这些都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成本来提高建筑结构的工程性能来实现。

要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科学原则,还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规划为施工提供便利,保证各项工程要素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保证设计水平的整体提高。进行结构设计要注意结合建筑设计的整体特征,避免产生彼此之间的矛盾。进行建筑设计要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为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划是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根本层面,只有真正重视起这个工作环节才能为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下是建筑结构规划设计中的成本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保证结构的合理性。结构方案是施工主要的参考资料基础,相同的建筑如果在不同方案基础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设计者要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结构方案要能够处理好结构和构件之间的关系,保证受力结构能够保持最佳状态,还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在设计方案中要注意简化受力途径,还要提高建筑结构抗风险能力,降低工程整体造价。设计者制定的设计方案要能够保证结构件的协调一致,保证设计达到最佳标准,建筑师和设计师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创新结构设计形式,保证各项基础建筑功能,构建完善的结构设计体系。

保证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进行设计要把设计者的经验充分利用起来,并利用计算机技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减小计算和设计误差。同时还要保证计算参数的准确性,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时要和建筑的工程实际相结合,不能把所有设计过程都依赖电脑完成,设计者需要根据设计结构概念以及自身工作经验判断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2 在后续设计环节节省结构设计成本

建筑结构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既可以满足使用功能、提高工程质量的要求,又达到可以节省资金,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需要在熟悉建筑材料的性质、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类型建筑材料的价格,按照灵活、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安全适用、成本合理、施工方便为基本原则,应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建筑物地面以上的结构形式对工程成本同样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各有优劣,应比较各种结构的布置方案、受力体系及经济性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尽量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建设出低成本、高质量、高标准的民用建筑。砖混结构的成本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成本的60%~70%,其钢筋混凝土用量少,适用于7层以下的建筑物。

建筑基础形式的投资成本占工程结构总价的1/3之多,因此可以说合理的选择基础形式是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主体因素。同时合理的建筑工程基础形式还会有效的缩短建设工期,使基坑维护的工序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目前,我国的建筑物逐渐走向多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地质勘察工作,控制基础的埋深与截面面积,通过经济性对比,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

3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工作量极大,尤其是对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以及综合性商用建筑进行设计时,因此在制定结构设计部分的优化应用成本方案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比较多,而所有的优化工作都必须要建设在结构保持合理性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的主体设计需要可以制定出多种结构设计方案,从中找出最具经济性的结构设计方案,从材料以及结构协调性等多个方面调整结构设计计划。这种建筑设计领域之中的成本优化利用行为不仅仅可以帮助建设主体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还可以节省社会资源,非常值得其他设计领域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旖旎. (2017). 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研究. 工程技术:全文版(1), 00039-00039.

[2]朱铜耀. (2017).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探究.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

[3]谢迪. (2017).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相关对策. 装饰装修天地(3).

[4]易永锋. (2017). 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的成本控制初探. 房地产导刊(14).

[5]熊克明. (2017).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及措施. 居业(7), 48-48.

论文作者:孟少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成本优化分析论文_孟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